医学百科 《内径》中有关恒动观思想简述
Posted 关
篇首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内径》中有关恒动观思想简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内径》中有关恒动观思想简述
《内经》认为,整个自然界包括一切物质及整个人体生命活动,都是永恒地运动而无休止的。它把物质运动归纳为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把物质运动的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无论升或降,都是不同形式的运动,而升与降又是互为影响的,所以升降不止,运动不息。自然界的升降运动,最明显地表现在天地云雨的变化,即《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所说:「清阳为天,浊阴归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清阳之气上升于天,浊阴之气下凝于地,但地上的水气可以蒸发,化气而上升为云,而天上的云又可以形成雨,再降落到地面。故谓「地气上为云,云出天气」,「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它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云雨的变化,而且形象地说明了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作用。
人的生命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机体。人体各种功能活动,如呼吸空气,吸收饮食,输布精微,排泄废料等,都是升降出入运动的表现,也是升降出入运动的结果。《素问·阴阳应像大论》对此作了概括:「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不仅如此,人体气血营卫的运行,更是升降出入运动的表现。《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人体营气、卫气的循环运动,正是升降出入运动的结果。
升降出入运动也是生命的保障,升降不息则生命不已,自然万物是如此,人的生命更是如此。《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凡生物的内部存有生生不息之机,名曰「神机」,生物的外形存在、依赖于气化的作用,名曰「气立」。若出入的功能废止了,则「神机」毁灭,若升降的作用停息了,则「气立」危亡。
没有出入,也就不会有人类的发生、成长、壮实、衰老与死亡;没有升降,也就不会有万物的发生、成长、变化、收敛与闭藏。所以说,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有升降出入的运动。唯有永恒地运动,也才有事物的发展变化,「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六微旨大论》)。就是说,事物生死成败的关键在于运动,不断地运动,就会不停地发生变化。这一运动的恒动观,是为《内经》一条重要的学术思想。
相关参考
元代著名医学家刘元素指出黄芪的作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
张仲景《伤寒论》中关于咽喉病的论治,散见各篇,内容丰富,富有真知灼见,很值得整理研究运用。临床表现《伤寒论》所涉及的咽喉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咽干、咽痛,其次是咽喉噎、咽生疮、气上冲咽喉。病因病机咽喉功能的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但又一直不能为现代科学所证实,所以否定经络存在进而认为中医学不科学者大有人在。笔者在此暂不讨论经络之有无,仅对否定者的思想方法做一评析。否定者认为:经络无法在解剖中发现
国医大师徐经世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学医,熟读经典,尤其推崇李东垣、朱丹溪、叶天士等人的学术思想,反复研读专著,用心领悟,体会尤深,先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内科杂病「从中
学宗三家,尚中而不泥西。岳美中教授中年方因病学医,在学习中医过程中,注重实践,以自己的临床疗效来验证理论的实用性,得出的结论尤为宝贵。他认为《医学衷中参西录》用方笨拙,不能应手。而最为推崇张仲景、
理学宗师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一门文化知识都有其理论思想基础,认识中医学的本质不在于以否定抛弃其形而上理论思想为导向的唯经验论。也不在于以扭曲肢解,甚或废弃其形而上理论思想为
三纲既分始有天地 道经中关于「三」、「九」的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阐释人的生理功能。《素问·三部九候论》明确提出了「三」与「九」的问题,作为「三部九候」脉诊的理
「三因制宜」是《内经》中重要的治疗思想,分为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三个方面,主要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异法方宜论》、《灵枢·五变》等篇。「三因制宜」治疗思想是在长期的
一、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脉总纲,而且也是仲景辨脉总纲,即将不同脉象,首先分为阴脉、阳脉,在此辨别阴脉、阳脉的基础上,再辨阴证、阳证。如;「问日: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日:凡脉大浮数动滑,此
阴阳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最初是具有朴素的直观的两个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具体事物间有正反两个方向,如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事物运动向上升为阳,向下降为阴,古代思想家联系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