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中医六淫实质及病理内涵的现代化

Posted 细胞

篇首语: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中医六淫实质及病理内涵的现代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中医六淫实质及病理内涵的现代化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热、暴冷),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便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病因学内容。因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对其本质或内涵的现代化研究,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突破点。那么,中医现代六淫所表达的仍然是异常的自然之六气吗?仍是一种单纯的病因吗?也是一类病菌吗?下面,就让我们从现代疾病病理学理论出发,进行「西医中化」式的分析和探讨这个问题。
现代医学疾病性质发生的基本过程与机制
现代医学证明,疾病的发生原因有外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外因),也有机体自身内部各种调节功能、代谢及物质失常的因素(内因)。而依据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产生作用。这就表明,外部环境、气候、生物、理化因素仅仅是致病的一个条件,而机体自身内部的各种复杂变化,包括调节功能、物质代谢等等,才是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病性病症的关键因素,是疾病病理机制及病理性质研究的重点内容。此也正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医学内涵。
那么,机体发病之后,有哪些方面或类型(如,结构、功能、物质)在发生著变化呢?从现代医学病理学角度来说,疾病不同性质的形成主要由:产生不同致病因子、影响不同性质类型的细胞功能、损伤细胞的结构、损害脏器的不同组织结构、影响不同脏器功能,这五大方面而决定,从而表现出不同临床症状。而每一方面、每一层次与类型的改变,在功能、结构、物质上,都有六个方面的变化。这就有可能既类似中医的六淫的性质,又类似「卫气阳液血阴——六期」的病性理论特征。
另外,从疾病病理变化形成的机制调节方式来说,各种脏器组织细胞及因子的功能、结构、代谢性改变,都是通过神经、细胞、体液这三大途径的调节作用而实现的。即,当机体的神经中枢、神经细胞、神经递质;或脏器组成细胞、组成物质;或机体体液中的免疫和内分泌等等各种细胞、各种因子出现异常变化时,就进行代偿或失代偿性调节。从而造成某脏器组织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出现改变,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中医六淫表达的并非真是疾病病因 实质上是病理性质
从现代医学有关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病变性质特点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我们中医学的六淫理论,虽然它归属于病因,属于气候环境的外因,但现在它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领域,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都无法全面、准确、科学的反应或揭示疾病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说,六淫无法或不能与病因划等号,六淫所表达的涵义完全不是病因内容。这就阻碍了中医的现代化。
其实,随着历代中医学者的不断研究与观察,早就发现临床中不仅有「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情况,也有「感了寒气而发为热性病」的现象。于是,六淫其所包含的意义,便超越了它原有的气候性、病因性之涵义,已经完全变成了反应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病性」概括型概念或理论。六淫,它与中医「阴阳」一样,是抽像化了的病性认识方法以及概念。即被中医学家们抽像化、理论化为:凡有六气当中类似于某气性质变化与表现的病症,就定为该邪气侵犯所致。这样以来,中医六淫所表达的就不再是客客观观的致病因素——病因了,而应当是病理变化特征的反应——即表现病理性质的「发病学」。这样就能解释: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为什么可以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可见,中医六淫其实并非真是疾病病因,并非真正有风寒六淫进入了体内。那么六淫之所以能够指导临床,就是由于它表达或反应了疾病发生之后的变化特征、病理性质、相互关系等医学规律,因而六淫应当是疾病病性病理学的核心理论与概念。中医六淫和伤寒论的六经概念一样,是对疾病临床病理表现特征的一种概括,不过六淫主要反应的是脏腑组织结构上的变化特征。
现代医学认为,作为真正的病因,从疾病发生到痊愈都应当是稳定不变的,是不能或很难相互转化的!而病变的性质,一直随着病情程度的发展而变化。而疾病主要在病理形态或机制上,常常发生著不断变化。那么,中医六淫随着病情或病期的发展而不断转变的事实,就表明:中医六淫应当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与机制之探讨与认识。这就提示我们对于六淫,应当立足于现代医学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原理、基本机制,进行比较性的分析与研究,再通过抽像化、哲学化的总结归纳,形成疾病现代发病理论的中医化,达到「中化西医」之目的,从而就能揭示或发现中医六淫所代表的现代疾病病理性质上的本质与内涵,为其科学性提供现代医学基础。而不能把六淫简单当做病因病邪,去研究它在现代医学病因学方面的实质。
六淫的现代病理内涵与实质
从前面我们对六淫内涵的大致分析,可以看出,六淫的实质与内涵应在疾病病变性质当中,而从现代医学病理学理论来说,各种致病因素,首先影响了某个神经、或某部细胞、或某种物质,通过这三种途径或机制,然后才导致某脏器、组织、细胞、因子在各种(卫气阳液血阴)功能上出现虚变、实变、或六淫变;在结构上出现六淫性不同损伤,在物质上出现六淫型致病因子。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的临床病理变化与临床各种病症表现。所以,六淫的内涵与实质应包括脏腑、组织、细胞及因子四大方面的病变内容。
1、从机体外部表现的脏腑层面来看,病因病邪影响不同脏腑器官,则会出现不同临床表现:大脑中枢损伤之病,多见「风」性病症。肺部病多见「痰"性病症。心血管病多见「火」性病症。肝脏病变多见「湿热」性病症。肾脏病症多见「水」性病症。胃部疾病多见「寒」性特征病变,脾或肠道病症多见「湿"性病症。胰腺疾病多见「燥」性病症。故称此为「六淫性脏器"。因为,即是寒性、或湿性致病因子,一旦损伤大脑,常常就会表现出「风」性邪变症状。所以,就把大脑归为「风」性脏腑。余此类推。
2、从机体内部变化的组织层面来看,各种病邪因子损伤不同组织,就会表现不同病理性质的特征,换句话说,不同的组织、或系统容易受到特定性质的病邪因子之损害。如病邪伤及任何脏器的:皮膜组织及神经,就容易表现出风性病症。伤及肌肉结构及神经,就容易表现出寒性病症。损害血管脉道,就表现出热性病症。损害其体液代谢,就容易表现出湿(及痰饮)性病症。伤及血液运行,就表现出火(毒、瘀)性病症。伤及细胞内液或内分泌腺,就表现出燥性病症。这是依据脏腑的组织病变来分类,故称为「结构性六淫」。
如果损害到脏腑组织相关联的六大(卫气阳液血阴)功能性「系统」,出现脏腑功能失调,表现出相应的风寒暑(热)湿(痰饮)火(毒瘀)燥性六淫型临床病症。如,免疫功能变化容易表现风性病症;脏器微循环损伤容易出现寒性病症;大动脉、水液系统、血液系统、细胞内液损害分别容易发生暑(热)湿(痰饮)火(毒瘀)燥性病症。故称为系统「功能型六淫」。
可见,这六大组织结构,既是中医脏腑的「卫气阳液血阴」,这六大功能的现代医学之实质与基础(这个问题,另有专门论述)。又是脏腑组织之「结构性六淫」病症的现代医学基础与实质,所以,这二者的六淫「邪性」病理变化,往往和其相对应的组织结构相关联或相对应。而脏腑「卫气阳液血阴」功能的「虚变」,所表现出的病邪病症是: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气虚生湿、血虚生风、卫虚生火(毒)、液虚则燥。此即是「内生六淫」的特点与实质。
3、从机体微观结构的细胞层面来看,致病因子损害器官组织的各种细胞后,就会表现出性质、功能、结构上的不同六淫特征变化。
如果损伤了六大系统的细胞功能,就出现各细胞的功能性变化,并表现出六淫征象,称为「六淫型细胞」。如,肥大细胞容易出现风性病变;中性粒细胞容易出现热性病变;肌肉细胞容易出现寒性病变;T细胞或内膜细胞等等容易发生湿性病变;损害血细胞(血小板)容易造成毒性病变;损害内分泌性细胞容易造成燥性病变。
如果损害了任何脏器组织的细胞结构,各种组织结构就会表现出随着病情或病程的发展,而出现不同的六淫性损害变化,如,炎症后细胞就表现出变性、渗出、坏死、增生等变化。在变性后还伴随着毛细血管的缺血、或充血,这就可以看做细胞结构的风、湿、痰、瘀、以及寒、热性邪变。而细胞的化生、萎缩,可看做毒、燥性邪变。故可称为「细胞性六淫」。
4、从机体微观物质功能的分子层面来看,机体中各种毒素、营养物、各种因子、离子等等,一般都有其特定的脏器和细胞靶点或功能,据其所调节的脏器或细胞的不同功能特征,就可以确定为某种邪因子。如,组胺能引起卫细胞的功能变化,故属归为「风性因子"。白三烯等易引起表脏肌肉组织的寒性病变,归属于「寒性因子」。白介素多能介导致热反应,可归为「热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可促进细胞及病菌的死亡,可归为「湿痰性因子」。血栓素易致血液瘀积,可归为「瘀性因子」。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六淫型因子」。
5、从机体外部气候环境因素来说,机体如果受到某种气候环境的剧烈、或异常刺激,通过神经调节机制,就可能影响机体脏腑组织及细胞的各种功能代谢,造成相应脏腑组织细胞的病变及一系列临床症状,这是我们中医传统而原始的六淫理论,但现在看来,它才是六淫病变特征真正的一种病因学内容。故可以称之为「六淫性气候」。
综上所述,现将六淫所包含的内容,总结归纳如下:
脏腑功能:卫——气——阳——液——血——阴形成「功能型六淫」
脏腑结构:膜——肌——脉——液——血——津形成「结构性六淫」
组织病性:风——寒——暑热—湿——火毒—燥
各种组织结构细胞的病理变化特点为:
细胞类型:肥大—肌胞—中性—免疫细胞—血小板—内分泌—癌细胞
细胞病性:风——寒——热——水湿—痰饮—瘀——燥———毒
细胞病变:变质—缺血—充血—水肿—坏死—增生—萎缩——化生
各种体液物质因子的病理致病特点为:
因子类型:组胺—激肽—白介素—坏死因子—血栓素———毒素
因子病性:风——寒——暑热——湿痰饮——瘀——燥——火、毒
可见,通过这种六淫理论,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会有寒热错杂、痰热互见、虚实夹杂等等,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复杂情况,其实是热性细胞、与细胞痰湿性变化、以及风性因子、或者寒型脏腑组织这样一系列、不同层面的损伤,整合在一起而引起或形成的疾病病理变化状态或证型。因此,在临床用药时,也就有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等等表面上看似相互矛盾的治疗方法或药物组方;于是就能理解为何不同成分的中中药,能有相同的中医治疗功效,等等,各种中医临床中的疑问或现象。当然,也能发现六淫邪变,其实与机体体液及物质代谢失常引起的痰、湿、毒、水、瘀、饮性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并可称此为「六液邪变」,而且可分为脏腑功能型、细胞变化型、体液物质型三大类。
同样,由于机体脏腑、组织、细胞、因子的调节,一般有神经、细胞、体液三种方式,所以,不仅机体发病后的临床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而且对各种脏腑、组织、细胞的六淫型变化,也可按照其形成或引起的方式分为神经性(功能性)、细胞性、物质分子型六淫。如,神性寒邪变、胞性寒邪变、质性寒邪变三大类型。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明确,因此容易被临床辨证论治过程中所应用,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向这个方面进行探讨或发展。
当然,这种对中医六淫内涵的现代化研究,是运用「西医中化」的思想或方法,进行的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所以,它主要是为中医现代化或中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思路,至于其内涵的正确性有待大家继续或深入探讨。
中医六淫病理研究的意义与发展方向
通过对中医六淫概念的现代实质及内涵的全面发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医和西医一样,都是研究与反应机体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那么它们研究的对象或主体是相同的,其研究的疾病发生的本质或规律也肯定只有一种,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虽然对一种疾病或一个理论的认识与表述方法或概念各不不同,但它们所反应的疾病内涵或实质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医的名词及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在现代医学当中一定能找到具体内容。也就是说,中医一定能够现代化,西医其实也能中医化。所以,
第一、中医六淫可按照西医学的宏观性(脏腑)、微观性(细胞因子)或形态性、功能性病理损害进行各种分类与研究,从而达到其理论及内涵的现代化。其中,组织及细胞层面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是中医六淫现代病理实质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当前临床辨证论治过程当中的主要依据。我们运用药物治疗或调节、及修复的就是机体发生变化了的结构、功能及物质分子,而不是把真正的六淫邪气给驱除了或杀死了。因此,我们现代中医学应当重新对传统疾病病因学理论与概念,进行研究与确定,针对真正的疾病病因,进行中医哲学思维的认识或总结归纳,实现中医病因学的现代化。
第二、中医传统的病机十九条,其实就蕴含了六淫的抽像性、多元性、综合性内涵或特点,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厥固泄,皆属于下;……。从这些内容中就可以看出,六淫的内涵与脏腑功能改变的病机、病性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中医现代化的研究,还应当以传统中医经典文献中的理论为依据,进行其各种现代内涵的探讨,使其理论具有现代医学实质或基础。增强其理论内涵的科技含量。
第三、随着我们对六淫、卫气阳液血阴等等,中医病理核心理论内涵的现代化、规范化研究与发展,我们就要接着开展或进行中药药理、药物效用、药效成分、药品剂型等等方面的现代化、规范化研究,使其理论或作用明确化、科学化。同时,应用「西药中化」的思想方法,进行西药中药化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把西药的药效中药化,把西药的药理以及西药组方中医化,把天然中药与现代生物化学药品统一起来,从而建立健全现代化、科学化的现代中药药典。
第四、由于现代病理学已经由解剖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发展到了更微观的分子病理学。所以,我们首先要完善中医理论与临床、病理与药理、病因与发病等等各种内容或概念的「西医中化"思想与研究方法;其次,我们还要把这种方法深入化,也同现代医学那样,向更微观的分子领域渗入,从而为探索六淫在细胞分子层面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发展,探索六淫与基因或受体、酶蛋白等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建立中医分子水平的病邪、病理概念与理论,建立科学的、完善的现代中医病理学,并让中医哲学思想永远指导中医的各种科学研究,让中医永远成为医学精英,永远走在世界医学的最前沿。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肾为人身之本的内涵及形成

中医理论素有「肾为人身之本」的说法,但该如何理解其内涵,没有一定之说。两层内涵首先,是因为肾主藏精、主生殖而被赋予的本原内涵。生殖关乎生命之繁衍,意义重大,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抽像意义。男女两性

医学百科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内的概念体系及科学内涵

概念是理论的基本要素,联系概念的判断即为理论的核心要素——基本原理,又是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体系范围。首先要明确界定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体系范围的原则,其次要界定概念体系的

医学百科 用代谢组学语言诠释中医药内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医药学几个关键科学问题的现代研究」及其他相关项目的资助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喜军团队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发现中医黄疸病证候的关键生物标记物,这为阐释中医黄疸病证候的生

医学百科 中医学的现代统一辨证论治方法——六期辨证

自朱肱在其《类证活人书》中首次将《伤寒论》三阴三阳称为「六经」以来,有关「六经」的涵义及其实质一直是中医各学者聚讼的焦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目前已有三四十种说法,代表性的有1、经络说2、脏腑说3、

医学百科 论方证对应中证之内涵

[FS:CONTENT_START]一般认为,辨病机、识证候、立治法、处方药,理法方药一体,以理统法,以法统方,以方统药的辨证论治过程是中医学的传统思维模式,这也代表当前主流中医学的观点。但也有学者撰

医学百科 国医大师徐经世从中调治学术思想内涵

国医大师徐经世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学医,熟读经典,尤其推崇李东垣、朱丹溪、叶天士等人的学术思想,反复研读专著,用心领悟,体会尤深,先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内科杂病「从中

医学百科 如何辩证看待邪气

邪气,是中医病理学概念,同时也是医学中的一个哲学概念。中医学认为,邪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邪气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六淫、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瘀血等;狭义的邪气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如暑

医学百科 浅析《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

《伤寒论》三阴三阳俗称六经,自其成书以来,有关六经实质的探讨一直是中医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研究难点,正如恽铁樵《药庵医学丛书·伤寒论研究》云:「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谈

医学百科 李济仁、张舜华辨治痺证经验(上)

中医诊断的痺证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疾病内涵基本一致,是一组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病变累及骨、肌肉、关节、皮肤、血管等组织的疾病。其范围甚广,可包括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

医学百科 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鉴别

中医学的特征之一,是辨证论治,而「证」所指代的内涵,决不仅仅是临床单一的症状群,它包括病因、病理、病位、病性、病势,即疾病的症结所在,因此,只有准确地认「证」,临床治疗才能有的放矢。而要达到准确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