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

Posted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李东垣用半夏泻心汤

说到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自然我们会想到一个问题:李东垣是如何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痞证的?
后世治痞名方中有一张方剂为枳实消痞丸,出自李东垣之手。我们不妨从分析这张方剂入手,看看李东垣如何使用半夏泻心汤。
《兰室秘藏·心腹痞门》:「失笑丸,一名枳实消痞丸,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饮食。干生姜一钱,炙甘草、麦蘖面、白茯苓、白术,以上各二钱,半夏曲、人参,以上各三钱,厚朴四钱(炙),枳实、黄连,以上各五钱。右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七丸,白汤下,食远服。」从方剂组成看,此方为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去黄芩、大枣加枳实、厚朴、麦蘖面而成。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如此使用半夏泻心汤,在后世经方家临床上应该是极为少见的。
本方也见于《东垣试效方》一书。在该书「心下痞门」中,在方剂前有一段文字为「心下痞论」:「《五常政大论》云,土平日备化,备化之纪,其养肉,其病痞,阴所至为积饮痞隔。夫痞者,心下满而不痛者是也。太阴者,湿土也,主壅塞,乃土来心下为痞满也……仲景立泻心汤数方,皆用黄连泻心下之土邪,其效如响应桴。」可见李东垣把内伤心下痞证定位在太阴湿土壅塞,泻湿土壅塞有赖黄连。故方中黄连重用,合以枳实、厚朴,苦以下气,开壅泻痞。上三味为方中主药。证有虚实,黄连、枳实、厚朴所泻之痞为实。从内伤考虑,倘证有脾虚,自当合用补虚之品,故李东垣选用了与四君子汤合方。
应该说,半夏泻心汤治胃、治肠(王好古在《医垒元戎》中即把半夏泻心汤列在「阳明证」中),而枳实消痞丸治胃、治肠又治脾。也就是说,李东垣把一张治疗阳明之方加减为一张阳明、太阴合治之方。正如清代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中解读枳实消痞丸为「此太阴、阳明药也」。
当然,枳实消痞丸原方从补泻力量对比来看,泻大于补,以泻为主,此即后世所说的「消补兼施而以消为主」。倘药后见效,随着邪去痞减,自然接方需调整消补之剂量对比,收功自当以补为主。方以示例,活法在人而已。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浅析李东垣甘温除热论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著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等多部医学典籍,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学术地位可圈可点。李东垣所生活的金元时期战乱频繁,疾病大范围流行,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

医学百科 李东垣活用枳术丸

李东垣目睹时医治疗内伤饮食,或以「集香丸、巴豆大热药之类下之」,或用「大黄、牵牛二味大寒药投之」,大便通下而重伤元气,转为虚损,「暗里折人寿数」,提出治疗内伤饮食,当根据所伤之物,分经用药:「其所伤之

医学百科 论李东垣胆气春升说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归纳《内经》之义,引起脾胃功能失调的原因主要有四种,「胆气不升」是其中之一。他在举《素问·六节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时说:「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

医学百科 大头瘟-金代李东垣医案

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病。初觉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肿甚。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伤寒。染之多不救。张县丞患此。医以承气汤加蓝根下之。稍缓。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缓。终莫能愈。渐至危

医学百科 半夏泻心汤治呕吐

半夏泻心汤出于《伤寒论》。原文:「但满而不痛,此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又云:「呕而肠鸣,心下痞者用半夏泻心汤。」方由人参,半夏,干姜,生姜,黄芩,黄连,甘草,大枣组成,笔者用其治疗呕吐,效果良好。叶

医学百科 半夏泻心汤的简介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有半夏、黄连、黄芩、甘草、干姜、人参组成。全方寒热互用以调阴阳,苦辛并举以复升降,补泻兼顾以调虚实,为治疗寒热互结之心下痞经方。现试图从多角度、多效性方面解读该方,探求其作用

医学百科 半夏泻心汤治疗内伤病

清代医家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指出:「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用黄连、干姜之大寒大热者,为之两解。」考寒、热二邪皆为无形之邪,必赖有形之邪始可互结。有形之邪为何?清代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指出:「

医学百科 东垣方疗妇科病

《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家李东垣的代表作,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李东垣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升降之枢,脾胃气虚,升降失常,百病由生,表现在妇科方面,可见带下、腹痛、腰酸、崩漏、产后腹泻、产后气短、产后

医学百科 理中丸加减治疗寒中

在李东垣「内伤脾胃学说」中,有「初为热中,末传寒中」之说,李东垣对「热中」论述多而对「寒中」较少论述。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载一案,用附子理中汤治疗「寒中」,可供参考。「真定府武德卿,年四十六岁。至元

医学百科 呕吐秘方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通用方]张仲景:半夏泻心汤,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9克(洗)黄芩9克干姜9克人参9克黄连3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上7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煮取600毫升,温服1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