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中医院应让传统和现代齐飞
Posted 传统
篇首语:我们用人生最好的年华做抵押,去担保一个说出来都会被人嘲笑的梦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中医院应让传统和现代齐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中医院应让传统和现代齐飞
对于中医院的发展方向,部分中医人士心存忧虑:一则担忧,过快融入现代技术,中医固有的传统优势将特色不保而「西化」,一则惧虑,如与现代社会主流意识脱节,中医最终将成孤芳自赏的屠龙之技。于是乎,这几年中医院在固守传统还是挺进现代的争论中徘徊踟蹰。笔者认为,应让「传统中医」与「现代中医」在中医院里比翼齐飞,各自根据自己的特点在社会的需求中去求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空间。何谓「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
在「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划分上,笔者认为,将在西方工业革命产生之前没有受到其现代理念和技术的影响,或在工业革命产生之后,却不愿接受其现代理念和技术的中医称为「传统中医」,有人将之称为「纯中医」。一些学者在界定「传统中医」与「现代中医」时,主要以时间来划分,即工业革命前为「传统中医」,之后为「现代中医」。这不全面,关键要看中医师本身有无因时应变的意识,有的中医师有这种意识,却没有形成现代中医的历史条件,但他们坚决反对墨守成规,比如明代吴又可指出:许多无辜者「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圣经之遗亡也。」清代王清任也认为「今人治之不效者,非今人错治,乃古方误人」,明显地表露出因应时代需求的意识,且都在各自领域为中医做出了巨大贡献,虽身处古代,却备足了现代中医的精神,他们也就是顺理成章的现代中医了。
「传统中医」与「现代中医」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儒、道、释)渊薮,以比类取象——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辨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坐堂医是其外化形象。而后者则是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各个时期有用的现代理念、技术与方法为我所用,中医院是其外化形象。在研究方法上,前者以「人文哲学科学」为主,后者更吸纳了「自然工科科学」养分,这也从根本上导致了二者的不「兼容」,「传统中医」与「现代中医」的碰撞也因此从未消停过,「传统」指责「现代」数典忘祖,「现代」批评 「传统」夜郎自大,在相互「掐架」的过程,受伤最大的就是中医。因此,与其「同室操戈,互相贬损」,不若「比翼齐飞,各扬所长」。
「传统」与「现代」齐飞,让中医院摆脱纯中医匮乏的尴尬
从逻辑上讲,既然是中医院,其内涵架构就应包括中医「传统」和「现代」的全部。而现行中医院的架构设置全部沿用的是西医医院模式,这就导致一些中医院只有一块「姓中」的牌子上,内里根本就「不是中」,病人到中医院没有中医的氛围,青年中医分配到中医院里没有归属感,中医的文化根脉得不到有效传承。另一方面,如果中医院全部停留在「传统中医」的方法和技术上,中医就只能躺在老祖宗的功劳薄上停步不前,而祖宗们未曾见过的一些急、难、危、重疾病,后辈中医们就会因此得不到探索的机会,新伤病如重大传染病、灾害性损伤、车祸伤等,也会因传统中医的局限性得不到临床实践,中医就会失去发展的新源泉。
因此,中医院首先应从架构上实现「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并举齐飞,建立起有中医院自身体系特点的架构模式,充分体现中医院自身的管理特点,其基本思路是:把中医院的内涵架构分设为「传统中医部」、「现代中医部」两个大板块。
传统中医部,完全按传统中医的自身学术规律来处理临床事务的场所。为了保持中医固有的传统风貌,遵循其自身的学术规律,满足社会上对「纯中医」的需求,为传统中医从业人员营造出「继承为先,经典为本,古法至上,防治皆『中』」的氛围,传统医学部内涵配置,除不得借助和运用现代西方医学的方法和技术外,所有传统中医的理论、技术、方法、工具、方药等都应该允许存在,并根据病人需求用诸临床。
现代中医部,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广泛吸纳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其所用的场所。它可以借助现代设备从事中医的诊断,可以用计算机技术为病人辨证论治,为青年中医师提供老中医专家智库,可以利用现代给药方式,为中药开辟新的给药途径等,其基本框架有如现今各地的中医院。之所以说是「基本框架」,而不说「内涵配置」,是因为现行模式下的中医院的内涵配置里最缺乏的就是「传统(纯)中医」,这也是传统中医人士诮噪中医院被「西化」的把柄。而中医院内设置传统中医部,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医院只「姓中」而「不是中」 的尴尬。
传统中医部与现代中医部的内涵关系
内涵关系,是指在中医院内部,「传统中医部」与「现代中医部」的协调与配合。
在科室设置上,传统中医部可以根据《周礼》、《诸病源候论》、《医宗医鉴》等典籍的描述来设置具有传统中医学术特点的基本科室,如时病科(包括伤寒、温病等,相当于现代的感冒等),痈疡科(包括痈、疽、疔、疖、皮肤病、内痈如肠痈、肺痈,附骨疽等,相当于现代的外科、皮肤科和急腹症),稚病科(小儿病等,相当于现代的儿科),女科(包括妇病、产病等,相当于现代的妇产科),杂病科(所有内伤病患等,相当于现代的内科)、神病科(包括惊、痫、狂、失眠等,相当于现代的精神科或神经内科)。除一些基本科室,由于中医强调「三因制宜」,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能体现本地地缘和病谱特色的中医科室。
现代中医部主要用现代医学分科的方法来设置科室,这主要是因为:1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很难将一些传统中医病证和现代所指称的病症对应起来,比如传统医学所称的「郁证」、「脏躁」等;2一些没有记载的后传统中医时期的新病症,如禽流感、艾滋病、乙肝、非典等,人们只能用现代眼光和思维去考量它;3 现代科技带动的「四诊」及其治疗技术科室是中医诊疗技术的现代延伸,比如医技科室、影像功能科室、核医学科室、ICU室等。这些只是按现代医学分科的理由,并不是说现代中医部完全与中医「绝缘」。相反的是,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的同时,现代中医部必须依据中医理论和方法来处理临床事务,取得中医执业资格的现代中医部人员,可以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来对现代医学进行匹配性探索。即使是像医技科室这类现代味很浓的科室,现代中医部也有责任运用中医的方法对其进行挖掘、整理、总结,使之真正上升为中医理论。
传统中医部的主要责任之一是继承中医,现代中医部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发扬中医。「继承」是以原汁原味为主,「发扬」是由粗至精,有扬有弃,这也可看作是传统中医部与现代中医部在职责上的根本区别。基于这一区别,传统中医和现代中医都应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各自按其职责和特点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特别是传统中医部相对独立地开展临床工作,可以减少现代因素的干扰,能使其更好地保持传统中医应有的特色。那么,靠什么来使「传统」和「现代」这两个医学部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互动起来呢?就是现代医疗的会诊制度。传统(现代)医学部接诊的病人,如果需要在现代(传统)中医部进一步诊治,可以申请医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会诊,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其好处在于:1能有效地解决二者需要相互配合处理的临床事务;2现代中医能成为传统中医的备急手段,从而有效支援传统中医对「十八反」、「十九畏」之类学术禁区进行有益探索;3传统中医能有效克服现代中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不足;4有效地整合二者的功能,而不丢失各自的特色。
总之,中医院内涵架构上设置「传统中医部」和「现代中医部」,能很好地理顺中医继承和发展的矛盾关系,既可以使其独立自主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融合二者的特长产生出整合效应,从根本上摆脱中医院无「(纯)中医」的尴尬。目前公立医院改革已全面展开,是中医院内涵体系架构优化的最佳契机,只要发挥中医人的群体智慧,就一定能实现「传统中医」与「现代中医」在中医院里比翼齐飞。而在「传统中医」与「现代中医」的相互渗透下,中医院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相关参考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术界的一种文化思潮,从对现代主义的继承与反叛,对工业化文明和现代科技的反思,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和解构,转而注重非理性
要培养出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中医药专业人才,就必须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传承关系和传承方式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把前人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传承下来,在我国的教育事业
替代医学,在美国现代医学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补充替代医学的范围涵盖除西医以外的各种医学和疗法,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所规范的「传统医学」,补充替代医学正在美国医疗保健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
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传统派、现代派、汇通派等,其认识水平也大相迳庭。传统派认为中医要发展,就必须严格按照中医的基本理论,特别是辨证论治理论,在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医根基中求发展;现代派则要放弃这些
在中医脉学的现代发展中,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脉学进行研究,主要探索研究了脉图的描记,鉴别分析,定型以及脉图与切脉的关系。脉象与病证的关系等等。但是作为独特诊断方法的中医脉学是中医特色的具体表现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为指导,顺应高等中医教育规范化发展趋势,通过学术研究、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等环节,将现代院校教育优势与传统师承教育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医院中药房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传统中药业的脚跟,以满足现代人医疗保健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是新
「三部六病」学说,是已故伤寒大家刘绍武先生所创立的医学流派。该学说充分吸收自然辩证法和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在继承《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是继中医温病
新的中药概念应该是指基于我国传统医学理论或经验的,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及养生保健的物质。既包括中药、民族药、草药,甚至「洋中药」,也包括复方、单方、组分、有效成分半合成和合成品等。中药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明中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数千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对全民族的繁衍和健康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值得人们研究学习、继承发扬。但是,无可讳言,由于历史的局限,中医学也有诸多方面需要赶上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