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清脑通络汤
Posted 教授
篇首语:正因为生命有限,时光匆匆,所以才要加倍努力,不然以后拿什么来回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清脑通络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清脑通络汤
中风应早发现、早防治,若在中风之先兆阶段积极地进行干预性防治和调养,防患于未然,才是阻止或延缓中风发病的最关键所在。张学文教授对于中风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一套疗效卓著的诊疗方案,治愈了众多中风患者。他认为,中风病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早发现、早防治,最好在中风的先兆阶段积极地进行干预性防治和调养。因此,尽早识别和诊断中风先兆表现显得极为重要。为此,张教授将中风先兆临床表现归纳为:年龄常在40岁以上,眩晕昏视,遍身无力麻木,头麻涨痛,一过性晕厥或言謇,步态不稳,神倦嗜卧,健忘,舌紫暗,舌下淤丝淤点,脉弦滑或弦细等。其中,眩晕、偏身麻木无力、舌紫暗、舌下淤丝淤点、脉滑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张教授指出,中风先兆无论是由什么原因导致,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变化,即气血失调,血淤形成。因此,他主张在防治上采用各种药物或非药物的手段,促使其经脉疏通、气机调畅,防止血淤形成。基于此观点,张教授创制了"清脑通络汤",对于中风先兆有奇效。
【组成】草决明30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山楂15克,丹参15克,磁石(先煎)30克,菊花12克,葛根15克,地龙10克,豨莶草30克,川牛膝15克,水蛭6克。
【功效】清脑降压,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先兆 (小中风),症见头痛头昏、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手足逐渐不利、疲乏无力、舌质淡紫、舌下脉络淤阻、脉弦细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相关参考
黄芪赤风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下卷,药物组成:生黄芪二两,赤芍一钱,防风一钱,功能益气助阳,活血行滞,祛风通络。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下卷论黄芪赤风汤云:「治瘫腿,多用一分,服后以腿动为准,不可再
多用于形体素弱之人,证见头目眩晕,面色不华,气短乏力,或时觉气不足以息;自汗、心慌、口角流涎、语言謇涩,或口眼歪斜;半身汗出,肢体麻木,或半身麻木;舌质淡红,或有瘀斑;脉细弱无力,或细涩。无虚不能作眩
治眼疾由热者。黄连(二钱)为细末,香油调如薄糊,常常以鼻闻之,日约二三十次。勿论左右眼患证,应须两鼻孔皆闻。目系神经连于脑,脑部因热生炎,病及神经,必生眼疾。彼服药无捷效者,因所用之药不能直达脑部故也
卒中在中医属中风病范畴,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謇不语或失语、口舌歪斜为主要症状,起病急,变化快,是较为危重的疾病。调神通络针刺法 头针体针相结合近年来,带领针灸科各级医师,根据多年临床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为主的慢性炎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见,属中医「脱疽」范畴。其病理变化为血管壁的周期性、阶段性、非化脓性炎性改变及血管腔内血栓形成,血管闭塞,引起肢体缺血。
风痰上逆症状:头昏头沉,突然口眼歪斜,舌体不正,语言不利,痰涎较多,手足重滞,半身不遂。舌体不正,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沉滑。治以豁痰利湿,熄风通络。处方:自拟祛湿通络汤:白术9克,茯苓15克,橘红、
甲亢性突眼是甲亢常见而难治的并发症之一,中医学称甲亢性突眼为「鹘眼凝睛」。甲亢病易致机体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病久痰瘀内生,互结阻于目窍而发为甲亢性突眼,故其总辨证为气滞血瘀,痰湿内停,而以疏肝解郁、活血
抑郁症是一个全球性精神卫生问题,中医将其纳入「郁证」「脏躁」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情志不遂,五脏失调有密切关系。《丹溪心法·六郁》有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河南中医学院李振华教授是首批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中医脾胃学专家,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60余载,擅长应用脾胃学说治疗内科杂病,总结出通过药物性味归经以及药效应用与脾
雷诺氏症,亦称肢端动脉痉挛症,是由寒冷激发的一种阵发性的肢体末端小动脉的痉挛性收缩。发病时皮肤即现苍白、发凉、紫绀和疼痛症状,得热则舒适。认为此乃机体阳气虚弱,不能温煦肢体末端,血液循行不畅,导致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