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诊脉-缪希雍医案
Posted 案
篇首语: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诊脉-缪希雍医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诊脉-缪希雍医案
太学顾仲恭,遭乃正(正妻)之变,复患病在床,延一医者诊视,惊讶而出,语其所亲云:仲恭病已不起,只在旦晚就木,可速备后事。仲恭闻知,忧疑殊甚。举家惶惶,计无所出,来请余诊脉。按其左手三部平和,右手尺寸无恙,独关部杳然不见,谛视其形色,虽尪羸而神气安静。予询之:曾大怒乎?病者首肯云:生平不善怒,独日来有拂意事,恼怒异常。予曰:信哉!此怒则气并于肝,而脾土受邪之证也。《经》云,大怒则形气俱绝,而况一部之脉乎!甚不足怪,第脾家有积滞,目中微带黄色,恐成黄疸。两三日后,果遍体发黄,服茵陈利水平肝顺气药,数剂而瘳。按:诊脉贵在变通,病有万千 怎么能以寥寥数十种脉象盖全呢。案中第一个医生诊到右关脉杳然不见,就认为是脾胃脏气已绝 生化无源不能久存于人世,想必是医者死记了不少脉学条文 强拉硬拽才出了上面的笑话。仲淳不以脉型定生死,知常达变 四诊合参,作出了正确诊断。背书固然重要,临床必不可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来源】大医精诚中医在线
相关参考
一少年贵介,暑月出外,饮食失宜,兼以暑热,遂患滞下。途次无药,病偶自止。归家腹痛不已,遍尝诸医之药,药入口痛愈甚,亦不思食。仲淳视之曰:此湿热尔!其父曰:医亦以湿热治之而转剧。仲淳曰:投何药?曰:苍术
顾仲恭心肾不交,先因失意久郁及平日劳心,致心血耗散。去岁十月,晨起尚未离床,突左足五趾麻冷,倏已至膝,便不省人世,良久而苏,乍醒乍迷,一日夜十余次。医者咸云痰厥。仲淳云:纯是虚火。服丸药一剂,今春觉体
明代医家。字仲醇,号慕台,江苏常熟人,后迁居金坛。因家道中落,弱冠后弃儒习医,并以术济人,多有治验,名闻遐迩。丁元荐将其医术验案进行整理,着成《先醒斋笔记》,缪氏又亲为增广之,成《先醒斋广笔记》。另有
明代医家。字仲醇,号慕台,江苏常熟人,后迁居金坛。因家道中落,弱冠后弃儒习医,并以术济人,多有治验,名闻遐迩。丁元荐将其医术验案进行整理,着成《先醒斋笔记》,缪氏又亲为增广之,成《先醒斋广笔记》。另有
三吴古多良医,明清之世,松江李中梓、常熟缪希雍、吴江徐大椿、吴县叶桂、元和陆懋修,闻望着述,后先辉映,虽所诣有纯驳,可谓卓然能树立者矣。其后乃有无锡张聿青先生,先生讳乃修,父工医,先生少承家学,益孟晋
某(五一)食谷不运。胀呕恶。大便不爽。脉弦色黄。此胃阳式微。升降失司使然。法当温通阳气。(胃阳虚)吴萸(八分)半夏(三钱)荜茇(一钱)淡干姜(一钱)生姜汁(五分)广皮白(一钱半)陈(三八)诊脉右大而缓
明代医家。自号曲肱道人。其父丁雅知医。元荐于万历年间与名医缪希雍相交,常议论医药,互相切磋。曾取缪氏之医案及医药论说,刻成《先醒斋笔记》。嗣由缪氏校正并增订,改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行世。丁氏为之作序
明代医家。自号曲肱道人。其父丁雅知医。元荐于万历年间与名医缪希雍相交,常议论医药,互相切磋。曾取缪氏之医案及医药论说,刻成《先醒斋笔记》。嗣由缪氏校正并增订,改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行世。丁氏为之作序
综合性医书。简称《医学广笔记》。四卷。明·缪希雍撰。初名《先醒斋笔记》,乃丁元荐取缪氏所搜集临症所用诸方刊行于世。后经缪氏本人增订改用今名。前三卷介绍作者临床心得及其验案、效方,并能从中总结一些病症的
诊脉除调神用指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条件与原则,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需要切实遵守。因为,这些都是前人经验的结晶,是正确进行诊脉的保证。体位这主要是对患者就诊时的体位要求。患者一般正坐在医生的对面或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