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Posted 护胃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谓之有胃气也。临床常以胃气之有无而断预后之吉凶,即「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临证处方用药应切记「勿伤胃气」,否则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胃病者,多为外感寒邪、饮食停滞、情志不遂及脾胃平素虚弱等致胃气壅塞,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而发。初期多为实证,久则虚实寒热错杂。常见症状有心下疼痛或痞满不适,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呃逆打嗝或腹痛泄泻等。胃病依其证候分类之不同,治法亦当各随其证。如《医学正传》云:「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兰室秘藏》论「胃脘痛」之治法:「大旨不外益气、温中、理气、和胃等。」故脾胃之病症治法各异,然其要实为一也,皆赖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顺,使其升清降浊如常,受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而布达四肢百骸,濡养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体气血之有无,五脏六腑之强弱皆赖脾胃之强弱。《灵枢·玉版》言「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之海也」。故治疗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正确辨证论治时,应视胃气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缓急而选方,方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则会伤脾碍胃,加重病情。尤其对于肠胃机能衰弱的人在处方时要尽量避免用苦寒峻烈,有损于胃气的药物。如《四圣心源·真藏脉义》云:「盖土位乎中,一身之元气也。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故仲景垂训,以少阴负趺阳为顺。少阴水胜,则火灭而土败也。自医法失传,后世庸愚,乃滋阴泻阳,补水灭火,以败胃气。」「脾胃者,四藏之母,母气亏败,四子失养,脉见真藏,则人死焉。故四藏之脉,必以胃气为本。」
《素问·阴阳应像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因胃为后天之本,故「治病求本」亦指固护脾胃之气,使其升清降浊,化生气血精微。胃气足则正气足,正气足方可大胆攻邪。若风寒湿痺之人加之脾胃平素虚弱,胃阴亏耗,切忌长期服用辛温燥湿除痺之药,因胃喜润恶燥,辛温燥湿之药会加重胃阴亏耗之象。故应先健脾滋阴和胃,脾胃健则易于邪攻。如《景岳全书·饮食门》云:「且凡欲治病,必须先藉胃气以为行药之主,若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而疾常易愈,此以胃气强而药力易行也。胃气虚者,攻亦不去,此非药不去病也,以胃虚本弱,攻之则益弱,而药力愈不能行也。若久攻之,非惟药不能行,必致元气愈伤,病必愈甚,尽去其能,必于死矣。」
《脾胃论》:「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即泛指人体一身之精气。夫精者,生之本也。若人之精气充盛,则内腠闭拒,邪不可干,虽病则正气胜邪,易于选方用药。故平素起居饮食以固护胃气为要,胃气足,元气盛,气血旺则百病自除。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治百病调气为要

《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张介宾注:「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

医学百科 腹针调神阙经络治百病

腹针疗法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腹针技术创始人薄智云教授首先提出「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的腹针理论,经过临床试验和反复印证,最终形成了腹针的治疗体系。这种疗法通过在腹部针灸,以调节经络和脏腑

医学百科 百病皆由湿作祟

●湿病在当今社会发病学上的特点:外湿致病明显减少,内湿病证明显增多;北方亦多湿。●湿邪发病四季常见,具有隐袭性,弥漫无形,无处不到。●湿病治疗,理气为先;治湿之法,多综合运用通、化、渗三法;治湿之药,

董廷瑶 立法遣药顾护脾胃

董氏临诊十分重视小儿脾胃,常谓小儿幼芽嫩质,稚阴稚阳,百病以胃气为本,先天强者不可恃,先天弱者毋庸过忧,适当调摄脾胃,使后天化源充分,亦能转弱为强,证治之间尚须刻刻顾护胃气,一见不足,及时救护,选方用

《中医词典》k~l~m 脉以胃气为本

脉学术语。脉诊内容之一。脉象有无胃气是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五脏四时之脉,皆以胃气为本。“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有胃气的脉象,在平脉指不浮不沉,不急不徐

《医学传心录》 百病皆生于六气

六气者,风、热、湿、火、燥、寒也。《原病式》①云;“诸暴强直②、支痛③,緛戾④、里急、筋缩,皆属于风。足厥阴风木乃肝胆之气也。[i]①《原病式》:即《素间玄机原病式》。是刘河间根据《素问》及王大仆注摘

补土派怎么用?《中医词典》a~b 补土派

金元时期医学派别。其代表人物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李杲以各种致病因素最易耗伤人体元气,提出了“内伤学说”。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根据《内经》关于四时皆以养胃气为本的理论,治疗上强调调理脾胃

《医学源流论》 诊脉决死生论

生死于人大矣!而能于两手方寸之地,微末之动,即能决其生死。何其近于诬也?然古人往往百不失一者,何哉?其大要则以胃气为本。盖人之所以生,本乎饮食。《灵枢》云∶谷于胃,乃传之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寸口属肺

医学百科 冬季3穴护胃秘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遇到胃痛、胃酸、胃胀,许多人都会想到吃胃药,其实充分发挥好人体腹部上脘、中脘、下脘3个穴位的作用,即可解决胃部的许多烦恼。古人说:「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为了保护太仓的正常运作,人体给胃部配备

陈苏生 治郁当以调气为要

由于气血郁滞常见于各种疾病之中,因此《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治病要“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至和平。”并根据五脏功能的特点,提出“达、发、夺、泄、折”五郁之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木郁达之,火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