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全方位回归临床才能实现中医梦想
Posted 才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全方位回归临床才能实现中医梦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全方位回归临床才能实现中医梦想
实现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迫切愿望。中医临床服务范围「萎缩」、「异化」的客观现实,成为实现中医梦必须解决的最现实和最迫切的问题,是必须彻底突破的一道门坎。中医学为了临床,中医学源于临床,实现中医梦,临床自有正能量,只要我们能全方位回归临床,适应临床需求是完全能够达到的。教育回归临床是基础
近期对中医教育诟病和争论的焦点在于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上,孰是孰非并不重要,明确中医教育的目的才有必要。无论院校或师承,目的都应该是为了培养直面临床的医师,具有中医理论思维,掌握适宜临床诊治技术,能够胜任临床工作,应当是中医教育的首要目标。
教育离不开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教师。既有一定临床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一线师资,对于院校和师承教育一样的关键。院校教师队伍中要敢于汇聚地方名医言传身教,临床一线要不断聘请院校名师进行再教育,不断更新理论知识,以适应临床新需求。
教育离不开符合实际、通俗易懂的专业教材。教材内容要从临床出发,确保实用性,要让学生学得懂、用得上。特别是简明实用的中医思维方法,必须用现代学子易于接受和通用的语言,让初学者感到,阴阳并不神秘,五行并不克板,整体不离局部,本源不弃表象,自然不是无为,从而增加学习者对中医的亲近感。教材模式不可简单照搬西医、套用西医的分科方法,内容需要不断扬弃。藿香正气软胶囊、滴丸等新制剂,生脉、清开灵等注射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既有收录,临床又常用,教材应作为重点内容。青蒿素制剂、五味子制剂、甘草酸制剂等,在世界范围内都在有效应用的中药新品种,也要及时编入教材。新知识、新成果既能提高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又能增强对中医学的信心。
经典回归临床是关键
中医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认知理论的传统性,不学习经典的中医,无异于缘木求鱼、水中捞月。而中医学的认知理论更具有实践性,每一部新的中医经典,都是在不断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总结而诞生的。对于临床一线的医师来说,用行政手段强制其读经典固然没错,但「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像好的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一样,「下基层」、「写生」,与读「四大名著」相比,哪个更重要不言自明。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说过,用当下来激活经典,让经典永远活在当下。在科技不发达的金元时代,张元素尚有「古方今病不相能」的创新理念,今天,更需要有本于经典、超越传统的扬弃胸怀。让经典回归临床,才是实现中医梦的关键所在。
借鉴西医是「翅膀」
现代科技不属于中医学所有,也不属于西医学所有,都是医学使用的工具,西医可以用,中医当然也可以用。西医比中医在应用现代科技上先迈了一步,有了一些成熟的结果,只要是有利于病人,有利于临床,都可以借鉴应用。借鉴西医会使中医学的发展少走弯路,借鉴西医等于为实现中医梦插上了翅膀。
但借鉴西医不是依附于西医。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停止过用西医的方法来解读中医某一方法、方药的「有效性」、「科学性」,可西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新的理论不断推翻著旧的理论,跟在西医的后面,得到的结论大多没能「科学」多长时间。借鉴西医是为了跳出西医。亟需将建立在西医理论基础之上解读的图像、数据、指标,用中医理论进行消化、吸收、整理、总结,赋予其中医学含义,充实中医四诊理论,以适应临床对于望、闻、问、切的新要求。亟待用现代科技手段创立中医治疗新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及现代人的新需求。
科研回归临床是动力
近阶段,中医科研用中医病名或西医病名的问题,有过不少争论。如果能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一证」就能对某一疾病进行明确诊断,不就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早就说过的:「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吗?如果用中医的思维方法,集「辨证论治」的智慧,变「求异存同」为「求同存异」,把已有统一诊断标准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特征总结出来,这个病因病机不就是中医「治病必求其本」的「本」吗?西医「先识病之名」,把科研的精力用在「知其所由生」、「考其治之之法」及「主方」、「主药」上,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水平,既有利于病人,又有利于中医临床。
科研脱离临床的结果,不仅会失去最简单的中医临床本身,也会违背中医源于临床实践的事实,更会背离中医生存与发展的规律,科研回归临床才是实现中医梦的动力所在。
政策回归临床是向导
西医、西药是从实验室到实验室,而后施之于病人。中医、中药是从临床到临床,而后施之于病人。用西医、西药的管理方式管理中医、中药,用西医、西药的标准衡量中医、中药,自然违背了中医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定会导致中医优势的丢失。中医需要回归中医临床客观现实的政策,需要向临床一线、向基层倾斜的政策。有了回归临床的政策,中医验、便、简、廉的方法、方药才能得以总结、开发和广泛应用,中医的疗效和特色才能保持,中医才能得到病人、同行的认可。
只有在思路、认识、行动上以临床为着眼点,在人才培养、科研设计、经典传承、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中医政策制定方面全方位回归临床,一切与临床完全接轨的一天,就是实现中医梦想的一天。
相关参考
中医药有疗效,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现实。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临床阵地在「萎缩」,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要实现复兴中医梦想,中医学源自临床、服务于临床,只有顺应临床的中医教育,才能
中医临床经典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是中医药院校主干课程,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是衡量中医师临床水平的标尺。国家重点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十二五」期间在「经典回归临床」的优势条件基础
继承、发扬、创新是我们中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走好中医路,做好中医人。为中医事业发展我们呼唤「经方」回归。医圣张仲景论外感、内伤杂病,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建立辨证施治理论体系,创「经方」250方,
读经典,做临床,是近年来促进中医继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回归经典成为中医继承与发展的主流,多年来,笔者注意结合《内经》理论,进行中医内科学教学,以期突出中医经典对临床课程的指导作用,以下谈谈笔者的几点认
「IPAD」商标之争在中国终于尘埃落定,深圳唯冠公司以6000万美元的对价将「IPAD」商标交付给美国苹果公司。这场世界闻名的商标诉讼,也使美国苹果公司付出了巨额的代价。该场诉讼不但使涉事双方企业认识
中医药能冲破各种障碍传入世界140多个国家,不仅因为它符合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能解决一些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最根本的是中医药无可质疑的临床疗效所表征的科学性。然而,要国际化到全球接受和公认,则必须
当前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从少见病衍变为多发病、常见病,成为健康的首要杀手,中医药治疗肿瘤,从单一的扶正补虚、姑息治疗,甘当配角,进展到全方位对应,在多个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彰显了自身的价值。笔者现
舌诊与脉诊的主要意义,是它们在辨证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辨证是在病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首先要确定病名,然后才能谈到辨证,中医确定病名并不十分困难,确定病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有的以病因做为病名,如
成为各种中医适宜技术、传统技法被「市场」抛弃的根本原因。很多中医院挂中医的牌子,干西医的活儿。在各级中医院中,规模发展快、经营效益好的,往往中医特色少;而中医特色较浓的,大多经营效益不好。医院不回归公
中医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更谈不上自主发展和创新。在临床中,理论与实践的磨合,需要历经一个长期积累、反复思考探索的过程,才能达到融汇贯通,成为实用的知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