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高氏揉捏法治小儿伤食泻

Posted

篇首语: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高氏揉捏法治小儿伤食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高氏揉捏法治小儿伤食泻

乔某,女,1岁,2011年8月15日初诊。患儿腹泻5天,一日4~5次,大便酸臭如败卵。夹有奶瓣,含少量黏液,神疲,伴呕吐,食欲不振,哺乳后即泻。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疗一次泻止,巩固3次而愈。具体操作如下: 揉腹:患儿仰卧。医者中指放于神阙,天枢穴,食指放于中脘穴,力度以皮肤凹陷3~5毫米为宜,顺时针方向揉腹5~6分钟。
揉足三里:患儿仰卧,下肢微屈。医者以两拇指指腹放于患儿两侧足三里穴,力度以皮肤凹陷2~3毫米为宜,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方向旋揉2~3分钟,频率80~100次/分钟。
揉背俞穴:患儿俯卧。医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分别放于脾俞、胃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肤凹陷1~2毫米为宜,点揉2~3分钟,先左侧,后右侧。
捏脊:患儿俯卧,医者两拇指桡侧缘顶住患儿背部皮肤。其余四指放于拇指前方,十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两侧膀胱经,先从大杼穴开始向下至下髎穴重复捏提6~9遍,再从下髎穴向上至大杼穴重复捏提3~6遍,结束治疗。每日一次,4次为一疗程。
小儿伤食泻,中医学认为与饮食不洁、过食生冷、暴饮暴食、饥饱失常及外感邪气等因素关系密切。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虚弱,运化乏力,胃失受纳,脾不升清,水谷难以腐熟,精微不能四布,完谷水湿并走大肠而致泄泻。
「高氏揉捏法」是河南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高清顺主任医师经多年临床观察,总结出的简便、高效、切实可行的一套手法。验证临床多年,屡用屡效。「高氏揉捏法」能使脾胃等消化器官的兴奋性提高,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另外,根据俞募穴理论「五脏有疾取其俞」,故取脾俞、胃俞、三焦俞;「六腑有疾取其募」,故取中脘。且四穴均有健脾和胃、消积导滞之功。现代医学发现,此四穴皮肤肌肉下面的节段性神经分布属8~12胸髓,和胃的支配神经节段是重叠的,因此揉此四穴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的交感副交感神经调节胃肠功能活动,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针刺兼镇静安神法治三叉神经痛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毫针治疗一般以分部近取和循经远取手足阳明经穴相结合,施用泻法,笔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镇静安神之法,配用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督脉的穴位,取得显著效果。治疗方法:取穴

医学百科 孩子睡不好揉捏小天心和百会穴

  近来不少小孩子睡眠不好,甚至每隔一个小时就要醒过来一次,搞得家长也跟着筋疲力尽。不过,孩子睡不好,家长可为孩子揉捏小天心和百会穴调理,效果还不错。  小天心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百会穴

医学百科 小儿冬月泻泄用熟料五积散敷治

小儿泄泻的病因不外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脾胃气虚、脾肾阳虚。冬日天气寒冷,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乳哺不当,或过食生瓜果及不洁食物,则损伤脾胃,脾虚则运化失职,胃伤

医学百科 温阳通痺法治胸痺

温阳通痺法治: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痺」、「真心痛」范畴。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灵枢·五邪》篇指出

医学百科 宣通法治脚气肿痛案

赵某,男,66岁。2015年5月11日初诊。患者主诉右足背突发肿痛半月。刻诊:无明显诱因突发右足背肿痛,色微红,按之痛甚,伴见右下肢行走不便,否认外伤扭伤史,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舌边有齿痕,脉弦滑

医学百科 温法治脊背串热

雷某某,男,50岁,2011年6月28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患腹泻后,自觉脊背串热,甚时如灼,时串至下肢至足,无汗时热感加重,如有汗出则自觉减轻,且有上午轻、下午重,子夜后自然汗出而热感随退的规律,背热

医学百科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医学百科 浅谈温热法治脑病用药

据有关文献记载,对于肿瘤的治疗,多数中医专家学者都认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法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然而,我们认为,肿瘤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阳不化气、阴盛阳衰、寒血凝滞、瘀血内结,因而提出治疗肿

医学百科 温经活血法治流产后身痛

患者谢某,女,29岁。两月前因意外怀孕而行人工流产术,在回家途中受寒而出现腰及下肢疼痛,畏寒。刻下症见:腰腿疼痛,如敷冰块,小腹坠胀怕冷,白带量多。辨证为气血不足,寒凝经脉,治以生化汤、当归逆四逆汤合

医学百科 清热利湿化瘀法治黄疸

黄疸是由于感受湿热疫毒等外邪,导致湿浊阻滞,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症,常分为「阳黄」、「阴黄」、「急黄」、「瘟黄」、「胆黄」等症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