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牵正散加味疗面瘫
Posted 白芷
篇首语: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牵正散加味疗面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牵正散加味疗面瘫
刘某,男,62岁,2014年4月6日初诊。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面部麻木发紧感,口角向右歪斜6天,某院诊为颜面神经麻痺,服维生素B1、甲钴胺胶囊及行针灸、理疗等效不显著。刻诊:前额皱纹消失,左侧面部不能皱额闭目,触之有凉感,鼻唇沟平坦,口角歪向右侧,流口水,不能鼓气,舌淡,苔白,脉弱。处方:白附子9克,僵蚕9克,全蝎9克,白芷12克,威灵仙9克,桂枝9克,黄芪15克,红花9克。10剂水煎服,第3煎用纱布蘸药液热敷患处,日数次。
二诊(2014年4月16日):左面部舒适觉有温热感,能闭目鼓气,流口水及口角歪向右侧等症显减。原方白芷减为9克,桂技减为6克,继进9剂,愈。两月后随访未发。
按:本例为肌表卫外不固,腠理空虚,风邪入侵,痺著于颜面肌肤而作,用牵正散加味治疗。
方中白附子、僵蚕祛风止痉;全蝎息风活络;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散寒;威灵仙性温通利,入十二经,祛风通经达络;桂枝发汗解肌,温经助阳,调和营卫;黄芪补气升阳,助卫固表;红花活血通络。诸药合用,令表寒散,营卫和,风祛络通痺解,故效。
相关参考
李某某,女,26岁,工人。既往胃痛病史10余年,两日前受寒后感胃脘不适,泛吐清水,不思饮食,来诊时面色白光白,神倦懒言,四肢不温,舌质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润,脉细微弦。导师单兆伟教授辨证为:脾胃虚弱,复
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大多数是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引起,故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学的「口眼㖞斜」、「吊线风」、「卒口僻」均属此范畴。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多数病例都有局部受寒、着凉
面瘫,即西医之周围型面神经麻痺。西医学认为,本病多是由于感染病毒所致,治疗上故多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及激素治疗;中医治疗面瘫有针灸、按摩、内服中药、局部外敷等治疗手段,优势明显且疗效卓著。本文就中
案1 毛囊炎靳某,男,53岁。项部、发际处起数个豆粒大红色毛囊丘疹,顶部有脓点附着,疼痛或痒痛3个月。其间经数种抗生素注射、内服,或外敷红霉素软膏、一擦灵等,丘疹消退,但过后仍反复,缠绵不愈
案例阎某,男,52岁。2010年4月9日初诊。患者因出差劳累后又吹空调,于1天前突发左侧面瘫,左耳疼痛、听力减退。诊见:左侧面瘫,左耳疼痛、蒙堵感,左耳听力减退,口舌干燥,咽干咽痛,口苦口干。伸舌居中
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方法较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发现,早期采取规范化综合治疗,效果远较单一疗法为好,后遗症的发生率也低得多。患者彭某,男,32岁。4天前因吹冷风后突然出现左侧口眼
中药:桂枝,白芍,当归,川芎,熟地,荆芥,防风,炒白术,菟丝子,砂仁,炙甘草,鲜生姜,大枣。6剂,日1剂,早晚2次分服。针刺治疗选穴:攒竹、四白、颧髎、颊车、地仓、迎香、翳风、印堂、足三里。宗《内经》
组成菊花10克,银花20克,红花10克,防风50克,薄荷10克,羌活10克,蔓荆子10克,党参30克,茯苓30克,夏枯草30克,甘草5克。功效祛风活络,消肿散寒,扶正解毒。主治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
验方1:鲜生姜1块,切开,用切面上下交替轻擦患侧(即口角歪向侧的对侧)牙龈,直至牙龈有烧灼感或温热感为止。每日2~3次,1~2周为1疗程。验方2:鲜鲤鱼1条,宰杀后放血,白糖20克,与鲤鱼血混匀,涂于
周围性面瘫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如口角歪斜、病侧鼻唇沟变浅等病症已愈或不显,但眼睑仍闭合不全,并时有溢泪,额纹消失,闭目试验、皱眉试验均为阳性,闭目试验时测量病眼的跟裂宽度均在3毫米以上者称谓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