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 疮疹后解余毒第十五
Posted 《幼幼新书》
篇首语: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幼幼新书》 疮疹后解余毒第十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幼幼新书》 疮疹后解余毒第十五
《圣惠》治小儿疹痘疮出尽后,宜服[b]大黄散方[/b]川大黄(锉碎,微炒) 黄芩 黑参(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服之。《万全方》同。
《疹痘论》若疮毒出尽后,宜服[b]黄芩散[/b]以解余毒方
黄芩 大黄(各半两) 山栀子仁(三分) 元参(六钱)
上件为粗末。用末一两,水二升,煎至八合,去滓。量大小服。呕吐当先定。
《疹痘论》疮毒出尽,服黄芩散以解余毒,呕吐先定。尚口赤有疮,下部亦有疮,自下利者服[b]黄连散方[/b]
黄连 浓朴(炙。各一两) 陈皮 杏仁(去皮,炙) 枳实(麸炒) 麻黄(去节) 干葛(各半两)
上件为锉散。每服药一两,水一升,煎至半升。量大小与服,一日三服。下利后,别看形候用药。
《疹痘论》疮疹出后,烦喘,小便不利者,宜进灯心汤主之。
灯心(一把) 鳖甲(醋炙黄,秤取二两)
上为锉散。每服用一两,水八合,煎取四合。量大小温服。
董汲[b]甘露饮[/b]方解胃热及小儿疮疹已发后,余热温壮,齿龈宣肿,牙痛不能嚼物,饥而不欲食,烦热,身面黄及病疮 ,乳母俱可服之。(方见疮疹攻咽痛门中,钱乙方同。)
董汲调肝散败肝脏邪热,解散斑疹余毒。(方见疮疹已出未出门中,《圣惠》犀角散同。)
《刘氏家传》治婴孩小儿斑疮,余热不退。[b]槐花散方[/b]
槐花 赤小豆(各炒,二钱) 麝香(少许,研)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用蜜汤调下,不计时候。
《王氏手集》治痘疹出欲尽便服之。如入眼即自退。[b]净心散方[/b]
蛇蜕(一条,烧灰) 不 皂角(十挺,烧灰) 甘草(生用,为末。各半两)
上研细。每服一钱,热水调下,小儿半钱。
《王氏手集》[b]牛黄生金散[/b] 解利疮子。
虎杖 滑石(各一两) 甘草(二钱五分) 藿香(一钱,头高)
上为细末。每服一平钱,水八分,煎至三分,去滓。通口服,儿大增之。
《吉氏家传》[b]牛蒡散[/b] 治小儿疹痘不出,或用药发出后余热未退,发渴饮水,乃下血斑疼痛,用此药解。(方见疮疹攻咽痛门中。钱乙消毒散同。此以薄荷汤调下一钱。未出者紫草汤。)
长沙医者郑愈传[b]黄 散方[/b]
黄 柴胡 干葛 甘草(各一钱半)
上为末。每服半钱,薄荷三叶,汤水五分,煎至三分,作三呷,空心服。
相关参考
[b]钱乙附方甘露饮子[/b]治心胃热、咽痛,口舌生疮,并疮疹已发未发,并可服。又治热气上攻,牙断肿,牙齿动摇。甘草(锉,炒)山茵陈叶石斛(去苗)枇杷叶(去毛)枳壳(麸炒,去瓤)黄芩(去心)生熟干地黄
《疹痘论》小儿疮疹,其或下痢赤黄脓血及浑身热,当服[b]薤白汤。[/b]薤白(半盏,切)豆豉(一盏)山栀子(十枚)上用水五盏同煎,薤白烂为度,去滓。量大小服之,解去恶积。董汲治小儿疮疹阳毒,入胃便血、
(赤涩附)张涣[b]川黄散方[/b]治麸疮及斑疮、大便不通。川大黄(锉碎,微炒)川芎(各一两)甘草(炙)黄芩(微炒)枳壳(麸炒,去瓤。各半两)上件捣罗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紫草少许,煎五分,去滓
《疹痘论》治小儿麻痘疮子已出太盛、发溃,脓水粘衣着席,不能转动,疼痛湿烂。敷之便干,更不成瘢痕方。上用牛粪不以多少,晒干,火成灰,取心中白者,研令极细。如用蛤粉相似,用绵扑扑有疮处,不以时候。一方用乌
《颅囟经》∶神气丹从头背上起。上用牯牛骨烧灰,羊脂调涂之。
《巢氏病源》小儿气淋候∶气淋者,肾虚,膀胱受肺之热气,气在膀胱,膀胱则胀。肺主气,气为热所乘,故流膀胱。膀胱与肾为表里。膀胱热,则气壅不散。小腹气满,水不宣利,故小便涩成淋也。其状膀胱小腹满,尿涩,常
《巢氏病源》小儿喉痹候∶候痹是风毒之气客于咽喉之间,与血气相搏而结肿塞。饮粥不下,乃成脓血。若毒入心,心即烦闷懊,不可堪忍,如此者死。《婴童宝鉴》小儿候痹、马痹歌∶热毒喉中结作痈,名为喉痹食难通∶马痹
《巢氏病源》小儿喉痹候∶候痹是风毒之气客于咽喉之间,与血气相搏而结肿塞。饮粥不下,乃成脓血。若毒入心,心即烦闷懊,不可堪忍,如此者死。《婴童宝鉴》小儿候痹、马痹歌∶热毒喉中结作痈,名为喉痹食难通∶马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