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用五运六气解读厥阴病

Posted 阳气

篇首语:不要什么话都跟别人讲,你说的是心里话,他们听的是笑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用五运六气解读厥阴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用五运六气解读厥阴病

对《伤寒论》厥阴病,历来争论颇多,有千古疑案之称,今天说说我们的看法。
  厥阴的生理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或云:「厥阴之上,风气治之。」厥阴为标,风气为本。可知厥阴是以风为本气。肝系统的生理是主春温而生阳气,厥阴的一切生理功能都来自于阳气的生发。《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初生之阳主升,阳生则阴长,而柔筋养神。既养心神,又养筋脉。
1、释厥阴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什么是「两阴交尽」呢?请看后面《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厥阴是在太阴、少阴两阴之尽,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为「两阴交尽」。厥阴病欲解时起于太阴欲解亥子丑三时的终点丑时,丑时正是大寒节地道阳气来复之时。这个阳气来复的时候,也是太阴脏寒欲解的时候,少阳春生阳气也连于太阴丑时,就是说厥阴、少阳都与太阴脾土有密切关系。关于厥阴阳气来复与坤脾的关系,医家钱天来已经注意到,他说:「太少两阴交尽之经,为阴极阳回之处,草木得阳气而勾萌于至阴坤土之中。」所以《素问·阴阳类论》说:「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土脾。」《素问·阳阴别论》中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痺。」肝胆生阳衰微,阳不生阴不长,故「喉咽干燥」。一阴为厥阴,厥阴从中气少阳,如果厥阴不能顺接阴阳,不能从少阳生化,阳气断绝,阴气就会上克心火,阳不生阴不长,上下失调而失常规,不知出入升降,使得脾土脏寒,故云「病在脾土」。
亥子丑寒极三时,是太阴所主,不是少阴所主,故阴尽阳生的厥阴生于太阴,不生于少阴。由此可知,厥阴的本义就是讲两阴交尽而地道阳气来复,这样阴阳气就顺接了,所以说厥阴主阳气。如果阴阳气不顺接,阳气不恢复,太阴脏寒不退,因为脾主四肢手足,就要发生手足厥冷了。所以厥热、厥冷是厥阴应有的病症。
2、释风
风性为阳,大家都非常熟悉。《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又说:「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这就是说,风是阳气之别名,就是厥阴主阳气,阳气生于春,故《素问·阴阳应像大论》说「东方生风」,张志聪注:「风乃东方春生之气」。东方是日出的地方,即阳气生的地方,象征温和。这和厥阴的本义也是一致的。
如此看来,《内经》反复强调的「风为百病之始」、「风为百病之长」,就是阳气为百病之根源了,因为阳气的功能是固护卫外的,「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内经》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就是取决于这个春阳之气。没有了这个阳气,就不能生万物,万物生长靠太阳,就要内乱五脏,称作肝为五脏之贼。
厥阴的病理
厥阴的一切病理都来自于阳气变化,由生理可以逆推病理。厥阴从中气少阳相火,阳春肝木生太阳夏热心火,这是生理。伤寒传至厥阴,阳气受伤,这是病理。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所谓「逆春气」,是指春应温而不温,反为寒也,使厥阴少阳生阳之气虚衰而肝气不治。《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至此就可以知道厥阴病本证了,一是本气风火太过为病,二是厥阴标气不及为病,三是阴阳不相顺接为病。
厥阴病共56条,而首言「伤寒」的条文就有24条,有厥字者共34条,其寒厥者有30条,讲的都是寒伤阳气,可知这类病占厥阴病的主导地位。厥阴阳气不复而太阴脏寒,多脾胃病、寒湿病及心火内郁病,其次多下利、呕哕及水湿病。不仅胃气上逆出现呕哕呃逆,风火逆上也会出现呕哕呃逆。谁说厥阴病杂乱无章?是其不明理罢了。厥阴应春,以春温生为其生理特点,逆之则不生。逆温生者为寒凉之气,所以总以寒凉为灾害,亡阳证必在厥阴。
  厥阴之为病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我们认为,「厥阴之为病」是讲本气风为病,就是厥阴阳气为病。吴坤安说「此皆厥阴之自病之热证,并非伤寒传经之热邪」,「六经主病,仲景非专为伤寒立言,如厥阴所述气冲、吐蛔等症,乃厥阴风木自病,不拘伤寒杂症」。厥阴本气风为阳邪,从中气少阳为相火,故云厥阴太过本气自病为热证,陈修园说:「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是厥阴以风为本,以阴寒为标,而火热在中也。」故《内经》云「平以辛凉」。
风火为病,则「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下虚寒「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所以,326条「厥阴之为病」是讲「风火」同气为病,属于厥阴风火实证。本条的眼目全在「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八字上,心为肝木之子,风火上扰,母病及子,故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说:「厥阴司天,春分地气上升,人身阳气上举,风乃阳之化气,阴衰于下,无以制伏,上愈热,斯下愈寒。」巢氏病源在概括说:「阳并于上则上热,阴并于下则下冷。」下冷脾胃有寒,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这种厥阴风木太过实证的上热下寒,治用辛寒咸寒,轻者则用白虎汤,甚则用《金匮要略》风引汤。
《金匮要略》风引汤:除热、瘫痫。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苇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原注: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火淫于内,治以咸冷」的原则,方名「风引」,有引风火下行之意,方中石膏、寒水石、牡蛎辛咸寒而治风火,所谓「除热」也。瘫、痫病位都在头脑。「上愈热,斯下愈寒」,风木必克脾土,故必甘温以温中下,所以用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龙骨、牡蛎甘温石药填脾土,镇肝风,结合石膏、寒水石、牡蛎引风火下行。风火炎上则下虚寒,故用干姜、桂枝温下驱寒。风火炎上乘肺,肺失宣降而大小便不通,故用大黄、滑石、甘草通之,下窍一通则风火降矣。牡蛎软坚化痰。大黄合牡蛎,活血祛瘀,软坚化痰,痰瘀同治,因为「血不利则为水」,痰能致瘀,瘀能致痰,痰瘀相关,互为因果。本方通治风火旺盛所致风、火、痰、瘀、虚。取苇在于宣肺,「煮三沸」取气走上也。临床运用随证加减,效如桴鼓。
乌梅丸证
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附子六两(炮,去皮),当归四两,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所谓「伤寒」,指寒邪已传厥阴,「生阳」被伤,故「脉微而厥」。「七八日」不愈,是病在太阳、阳明,即为阳病在表,寒气燥气为邪,故「肤冷」,肤字最着眼,突出寒在表。不仅「肤冷」,而且因为「生阳」被伤,少阳相火不生脾土,而导致「脏寒」,这就是本条的病机。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呜、溏泄……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
此虽是论述脏厥和蛔厥的辨治,但本条之眼目在「此为脏寒」四字,与太阴篇的「脏寒」是一个意思,在厥阴病称作「脏厥」,为「四逆辈」证。所谓「脏厥」,是因「脏寒」导致的厥冷,故「脏厥」脉微。脏厥脉微,表示阳气已衰而致寒厥,厥逆程度严重,可冷过肘膝,甚至通体都冷,因厥阴肝阳衰不能养心神而致烦躁不安,无暂宁时。甚至神迷嗜卧,呈现寒厥危候。脏厥是指太阴脏寒至极而厥,既不是指肝,也不是指肾,因为厥的手足逆冷属于脾寒。
所谓「蛔厥」,也是因为 「脏寒」(胃肠皆属于脾土),蛔虫没有藏处所致。「脏寒」是阴极阳衰证,阳衰不能温外,故见「肤冷」。所以治疗这种厥阴病,当以治疗「脏寒」回阳为第一要义,故乌梅丸以酸温的乌梅和辛热药干姜、附子、桂枝、细辛、川椒为主,酸温以补肝体,辛热回阳,辅以苦寒的黄连、黄柏治心火,佐以人参、当归补气血。
古今《伤寒论》注家多把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当作乌梅丸的主证,并非如此,第326 条厥阴之为病的上热下寒是厥阴风火实证,眼目全在「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八字上;第338条乌梅丸证的上热下寒是厥阴肝阳虚证,眼目在「此为脏寒」四字上,不可同日而语。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用五运六气解读阳明病

现在注家从脏腑经络思维模式都把「阳明」解释为胃和大肠,认为阳明就是阳气极盛之意,此说一出,便失去了阳明病的真面目。但从五运六气脏气法时思维模式来认识,《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燥

医学百科 应用五运六气 把握疫病先机

●我们依据2012年春寒湿伤于外、少阳郁于内的气候和运气特点,提出当时流感的病机为外寒内热,推荐使用九味羌活、柴葛解肌等方,疗效快捷,且愈后少见咳嗽等后遗症。●龙砂医学流派清代名医姜健善于针对每年的不

医学百科 从五运六气看埃博拉

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虽是近年出现在非洲的新病,中医文献没有记载,但中医学防治疫病积累了几千年的宝贵经验,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理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说:「凡大疫之年,多有难识之症,医者

医学百科 也从五运六气谈近期流感防治

临床特点主要症状:发热,口干咽痛,鼻咽干燥,流涕或清或浊,干咳或咳嗽少痰,痰黏难咯,或伴有头痛、身痛乏力等。体格检查: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肿大,或伴有腮腺肿大、颌下腺肿大等。临床检验:血常规白细胞及中

医学百科 学习五运六气 活用东垣清暑益气汤

2014年跟顾植山老师学习龙砂医学,了解到顾植山先生注重自然运气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临证中每每将「辨证」「辨人」与「辨天」相结合,特别是笔者在跟诊顾植山先生抄方中发现老师屡用东垣清暑益气汤治愈顽疾,既

医学百科 从开阖枢理论谈活用金匮温经汤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临床善于从五运六气「开阖枢」理论运用经方,屡获良效。顾植山用五运六气「开阖枢」理论阐释了「天癸」与女性生殖周期关系,并从「开阖枢」不同时相对女性月经周期进行了阐述,提

医学百科 从五运六气分析H7N9禽流感的中医药防治

从五运六气分析H7N9禽流感的中医药防治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次禽流感的

《中医基础理论》 [附]五运六气

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

五运六气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五运六气

简称“运气”。“运”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指风、火、热、湿、燥、寒六种气候的转变。古代医家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种十天干以定“运”;子、丑、寅、卯、辰、已、

《时病论》 五运六气论

治时令之病,宜乎先究运气。经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可以为工也。”戴人云∶“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由是观之,治时病者,可不知运气乎!近世之医,皆谓五运六气,与岁多有不应,置之弗习,是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