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病多气滞 法用三通
Posted 三通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病多气滞 法用三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病多气滞 法用三通
针灸疗法是我国医学宝贵遗产。贺氏针灸三通法是我国著名针灸专家、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集六十多年针灸临床之经验,根据针灸医学的传统理论,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综合历代针灸名家之针术,所创立的一套比较完整的针灸临床理论和方法。针灸三通法的理论基础
针灸三通法的学术思想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临床医学,其中经络理论和气血学说是它的学术精髓。经络理论是中医尤其是针灸学科的基本理论之一。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由经络来完成的。气血在经络系统中运行是生命代谢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反之若气血不能在经络系统中正常运行就会产各种疾病。在这个学术思想的指导下便产生了「通」与「不通」的概念:「通」就是人体气血充盈,机体功能健全的生理状态;「不通」就是人体气血运行呆滞,机体功能受阻的病理状态。
「病多气滞,法用三通」,是针灸三通法的核心内容。这里的「通」字有着深刻的内涵,它既是病因病机的阐述,也是治疗方法的概括。用「通」的手段达到「通」的目的,是针灸三通法的精髓所在,由此便产生了用毫针通调经络的「微通法」、用火针等温热效应的「温通法」和用锋针刺络放血的「强通法」。方法虽各有异,但其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通」。
微通法
「微通法」,即我们经常用的毫针刺法。古人将毫针称之为「微针」「小针」,其作用在于通经络,调气血。此法广泛用于针灸临床,且内伤外感,虚实寒热,男女老少皆宜。可以说没有「微通法」就没有针灸治疗学。它是一切针法的基础之法。
「微通法」的实质就是研究和探讨在针刺过程中刺激形式、刺激量和刺激效应,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包括一针一穴的手法运用,还有对整个机体的手法运用。刺法是指针刺时,运用医者的手指操纵针体在穴位上做不同空间和形式的刺激,使其对患者产生不同的感觉和传导,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这包括了针刺过程中刺激形式、刺激量、刺激效应三个方面。其中刺激形式是指进针到出针过程中医者的具体操作及补泻规律;刺激量是指施术者操作时,患者自我感觉的反应;刺激效应是指针刺全过程对患者整体的治疗作用。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生治疗作用的关系。
在针灸治疗中,配穴合理、取穴准确、针具适当、刺法得当,四者配合施治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中刺法又是重要因素之一。刺激形式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施治的重要手段,由刺激形式决定了刺激量,只有刺激形式恰当,刺激量适度,才能出现最佳刺激效应,也就是患者才能从疾病状态下康复。
总之,「微通法」的实质即刺激形式、刺激量和刺激效应三者互相作用,共同构成「微通法」的核心。只有三者互相调整,有机结合,才能针下生花,使毫针治疗出现妙不可言的效果,产生绚丽多彩的形式。
温通法
火针与常用的艾灸疗法及太乙神针统称为「温通法」,其关键在于「温」,这些方法的优势与特色就在于它的「温热」刺激。
火针古代称为燔针、焠刺、白针、烧针。它的特点是将针体烧红,然后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祛疾除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古今医家认为,人身之气血喜温而恶寒,寒则凝聚不通,温则疏而通之。火针刺法惟借火力,无邪则温补,有邪则胜寒。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即温热。
对一些患者进行火针治愈前后的甲皱微循环和红外热象图的观察,观察发现火针治疗后甲皱微循环得到了明显改善,如血色变红;血流速度加快,血流态势好转。如红外热象图反应,火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温度明显提高。由此可以认为火针可以改善气血运行,具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的作用。
基于以上对火针疗法的认识,现代应用已经远远超出《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文献资料上所规定的内容。经过临床摸索,实验观察,使火针疗法实现了诸如祛寒除湿、清热解毒、消症散结、去腐排脓、生肌敛疮、益肾壮阳、温中和胃、升阳举陷、宜肺定喘、治痛、止痒、除麻、定抽、熄风等具体临床功效,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病,火针的效果比毫针效果好,且见效快。
强通法
「强通法」就是放血疗法。即用三棱针或其他针具刺破人体一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根据不同的病情,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决血调气、通经活络以达治疗病痛的针刺方法,它是针灸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迫血外泄,祛除病邪,作用急卒,故属「强通法」。此法在临床上对许多疾病有针到病除,立竿见影之效。
三棱针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篇所记载的九针中属「锋针」,专为刺络出血用的针具。「强」有勉强、强迫、迫使的意思,又有强大、有力的意思。这种方法就是利用比毫针强劲有力的锋针为工具,在人体一定的穴位或某浅表部位,刺破血络,迫血外泄、强刺、快速,使邪随血出,祛瘀通闭,疏通脉络,使经气通畅,营血顺达,从而达到令邪热外泄、祛腐生新、活血祛瘀、醒神开窍、安神定志等全方位的功效,以达治疗疾病的方法。
「强通法」的根本原理仍不能离开「经络学说」与「气血学说」这个总纲。放血疗法虽然属于局部放血,但通过经络系统可调节全身,又因「生克制化」「表里关系」使相应的脏腑功能改善。况且,此法直接刺血以调血,又以血调气。因而可以认为放血疗法具有气血双调的作用。「强通法」主要应用于退热、止痛、解毒、泻火、止痒、消肿、治麻、镇吐、止泻及救急危症等几个方面。
贺氏针灸三通法的理论和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立,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针灸治疗体系。这个治疗体系的学术思想,对针灸临床的发展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对提高针灸疗效,扩大治病范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相信随着大家对针灸三通法的认知和掌握,针灸三通法的临床意义会越来越明显。
相关参考
周仲瑛认为,凡病人临床症状怪异奇特,表现中医所说的「痰」证(包括无形之痰),采用中医化痰、祛痰等法治疗,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痰之生成,涉及到外感、内伤多个方面,是遭受多种致病因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颤动症是指头颈部或肢体、手足摇动或颤动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轻者头摇,或手足微动,重者头部、四肢、手足颤动,甚至痉挛,四肢拘急。主要由于邪扰风动,筋脉失养或气血虚损,不荣大脑所致。辨证要点痰热生风:肢
第八,疾病的转归预后与四时天地之气的变化密切关联。脏腑病症中,肝胆病多在夏季好转,秋季加重,冬季持稳,春季又好转;心小肠病多在长夏好转,冬季加重,春季持稳,夏季又多好转;脾胃病多在秋季好转,春夏季节加
【概念】肝郁气滞证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本证以情
产妇在新产后及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之为「产后病」。妇人产后常因失血伤津致气血亏虚,又因胞络受损致瘀血阻滞,故而产后之病多虚多瘀。产后百脉空虚,故又易感受外邪。所以治疗妇人产后之病多
【症状】面色晦暗,腰刺痛固定,乏力,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治法】和络化瘀,行气活血。针灸选穴:背部穴肺腧心腧肝腧胆腧脾腧胃腧肾腧。腹部穴:膻中上脘中脘建里下脘天枢水分气海关
处方:乌药15克,元胡10克,郁金10克,益母草3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丹参15克,香附15克,五灵脂15克,白芍20克,丹皮15克,甘草6克。加减运用:伴少腹冷或喜暖喜按者加肉桂6克,茴香10
清人吴师机善用外治法疗百病,尝说:「凡病多从外人,故医有外治法。经久,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理瀹骈文·略言》)若外科之疔疮痈疖主要因外感湿热毒邪致病,且病多在体表,其用外治,机会尤多
边揉法用刮痧板厚边着力并以「病灶点」附近为重点,进行前后左右、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方法,称为边揉法。操作要领:腕部灵活自如旋动。动作应连续,由轻渐渐加重,再由重渐渐减轻,均匀持续轻柔旋转。注意事项:避
佛手又名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佛手性味辛、苦、酸、温、无毒,入肝、脾、胃、肺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功效。不论是食疗还是药用价值都非常之高。常用于肝郁气滞、脾胃气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