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像思维的功与过 (上)

Posted 思维

篇首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像思维的功与过 (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像思维的功与过 (上)

「像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原创思维方法,在形成并丰富中医药学理论、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中医学术备受关注。但正如其他任何一种科学方法一样,也存在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像思维」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亦是有功有过,正确理解并评价这一方法的科学价值对研究中医学理论至关重要。「像思维」即取象比类思维方式,取象比类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中的类比思维相似。类比与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假说、想像等逻辑思维方法共同构成自然科学研究的主体方法。相比而言,西方自然科学研究中更多使用了归纳、演绎的逻辑推理方式,而「像思维」的思维方法,则在中国古代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有更广泛的应用。
  「像思维」的涵义
最早提出「像思维」思维方式的文献是《周易》。《易传·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提到观天地之象,以及近取身之象,远取物之象作八卦,以比拟万物情状之义,表达了取象比类的基本含义,是对「像思维」的最早描述。在《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的「五脏之象,可以类推」,提及「像思维」在医学上的应用。
「像」在《周易》中有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指现象或征象,《易传·系辞上》之「见乃谓之象」,「见象著名莫大乎日月」,以及《周易·小过·彖》曰「有飞鸟之象也」,均指现象;而《易传·系辞下》之「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则均指征象。这是「像」的最表浅和最简单的涵义;二指从自然现象中抽提出的事物的共同属性和征象,即事物的「共象」,亦被称之为「意象」。《易传·系辞下》亦云:「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即用「像」表达、形容天下万物神隐微妙的规律,具体是指《周易》之卦象。三是指模拟自然现象的认识或行为方法。如《易传·系辞上》之「天生神物,圣人执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像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里的「像」,同于「效」之傚法,「则」之遵循之意,均为认识或行为的方法。关于「类」,《说文解字》释为「种类相似,惟犬为甚」,指种属相似之意;《尔雅·释诂》曰:「类,像也」,像,亦相似。即「类」是指种属、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
基于「像」的涵义的不同,「像思维」的思维方法的具体应用也表现为几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根据事物的现象,推演、认识、比附未知事物现象的过程,即所谓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推理方式;二是根据从现象中抽提出来的「共象」或「意象」来推演具体未知事物现象的过程,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三是根据事物现象、征象、属性的相同或类似,对事物进行归类的认识方法。
  「像思维」之功——取象比类在医学理论中的广泛应用
1、以个像到个像的推理方式
个像到个像的推理方式,是从事物的现象,推演、类比其他未知事物现象的过程,在科学方法论中属于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推方法。《素问·示从容论》称之为「援物比类」,《易传·系辞上》之「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是这种推理方式的最初描述。《内经》中存在大量以「援物比类」的方法认识人体生命规律的内容,其类比之「像」有天象、地象、气候象、生物象、颜色象、社会像、生活经验象等等。这一方法的应用是以天地之象为主体,即《易传·系辞上》所谓「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借助于自然界中太阳的作用,推演、认识人体阳气的作用与重要性;《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以天地云雨之气的转化,提炼出人体水液代谢的规律,言「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五脏别论》以天地的动与静,比拟认识人体脏腑的不同功能状态,认为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素问·八正神明论》以日月的盈亏,比拟、认识人体气血的虚实,并据此决定采用的补泻治疗方法等等。
其次是基于大量自然事物表现的征象,类推人体生理、病理规律,如《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根据自然气象的不同特征,推演出人体感受外邪的病理变化规律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灵枢·五变》用匠人以刀斧砍削木材作比类,说明「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的发病机理;《素问·离合真邪论》以自然界河流在不同季节、气温下的变化,推演人体经脉气血对气温的反应等等。再次是基于社会现象进行的类推,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以古代君主体制下的行政官职的组成与职责,类比推演构维持人体生命的十二脏腑的功能;《灵枢·逆顺》以兵法之道,提出人体疾病的治疗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以君主体制的构成,确定的治病组方的原则,「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等等,均是取象比类思维方式从一种现象到另外一种现象的推演与模拟。
「像思维」思维方法对中药学理论亦有巨大贡献,古人采用这一方法认识药性与药效,总结出了丰富、有趣又便于记忆的药物学理论。如核桃仁形同大脑,故有补脑之用;女贞子形同肾脏,故有补肾的作用;桑螵蛸以产卵多为其特点,即可用之治疗不育不孕证;虫类性善爬行故能活血化瘀等等。并总结出植物类药「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蔓籐舒筋脉,枝条达四肢」,动物类药「脏以补脏」等多种理论。其推理基础是,事物在外在征象上的相似或相同,意味着其在性质上的相近或相同,因此,在人体某些部位发生疾病时,我们可以借助自然界植物或动物的相应部位进行功效的加强或补充。
2、以「意象」到个像的推理方式
所谓「意象」又称为「共象」,是指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总结出的蕴含在很多事物现象之中的共有征象,并以文字、图像、符号等形式表达出来,如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太极等。由于「意象」表达事物的共性或内在抽像涵义,因此,从理论上言,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推演的结论就有更强的必然性。
目前有学者提出的「模型思维」,即是从「共象」到个像的比类推演方式。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很多思维模型,如阴阳二维模型、五行模型、八卦模型、干支模型以及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象数思维模型等等,这些模型在《内经》中均有广泛的应用。「阴阳应像」,即是将阴阳作为事物的共性或模型推演人体生命及自然现象的过程,马莳所说:「以天地之阴阳,万物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其象相应。」阴阳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又分化出太少阴阳、三阴三阳,这些阴阳概念,均以模型的方式,被《内经》应用于时令、六气、人体胸腹、肢体、脏腑、经脉等属性的认识与规范。五行应用于人体,则是以五行的属性推演五脏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言「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王冰注:「像,谓气象也。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决,肾像水而润下。如是皆大举宗兆,其中随事变化,像法傍通者,可以同类而推之尔。」在《素问·六节藏象论》将肾称之为「主蛰,封藏之本」,脾胃称之为「仓廪之本」,均是以五行推演认识五脏功能的结果。
3、以类比思维建构医学体系
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对《黄帝内经》理论另一重要贡献,是构建了《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阴阳五行本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但其产生之后就逐步被成为古代自然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内经》医学体系的建构方法,是以阴阳五行模型比拟、认识、规范与整合人体与自然界的方方面面,依照性质、功能、现象的相似或存在联系的法则,将各种事物整合在阴阳五行系统之中。其建构依据的基本认识论方法,即是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赖欣巴哈说「分类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分类研究同样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早期使用极为广泛的方法。
使用归类法构建医学体系的前提,是由于属性相似的事物具有相通或相应性,如《周易·乾卦·文言传》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易传·系辞上》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因此,把属性相似、征象相似的事物,按照阴阳、五行的性质分别归入相关门类,就形成了《内经》医学体系的整体结构系统。《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将自然界之青色、酸味,人体之肝脏、惊骇、目窍均归入木类。依次类推,分别归入火类、土类、金类、水类,并认为同类事物之间可以相通应、相助益、相关联;不同类的事物,按照五行的生克关系相互促进和制约,从而构成了「四时五脏阴阳」的结构系统,成为《内经》医学体系的基本构架。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五行学说是《内经》辨证思维的核心思想

五行首先出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并说五行的性况和属性是:「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已从五行的属行,抽像概念化,言其功能作用,说明

医学百科 《本草纲目》逻辑思维形式初探(上)

《本草纲目》巨大成就的取得,不仅由于李时珍具有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而且还与他使用了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密切相关。研究《本草纲目》的逻辑思维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李时珍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是如何借助思维

医学百科 《黄帝内经》——中医思维之大成

中医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框架之上的。因此,中医的特殊就突出表现在它的思维方法上。中医的思维方法主要有:意象思维、辨证思维、直觉与灵感、逻辑思维、系统思维等等。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是以

医学百科 阴阳学说是《内经》辨证思维的核心思想(上)

阴阳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最初是具有朴素的直观的两个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具体事物间有正反两个方向,如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事物运动向上升为阳,向下降为阴,古代思想家联系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

医学百科 别让辨证分型禁锢思维

在平时带教中医药大学的实习学生时,经常会有学生问我:「老师,这个病人是什么证?怎么教材上面没有呢?」从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来看,他们见到病人就会试图与教材上面的证型「对号入座」,此为思维惯性使然。因

医学百科 中医思维方式解读

中医思维方式的建构深受中国哲学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药理论是在中国哲学指导下的独特思维方式的阐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思维方式具有情感思维的升华、经验思维的总结以及形象思维的智慧。对于中

医学百科 中医科学中的数学理论

探索世界的核心最重要的是数学理论。要研究中医,就必须解释好中医,传统医学(中医)与现代医学(西医)的根本区别:两者在思维观与方法论上的根本不同,中医主要采用整体、生态、非线性思维观,西医是系统、分解、

医学百科 论中医临床思维灵感

  早在《内经·八正神明篇》中就有「昭然独明」、「慧然独悟」等灵感记载。灵感作为现代认识论的范畴,是指思维过程中人对客观事物相对独立、短暂的突然颖悟和明锐理解。它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既能直接捕捉和感知

医学百科 理中丸与理阴煎

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是乾坤思维,亦即阴阳思维。中医学的最基本思维方式也是阴阳思维。阴阳相随,不离不弃。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无阴即无所谓阳,无阳也即无所谓阴。明代医家张景岳熟谙这种思维方式。《景

医学百科 象思维下的人中论

人中穴是临床上急救常用的穴位之一,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又称为水沟穴。人中位于人体的上部,并不在人体的几何中心,但我们的祖先却将其称为人中,有何道理呢?从中医象思维的角度出发,用取象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