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炎夏,体内阳气确实虚

Posted 阳气

篇首语: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泪奋斗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炎夏,体内阳气确实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炎夏,体内阳气确实虚

赞成「空虚」论
笔者赞同王玉生医师的观点:炎热的夏季,人体内阳气空虚。自然界的阳气在一年四季中经历著升、浮、降、沉的圆运动。即春天,阳气从地下升起,逐渐上升;夏天,阳气浮越在高空;秋天,阳气开始下降,逐渐降入地下;冬天,地下的阳气进一步沉入地下的水中,潜藏起来,以便来年再升发。所以冬天地下阳气充足,高空阳气空虚;夏天高空阳气旺盛,地下阳气空虚。这种现象可从冬天井水是温的,土窑洞里很暖和,而夏天井水是凉的,窑洞里也是凉的得到验证。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且与大自然保持着同步的规律性变化,此即谓「人与天地相应」或「天人合一」。故人体内的阳气在一年四季中同样经历著春升、夏浮、秋降、冬沉的运动。冬天阳气潜藏在体内的肾里,所以冬天人体内阳气充实,体表阳气虚弱;相反,夏天人体内阳气外越,所以此时体内阳气空虚,体表阳气旺盛。临床常见一些脾肾阳虚的病人,冬天如果不慎食冷,最多也就腹部隐隐作痛;但如果在夏天饮冷,则常会引起洞泻不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夏天体内阳气空虚,使人体更加虚弱的缘故。
近治患者刘某,34岁,女,商场营业员。素体阳虚,近日因天气炎热,酷暑难当,为消暑先吃西瓜,再吃雪糕,不料很快引起腹痛,继而开始腹泻。泻出稀水样便,每日七八次。进食渐少,疲乏无力。诊见脉沉弱无力,手指凉,舌淡体大,边有齿痕,苔水滑。此乃寒邪直中,戕伐虚阳,中焦失职,脾虚不运,水走肠间,发为泄泻。治以温阳化气,健脾止泻。处方:炒白术15克,茯苓20克,干姜15克,制附子10克,苍术15克,砂仁10克,车前子15克,炙甘草8克。2剂,水煎服。3天后患者告曰:服药1剂,便次减少,大便变稠;剂尽大便成形,每日1次,饮食正常。
笔者认为人体内阳气的升、浮、降、沉的运动是造成夏天人体内阳气空虚的根本原因,是内因。而王玉生医师列举的诸如夏天人体腠理疏松,汗出增多;人们喜欢冷饮;喜欢开空调等只是促进阳气散发并引起体内阳气空虚的诱因,是外因。
反对「旺盛」论
笔者不能苟同王金成医师的观点。因为人体是一个立体的整体,按层次分有表层的皮肤、腠理;中层的肌肉骨骼及里面的脏腑。就脏腑而言又可分为上焦的心、肺,中焦的脾、胃和下焦的肝、肾。如果笼统地说人体,所指部位就不够准确。因为正如我们在前面论述的那样,体表和体内阳气的虚实,在不同的季节是不一样的。王金成医师说「炎夏,人体阳气当最为旺盛」。如果这里的「人体」是指体表,那当然是对的;如果是指体内,那显然就不对了。但是「造化之气,以中下为本」。照此观点,人体的根本应该是指下焦的肾。也就是说,看人体阳气的虚或旺,要用肾阳作标准。肾阳虚就是阳虚,肾阳旺就是阳旺。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夏天人体内肾的阳气是空虚的,这样王金成医师认识的错误之处就显而易见了。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说:「『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之最高景界。」细思一个「人体」,一个「体内」,所指范围和部位大相迳庭。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就会造成认识和理解上的模糊和错误。
人们都知道《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名句。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古人认识到了春夏人体内阳气空虚,才谆谆告戒人们去养护、去补充,对于素体阳虚的人来说尤其是这样。至于说到秋冬养阴,那是因为充足的阴液才更有利于阳气的潜藏。

相关参考

脸上长痘 嘴里长泡

...能是假的。人们一贯的想法都是长痘、生疮、长泡等都是体内火气过剩导致的,自然是要降火。火气旺降火确实没错,但前提是建立在你体内真的有火。身体所表现出来的上火症状虽然都差不多,但病因却不同。火有实有虚,实...

脸上长痘 嘴里长泡

...能是假的。人们一贯的想法都是长痘、生疮、长泡等都是体内火气过剩导致的,自然是要降火。火气旺降火确实没错,但前提是建立在你体内真的有火。身体所表现出来的上火症状虽然都差不多,但病因却不同。火有实有虚,实...

医学百科 什么是大肠虚寒证

【概念】大肠虚寒证,是指大肠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多因禀赋阳虚,或过食生冷,或久病、腹泻持续不愈以致损伤阳气所致。本证的辨证要点为大便异常,包括腹泻或便结,与虚寒象并见。【临床表现】有肠鸣、大便溏泄、

医学百科 夏日良方六一散

进入炎夏,人们常会感到身热口渴,心烦,小便不畅,有时还会出现呕吐、泄泻等中暑症状。中医学认为,暑即是热,但暑热多兼有湿,故统称为「暑湿」。老百姓常说的「中暑」,其实从中医的角度看,也有「中湿」的成分。

医学百科 清暑利湿六一散

进入炎夏,人们常会感到身热口渴,心烦,小便不畅,有时还会呕吐、泄泻等中暑症状。中医学认为,暑即是热,但暑热多兼有湿,故统称为「暑湿」。老百姓常说的「中暑」,其实从中医的角度看,也有「中湿」的成分。金代

医学百科 脾气虚证与脾阳虚证鉴别

定义脾气虚证:脾气亏虚,运化功能低下,气血化生乏源所表现的腹胀,便溏,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症状。脾阳虚证:中焦阳气虚衰,阴寒内生,运化功能障碍所表现的腹部疼痛,喜温喜按,泻下清稀,四肢不温和脾气虚的症

医学百科 穴位点刺放血治疗高热

高热中医学谓之「壮热」「但热不寒」,中医学认为不论外感还是内伤所致的高热其根源在于邪毒侵袭,正邪交蒸。或热盛伤津、气机郁滞;或湿邪阻滞使体内气机不畅、不能正常内通外宣致阳气被郁闭在内化热化火导致发热。

医学百科 春天火气大 找准出处好拿下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体肝气当令,整整一个冬季蓄积在体内的阳气,随着春天转为向外生发到一年中最旺盛的时期。这时,各种「火气」也随着温暖的天气侵入人的身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出现春燥;加

医学百科 大黄敷脐治便秘

便秘多因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导致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治疗该病多用大黄粉30克,蜂蜜或75%乙醇调匀外敷脐部及其周围皮肤,用胶布固定,持续敷10~12小时,每日换药1次。取得了

医学百科 弱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弱为虚为悸,寸弱阳气少,关弱无胃气,尺弱少血,足脉弱寸强,胃络脉伤。」《脉诀》:「弱者阴也。弱主气居于表,生产后客风而肿。关前弱脉阳道虚,关中有此气多疏,若在尺中阴气绝,酸疼引变上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