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伤寒论》之伤寒是一种传染病(上)
Posted 传染病
篇首语:听闻少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伤寒论》之伤寒是一种传染病(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伤寒论》之伤寒是一种传染病(上)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我国东汉末年,该书理法方药完备,开中医辨证论治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然成书后,中原大地战事频仍,未经广泛流传,即散佚民间,后经晋王叔和整理,将伤寒部分编次成册,名为《伤寒论》,至唐孙思邈收录,宋林亿校正,金成无己注解,伤寒之法遂流传于世,明清即形成了专门研究仲景伤寒六经之法的「伤寒学派」。然后世云「伤寒」者,对仲景「伤寒」其病的真实所指却见仁见智,未有定论。新中国成立后,《伤寒论》成为全国中医院校必修教材,对「伤寒」其病做了阐释,云「《伤寒论》以伤寒命名,伤寒二字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伤寒论》主要是讨论广义伤寒的」。在教材的规范作用下,这一论断似乎一时间成为定论。然结合与「伤寒」相关的历史文献,综合《伤寒杂病论》成书的时代背景,参以临床佐证,笔者认为仲景所论「伤寒」是指流行于东汉年间的一种特定传染病,因其主要出现在冬季「伤于寒」而发病,故名之曰「伤寒」,本无广义与狭义之分。伤寒涵义新释
「伤寒」这一古老的中医学名词,在我国医学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无论是现存最早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还是上世纪中期出土的《居延汉简》、《武威汉代医简》对此均有明确记载。随着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经方的广泛应用,对「伤寒」涵义的探讨成为后世医家研究的热点。笔者细究《伤寒论》成书前后与「伤寒」相关的医史文献,综合各家研究成果,认为《伤寒论》成书前后的文献所涉之「伤寒」当做以下三种解释更妥。
伤于寒
「伤寒」作病因讲即「伤于寒」。《内经》有关「伤寒」的论述共4处,分别见于《素问·刺志论》及《素问·热论》等篇。如「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本盛矣,而身反寒,盖得之伤寒故也,惟寒伤形,故伤寒则身寒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此三句中伤寒做「伤于寒」病因讲不难理解,对「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一句中「伤寒」的解释,几乎所有注家都将此做病名讲,这也是近两千年来,将「伤寒」解释为一切外感热病总称的渊源。结合该句话所在的全段内容及句式进行分析,此处「伤寒」当解释为热病的病因,亦即伤于寒更妥。
《难经·四十九难》曰:「何谓五邪?然: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何以知伤寒得之?然:当谵言妄语」。前句中伤寒为病邪,当做病因讲无疑。后句「何以知伤寒得之」中「伤寒」之意当放入整段文字中理解,如原篇中并列的论述有「何以知伤暑得之」,「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何以知中湿得之」等,文中「伤暑」、「饮食劳倦」、「中湿」三者均为疾病病因,故此处之「伤寒」亦当病因讲。
《伤寒例》引《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此句中「伤寒」若做病名讲则与整个句子的结构不对称,因前句中提到「伤于寒」这一病因,后一句是其对称句,解释亦当为病因即「伤于寒」只不过省掉了其中的「于」字罢了。
伤寒病
「伤寒」作独立的疾病病名讲即「伤寒病」,最早可见于《神农本草经》及后世出土的医简《居延汉简甲乙编》、《武威汉代医简》。《神农本草经》中有关「伤寒」的记载12处,其中见于药物主治病种后者11处,见于药物理论阐释者1处。如「厚朴……主中风、伤寒、头痛」,「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等。句中「中风」、「头痛」、「温疟」等是病名学概念,「伤寒」与之以并列关系出现在句中,当做病名讲无疑。《居延汉简甲乙编》「伤寒四物,乌喙十分,细辛六分,术十分,桂四分以温汤饮一刀圭,日三夜再,行解不出汗」,「孟庆以四月五日病苦伤寒」,「治伤寒满三日转为□」,《武威汉代医简》「治伤寒遂风方,付子三分……凡五物皆治,合方寸匕,酒饮日三饮」,结合两书采用的辨病论治及通治方编写体例,可以确定两书所论「伤寒」当作病名讲。
《伤寒论》第2条、第3条、第6条,开篇即以定义和鉴别诊断的形式,通过对「伤寒」、「中风」、「温病」三病的对比将「伤寒」以病名的形式提出,且有学者通过总结《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伤寒」与杂病的划分,指出「伤寒」是从一切疾病中分出的病种,而未被分出的病种则暂置于杂病中,因未被分出者众,远不止一种,故以「杂病」名之。《伤寒论》336条「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更是直接的提出了伤寒病的概念。
类伤寒
「伤寒」作类伤寒讲,一为鉴别诊断,二是此类疾病的整个发病过程与仲景所论「伤寒」相似,可参考「伤寒」做辨证论治。其最早论述可见于《难经·五十八难》之「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句中前一「伤寒」即作「类伤寒」讲,「有伤寒」中「伤寒」则指「伤寒病」,此句是「伤寒病」与「中风」、「湿温」、「热病」、「温病」五种病之间的一种鉴别,同时也说明这五种疾病的发病有着某种相似的特征。仲景《伤寒杂病论》所描述的「形作伤寒」、「状如伤寒」的疾病即指类伤寒病。把「伤寒」一词直接做「类伤寒」讲的,如《伤寒论》392条「伤寒阴阳易之为病……烧裈散主之」。其中,「伤寒」即做类伤寒讲,说明「阴阳易」的发病既有与「伤寒病」相似的地方,又要将二者做鉴别诊断。384条也指出:「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亦作类伤寒讲,是提醒后学应做好「伤寒」与「霍乱」的鉴别诊断。后世如郭雍《伤寒补亡论·伤寒相似十四条》所谓:「活人书论痰症、食积、虚烦、脚气四者,皆与伤寒相似,而实非伤寒……继之以疮毒、虫毒、戏水、瘴雾症类伤寒者,皆当辨证而后用药」,则是直接以「类伤寒」来归纳疾病。笔者2003年曾亲自诊治200余名确诊后转入中日友好医院的SARS病人,但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各种类型的肺炎,而非SARS,这时就需要与SARS进行鉴别诊断,可以推测,仲景《伤寒论》中所述「伤寒」,其中的大部分就是为鉴别「伤寒」而设。
由此可见,在《伤寒论》成书前后的文献中,「伤寒」一词存在着伤于寒、伤寒病、类伤寒等三层涵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长期以来对仲景「伤寒」之义广义化理解的优势和贡献,正是这种广义化的理解,扩大了经方的应用范围,使仲景之学得以发扬广大,泽被后世。然明确了《伤寒论》所论之「伤寒」为「伤寒病」,那么仲景「伤寒病」对于今天来说是否仍然存在,若存在,会是哪一种疾病呢?
相关参考
伤寒论》在我国中医药学术史上是一部具有辉煌成就的中医经典著作。它继《内经》、《难经》等医学理论著作之后,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揭示出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为后世临床医学奠定了坚
自《伤寒论》问世以后,即备受医界的重视,因其具有高度临床实用价值,被后世医界尊为经典,尊张仲景为医圣。近两千年以来,历代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多达800多种,现存的也有600多种,可谓壮观。但是人们
咽喉之证,有内伤外感,或凉或热,或虚或实,或有传染或无传染之殊。今试逐条详论之于下。伤寒病恒兼有咽喉之证。《伤寒论》阳明篇第二十节云︰「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亦不痛
中医大道至深,余誓志不懈学习,所获良多,时感认识了中医;但又常遇困惑,时感对中医真知者甚少。单「伤寒」二字的疑惑就久而未解。笔者通过反复临床,窥其指明《伤寒论》是独特的、不同于《内经》的医学体系,方渐
附子乃阴证要药,用之得当功效非凡,然用之不当则为患不浅,故近代名医恽铁樵云:「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的药物。古代医家中善用附子者,首推张仲景,在其所注《伤寒杂病论》一书(后世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
至于温病,在上古时,原与中风、伤寒统名之为伤寒,是以秦越人《难经》有伤寒有五之说。至仲景著《伤寒论》,知温病初得之治法,原与中风、伤寒皆不同,故于太阳篇首即明分为三项,而于温病复详细论之,此仲景之医学
「咽中干、烦躁,明明是阴虚生热,为何用甘草干姜汤治疗?」「治疗又用桂枝汤、又用甘草干姜汤、又用承气汤、又用四逆汤,这条到底是什么证?」不少医者常对《伤寒论》第29条提出质疑。《伤寒论》六经不同于《内经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供中医类专业用《伤寒论讲义》(梅国强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存在—些值得商榷的学术问题。今摘出其中部分商榷如下。张仲景当未曾参考《神农本草经》该讲义说「从
长期以来,中医界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规范辨证理论体系。然而,由于六经理论,卫气营血、三焦理论的存在,外感病学一分为二的现状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所以统一、规范辨证理论,也就变得很困难。因此,结束寒温分离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学本三代之旧,识高先秦之上,是一部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知识体系。《伤寒杂病论》虽以论病为主,却始终贯彻和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放射出自然哲学思想的光辉。《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