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治人与治病
Posted 人
篇首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治人与治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治人与治病
案1蔡某,男,53岁。2015年7月2日初诊。左小指、无名指伸展障碍半年余,左上肢憋困1月余。西医不能明确诊断。大便黏、不畅。晚上口干、尿频。下肢困重无力,畏寒多衣。舌质暗红体大,舌苔薄白腻,脉象细弦缓。
处方:川芎15克,生苍术15克,香附12克,炒栀子12克,焦神曲15克,焦山楂15克,茯苓15克,猪苓12克,泽泻24克,桂枝6克,全瓜蒌15克,枳壳9克。7剂,水冲服。
案2
徐某,男,30岁。2015年7月2日初诊。手足汗多1年余,汗多可呈「滴水状」。伴见脱发明显,自觉乏力,小便不尽。纳好,便调。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象弦缓。
处方:葛根30克,黄芩12克,黄连6克,生牡蛎30克,炒鸡内金15克,焦山楂15克,茯苓30克。
按:案1,高建忠老师是以五苓散合越鞠丸加减来治疗这位病人的。高建忠老师常常用五苓散治疗全身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水液运行周身,泛溢肢体,浸淫筋脉肌肉则为憋胀不适,流注于下焦则尿频,津不上承则发为口干。那此处为何要用越鞠丸呢?老师说,患者在交谈中一直叹气,生病时间这么长,心情自然不会好。用越鞠丸是考虑到他这个人此时处于「郁」的状态。气不行就水不行,气滞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如果只是治水而不治气郁,收效甚微。
那解郁为何不用逍遥散呢?老师在文章《越鞠丸证舌苔多浊腻》中写道:「郁证而见体虚,补虚解郁似为正法。然临证当讲究标本先后,如邪实而早用补药,往往正虚不得补,郁滞不得开。越鞠丸证为邪实郁滞,且中焦升降失常,临证往往见舌苔浊腻。如舌苔薄白甚或薄少,往往并非越鞠丸证甚或为使用越鞠丸方之禁忌。而逍遥散证为脏虚而郁,临证往往见舌苔薄白。如舌苔浊腻,往往并非逍遥散证或并非单纯逍遥散证。」且病人兼见大便黏、不畅,兼见舌苔薄白腻,而越鞠丸所治的病位在脾胃而不在肝,更适合这类病人。
此案中,老师用越鞠丸「治人」。
案2,患者手足汗多,《伤寒明理论》中写道:「伤寒手足汗出,何以明之?四肢者,诸阳之本,而胃主四肢,手足汗出者,阳明之证也。」
手足汗出可从阳明论治,但为什么高建忠老师会选用葛根芩连汤呢?老师解释道:这个人喜好喝酒,体质偏于湿热,因此用葛根芩连汤清解「酒家」的湿热。
此案中,老师用葛根芩连汤「治人」。
临床常有病人在叙述了很多病症后问:「大夫,您治的是我身上哪种病啊?」 高建忠老师总是回答:「我治的是你这个人。」
相关参考
从中西医的区别来看,中医治人,西医治病;中医进行系统的机理调节,而西医是器官修理;中医先经验、再临床、而后研究,西医则是先有理论基础、再临床、而后发展药物;中医更宏观,西医更微观;中医是多维、集成思维
何老临证非常注重人的因素。即要调动起病人内在积极因素来同疾病作斗争。有因病情顽固丧失治疗信心者,常以自身患重病而治愈的实例鼓励患者;有因精神受刺激或抑郁而致病情加重者,常言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开朗乐
众所周知,中医有两大精髓,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就整体观而言,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二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作为人与自然来讲,《灵枢·岁露》说得很清楚:「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
整体与局部整体观作为中医学的方法论,主要有三层含义:即「天人相应」观,人与社会的整体性及人体自身的整体观。中医学历来强调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以及人自身的完整协调统一。因此,强调整体观念
天下之事,惟以口舌争,而无从考其信否者,则是非难定。若夫医则有效验之可征,知之最易。而为医者,自审其工拙亦最易。然而世之择医者与为医者,皆愦愦而莫之辨,何也?古人用药,苟非宿病痼疾,其效甚速。《内经》
喘证之成多因肺肾虚损: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清代名医陈士铎所著《辨证奇闻》中有定喘神奇丹,方药组成为人参二两、牛膝五钱、麦冬二两、北五味二钱、熟地二两、山茱萸四钱,用治人「有痰气上冲于咽喉,气塞肺管作喘
药物能治病,这是妇孺皆知的事情。但是,观画也能治病,您并不一定相信。其实,观画治病的例子,古代很早就有之。南北朝的时候,鄱阳郡王爷被齐明帝所杀后,其王妃悲痛欲绝,整日茶饭不思,一直无法消除对丈夫的思念
菱角果蔬兼用,早在唐代就被皇帝指定为贡品,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赞誉菱角食之尤美,并说「果中此物最治病」。菱角生食味甘,性凉,具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的功效,熟食味甘,性平,具有益中气、健脾胃的功效,除
树木是人类的亲密朋友,有些鲜嫩无污染的叶芽入药治病,功效非凡。侧柏叶治带状疱疹: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有清泄肝胆湿热、收敛凉血解毒之功效。用其治疗带状疱疹,效果颇佳。取新鲜侧柏叶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水
@清风杏林:人与人亲,谓之有缘。就诊问医,亦需有缘,古有不信医者不医,现今社会,亦是如此。此地此刻,若无法接受中医理念,强求用药,其效亦或不佳,若待彼时彼刻,其思豁然,再行汤药导引,其效或有可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