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幼儿急疹 中医有方
Posted 有方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幼儿急疹 中医有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幼儿急疹 中医有方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哺乳的婴儿,临床以先有发热,热退后皮肤即出现玫瑰红色小丘疹为特点,形状与麻疹相似,因此又称「假麻」。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二季较多,主要由飞沫播散传播。本病预后良好,并发症很少,患病后可获免疫。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风热时邪所致,当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为治,介绍几则中医治疗方。中医辨证施治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发热期: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胃纳较差,小便短黄,常伴呕吐,腹痛,泄泻,咽部红肿,目赤,但精神如常,舌苔薄黄,脉浮数。当以疏风清热为治,方用银翘散加味,药取金银花、连翘、荆芥、桔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知母各10克,黄芩、薄荷、竹叶、甘草各5克,石膏2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银翘散或板蓝根颗粒,每次5克,每日3次冲饮;抗病毒口服液,或柴胡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出疹期:主要表现为热退身凉,全身出现如麻粒样的玫瑰红色丘疹,针尖大小,常先见于颈部,很快延及全身,以躯干明显,压之退色,无痒感,1~2天后消退,不留疤痕,不脱糠屑,或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舌苔薄黄,脉浮数。当以凉血解毒为治,方用水牛角地黄汤加味,药取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紫草、玄参、黄芩、大贝母、白茅根、白芍各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银黄冲剂,每次5克,每日2次冲饮;紫地宁血散,每次5克,每日3次冲饮。
在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外用方:
紫雪散:紫雪散1支,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处敷肚脐孔处,伤湿止痛膏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续2~3天。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
柴胡注射液:将纱布1块,用本品浸透,而后取出覆蓋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或将本品置于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二侧交替进行,每小时1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
双黄连粉针剂:取本品2支,放入温水中混合均匀,用湿毛巾外洗患处或全身,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连续3~5天。可清热解表。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出疹等。
鱼腥草注射液:取本品20毫升,放入温水中混合均匀,用湿毛巾外洗患处或全身,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连续3~5天。可清热解表。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出疹等。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取本品20毫升,放入温水中混合均匀,用湿毛巾外洗患处或全身,每日2次,每次10~20分钟,连续3~5天。可清热解表。适用于幼儿急疹发热、出疹等。
相关参考
幼儿急疹,古称“奶麻”、“奶疹”。是婴幼儿期一种由病毒(风热时邪)引起的较轻型急性传染病。冬春多见。临床表现为高热骤起,3~4天后热退出疹,疹为玫瑰色小丘疹,小如针尖。先见于躯干,很快扩及全身,压之褪
幼儿急疹,古称“奶麻”、“奶疹”。是婴幼儿期一种由病毒(风热时邪)引起的较轻型急性传染病。冬春多见。临床表现为高热骤起,3~4天后热退出疹,疹为玫瑰色小丘疹,小如针尖。先见于躯干,很快扩及全身,压之褪
湿疹为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本病具有多形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可泛发全身,又可局限于某些部。中医认为,本病多
瘢痕疙瘩为烧伤、术后及感染后常见并发症,为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瘀所致,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外治法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故对本病有较好疗效,以下介绍几则,供选用。美宝疤痕平(中
寻常性痤疮,即粉刺,又称青春痘,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一种损美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热及血热郁滞肌肤,或过食膏梁厚味,致使脾胃积热,
每年夏季是婴幼儿腹泻发生的高峰期。婴幼儿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症、轮状病毒感染及其他细菌感染,促使肠蠕动增强,大便次数增加,腹部不适等。中医学认为,腹泻多由饮食不节,食滞胃肠或感
1、锅巴50克,山楂15克,煎汤后加适量红糖代茶饮。适用于食滞肠胃及乳食不消导致的腹泻。2、莲子肉、茯苓、山药各50克,共研细末。每次取2匙,加水调成糊状,文火烧熟后加白糖食用,每日一次。适用于脾虚腹
中药灌肠法黄连3克,藿香5克,葛根15克,黄芩10克,车前子10克,木香5克,甘草10克,云茯苓12克。浓煎成100毫升,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病情灌药20~30毫升。每日1~2次,灌肠前药液加温至3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脾胃病。症见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或兼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夹有黏液,一般无脓血,常伴有呕吐。笔者采用手法治疗该病,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基本处方:补脾经
婴幼儿泄是儿科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路疾病。其临床表现:轻型腹泻,便次增多,日数次或十余次,呈稀糊状、蛋花样或水样,色黄绿。有酸臭味,偶有恶心呕吐,体温正常或稍高,多数患儿有轻、中度脱水。针刺治疗:主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