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内经》论头痛

Posted 头痛

篇首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内经》论头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内经》论头痛

头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其气与肾相通,手足三阳、足厥阴和手少阴之脉皆上于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故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及精气亏虚、髓海不足等导致经气逆乱,邪气上逆于首,阻遏清阳,壅塞空窍,皆可致头痛。
头痛的病因
外感病因
《内经》认为,头痛的外感病因中以风、寒、湿、热邪多见。风邪伤于头部,气血失和,阻遏清阳,故头痛。《素问·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寒邪侵犯骨髓,上逆于脑,则发头痛。《素问·奇病论》云:「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李中梓注曰:「髓以脑为主者,诸髓皆属于脑也。大寒入髓,则脑痛,其邪深,故数岁不已。髓为骨之充,齿者骨之余也,故头痛齿亦痛。」湿为阴邪,易于阻遏阳气,使得清窍不利而致头痛。《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热邪所致头痛,则是由于热邪盛则气血涌于上,头部脉络壅塞不通。《素问·刺热论》具体论述了五脏热病头痛的不同表现,云:「肝热病者……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心热病者……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肺热病者……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肾热病者……其逆则项痛员员淡淡然。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
内伤病因
《内经》认为,头痛的内伤病因中以瘀血、肠胃不适为多见。瘀血所致头痛多因外伤堕仆而成,血瘀阻塞络脉。《灵枢·厥病》云:「头痛不可取于腧者,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张介宾注曰:「头痛因于击堕者,多以恶血在脉络之内。」胃肠不适致头痛者,多因胃之火热上冲或胃肠食滞浊气上逆而成。《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头痛的分类
真头痛
真头痛指寒邪深入留连于脑所致之剧烈头痛。其临床特点如《灵枢·厥论》所云:「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真头痛为头痛持久而剧烈,阴寒太甚,真阳衰败,不能达于四末。《难经·六十难》亦云:「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张介宾注云:「盖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诸阳之本,若头痛甚而遍尽于脑,手足寒至节者,元阳败竭,阴邪直中髓海,故最为凶兆。」
偏头痛
偏头痛即头痛偏于一侧,以寒邪侵袭为主,故头寒冷而痛。《灵枢·厥病》云:「头半寒痛,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手足少阳经上循行于头侧,手阳明经上颈贯颊,入于齿中,寒邪客于少阳、阳明经脉,经络拘急,气血瘀滞,则发偏头痛。张志聪注曰:「此寒邪客于经脉而为偏头痛也,寒伤营,故为寒痛。手足三阳之脉,上循于头,左者络左,右者络右,伤于左侧左痛,伤于右侧右痛,非若厥气上逆而通应于头也。」
六经头痛
太阳头痛 以头部连于项疼痛为特点,多属外感风寒、足太阳膀胱经气厥逆所致。《灵枢·厥病》云:「厥头痛,项先痛,腰脊为应。」《灵枢·经脉》亦云:「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故风寒感受于经,或厥气上逆,则有头痛,及项部脊背部疼痛。
阳明头痛 以前额、面颊及眉棱等处疼痛为特点。《灵枢·厥病》曰:「厥头痛,面若肿起而烦心,取之足阳明、太阴。」张介宾注云:「足阳明之脉上行于面,其悍气上冲头者,循眼系入络脑,足太阴支者注心中,故以头痛而兼面肿烦心者,当取足之阳明、太阴也。」外感风寒侵犯阳明经脉,经气厥逆,上冲头面,则可见前额、面颊、眉棱等疼痛,经气郁滞则面肿,烦心,胸满,呼吸不利。
少阳头痛 以头之两侧及耳之前后疼痛为特点。《灵枢·厥病》云:「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热邪壅滞少阳经脉,经气逆乱,上冲于头,故可见头痛剧烈,可伴有下颔疼痛、目锐眦疼痛。
太阴头痛 以头痛痛无定处,按之不得,并伴有善忘为特点。《灵枢·厥病》云:「厥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脾主运化,脾气虚则清气不升,又脾恶湿,痰湿困清阳,故太阴头痛多有痰湿之象。《证治准绳·杂病》云:「太阴经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为痰癖,其脉沉缓。」
少阴头痛 多属肾精气虚不能上承,膀胱经气实而上逆而头痛,其痛不移。《灵枢·厥病》曰:「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素问·五脏生成》亦云:「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张介宾注曰:「头痛巅疾,实于上也。上实者因于下虚,其过在肾与膀胱二经。盖足太阳之脉从巅络脑,而肾与膀胱为表里,阴虚阳实,故为是病,甚则府病已而入于脏,则肾独受伤矣。」肾主藏精生髓,而脑为髓海,故少阴精气虚则亦可致髓海失养而头痛。
厥阴头痛 以头痛多痛在巅顶,或内连目系,常伴有情绪异常变化为特点。《灵枢·厥病》云:「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厥阴。」《素问·脏气法时论》亦曰:「肝病者……气逆则头痛。」张介宾注曰:「头脉痛者,痛在皮肉血脉之间也。心悲喜泣者,气逆在肝也。故当先视头脉之动而盛者,刺去其血以泄其邪,然后取足厥阴肝经而调补之,以肝脉会于巅也。」故厥阴头痛常与气逆有关,肝经气逆,血随气行,郁于头部,可见头动脉充血而痛。
头痛的治疗
头痛为临床常见症状,《内经》对其论述颇详,为后世头痛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外感病因所致头痛多运用祛风、温养散寒、除湿升阳、清热降逆通络法而止痛。内伤病因所致头痛多运用活血化瘀通络、清胃泻火或消食导滞降浊而止痛。真头痛多属于临床医学中的脑实质病变,为危重病证,甚为凶险。《证治准绳·杂病》引:「古方云:与黑锡丹,灸百会,猛进参、沉、乌、附或可生。」偏头痛属寒邪所致,故方药治疗当以温养散寒止痛,针刺治疗可取手足少阳经及手足阳明经之主治穴治疗。六经头痛的治疗,《灵枢·厥病》、《灵枢·寒热病》等篇均有相关论述,再结合后世方药的运用,简介如下:太阳头痛以疏风解表,通经和络为法,可选桂枝羌活汤、九味羌活汤之类;或针刺天柱、大杼等本经之腧穴,以散寒祛风。阳明头痛以足阳明经人迎穴为主治,以通其经;方药可选用《卫生宝鉴》石膏散加减,以清热泻火降逆止痛。少阳头痛当泻其血以祛其热,再取本经腧穴以通其经;方药治疗可采用清胆泻火之龙胆泻肝汤加减。太阴头痛当先取头面左右经脉以通其经、祛其邪,再取足太阴脾经腧穴以补脾气;方药可以健脾升麻祛痰湿为法,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六君子汤加减。少阴头痛当局部取穴,以泻膀胱经之实邪,并取手少阴以泻其热,再取足少阴以壮其水,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补阴泻阳之法;方药可选用杞菊地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厥阴头痛当刺其血脉充盛之处,以泻其标邪,后调足厥阴穴位,以治其本,方药治疗则应详辨其气逆的不同病机,肝郁气逆者,用柴胡舒肝散加减;肝火上炎者,用当归芦荟丸加减;肝阳上亢者,用天麻钩籐饮加减;厥阴寒气上攻头痛,用吴茱萸汤加减等。以上所论治法,可供临床参考。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内经》论七情

  《内经》对心理活动的认识常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来表述。就生理而言,认为七情是对情感活动的总结,是情绪的表现形式;就病理而言,神志病变可以表现出七情的变化;而七情变化亦可引起神志病变

医学百科 《内经》论水肿

水肿证因水氾滥肌肤而浮肿,《内经》称为「水」、「水胀」。《灵枢·水胀》对水肿症状进行了描述,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

医学百科 论《内经》中神的概念

  神,是《内经》理论的重要内容,被称为人体精、气、神「三宝」之一,并且其理论体现于《内经》有关藏象、病机、病证、诊断、治疗、预后等各种学说之中,研究神的理论及其临床意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内经》

医学百科 论《内经》标本理论

《内经》中有关标本的内容散见于众多篇章中,如《素问·标本病传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汤液醪醴论》、《素问·天元纪大论》、《灵枢·卫气》、《灵枢·病本》等篇均有涉及,内容包含经脉标本、六气阴

医学百科 《内经》论腰痛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也可为某些病证的一个症状。腰痛在《内经》中亦被称为腰背痛、腰脊痛、腰股痛、腰尻痛等。其病变多与肾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有关。腰又为人身俯仰转侧之枢纽,跌仆、闪挫等外伤

医学百科 论《内经》五脏主五窍

《内经》中有多个篇章涉及到五脏与面部官窍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像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脉度》、《灵枢·五阅五使》、《灵枢·师传》等,主要认为五脏与面部官窍一一对

医学百科 《内经》论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健康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国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曾经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

医学百科 论《内经》脏腑与神志的关系

  《内经》是多种医学流派、各种学说结合的产物,表现在脏腑与神志关系的问题上,则有「心主神」与「五脏藏神」的不同。「心藏神」与「五脏藏神」理论,两者的理论内涵及立论依据不同,但也存在着一些相通之处。 

医学百科 论《内经》对宗气的认识

脏腑功能的正常,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宗气即为保证人体脏腑功能正常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内经》的《灵枢·邪客》、《灵枢·五味》、《灵枢·海论》等篇中均有论述,被后世诸多医家所重视。宗气的形成和人体吸入的

医学百科 论《内经》经脉与时辰配属

《内经》不仅有关于脏腑与时辰相配属的认识,而且还根据经脉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经脉与时辰的配属关系。古人在天有十二月、地有十二水、日有十二时(辰)、人有十二经的「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逐渐发现了十二经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