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李振华活用温中方治疗关格

Posted 肠梗阻

篇首语: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李振华活用温中方治疗关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李振华活用温中方治疗关格

李振华教授是首批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脾胃学专家,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60余载,擅长应用脾胃学说治疗内科杂病,总结出通过药物性味归经以及药效应用与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相结合的用药大法。笔者有幸作为弟子跟随李振华学习工作,蒙受教诲,受益匪浅。李振华疏肝理气、温中健脾和胃法治疗关格(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定义与范畴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泛指自空肠起点至直肠之间任何一段肠管的肠内容物运行受阻。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这一类型属中医「关格」、「肠结」、「痞证」、「腹胀」等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形成原因有气滞、血瘀、寒凝、热结、湿阻、积食、虫结等,大小肠为传化之腑,司饮食传化,肠腑之气以降为顺,以通为用,暴饮暴食、饮食不节、气血瘀滞、热结寒凝、燥屎内结等致肠道传化障碍、清浊不分,积于肠道导致本病。急性者多为实热证,治宜通腑泻热,使脾胃大肠升降传导功能复常,气血津液代谢逐渐恢复。慢性者则常虚实夹杂,老年人多为虚中夹实,年轻人多为实中兼虚。不通则痛、腹胀为实证表现,但其本是中焦脾胃虚弱、脾运化的清气不升、胃肠中的浊气不降而引发本病。
分期与表现  急性者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不能排气和排便等症状,概括为「痛、吐、胀、闭」四大症,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否则可发生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单纯性肠梗阻的死亡率约在3%左右,而绞窄性肠梗阻则可达10%~20%。慢性者发病较缓,呈间歇性发作的腹部绞痛,伴有腹鸣、经常性腹胀,排气或排便后症状缓解,应用灌肠、泻药、消炎等方法能有一定效果,但难以完全缓解,一旦进食寒凉或油腻食物则寒湿痰食瘀塞、脾胃升降失调即复发,脾虚失运则腹满而痛、食不下,腑气不降则大便不通不排气,胃气上逆则呕吐。
辨证治疗  《医学入门》云:「关格死在旦夕,但治下焦可愈,大承气汤下之。」急性者用大承气汤通腑泻热,急下存阴,不但有促排作用,且有灭吐之效,可解除麻痺性肠梗阻。现代医学一般先采用胃肠减压、静脉输液补充水和电解质、适当给些解痉消炎药等方法治疗。慢性者用灌肠、泻药、消炎和运动是常用疗法,但可取一时之效难以根除,且经常应用泻药会损伤中焦脾气或脾阳,使病情逐渐加重,频繁发作。李振华应用疏肝理气、温中健脾和胃法,以温中方为基本方加减从根本上治疗本病效果良好。温中方组成为土炒白术10g,茯苓10g,陈皮6g,旱半夏10g,炒白芍6g,炒香附6g,砂仁8g,桂枝3g,乌药8g,西茴6g,沉香5g,炒枳壳6g,木香4g,北山楂5g,甘草2g。水煎服,每日1服。
典型病例  单某,男,49岁,初诊时间:2009年11月24日。主诉:间断腹痛、腹胀1年,加重8天。病史:2009年1月一次打篮球后又喝酒吃油腻食物突发腹痛、腹胀,在某医院住院诊断为肠梗阻,经灌肠、消炎、增加运动量等方法治疗,一周后病情缓解出院,此后分别于5月、7月、9月、10月先后4次因进食油腻食物复发,每次均住院消炎、灌肠、服用泻药缓解,但发作间隔时间越来越短、症状越来越重、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故求助于李振华治疗。
此次又因喝酒诱发,已经8天,腹痛腹胀、嗳气、大便不通,经消炎灌肠增加活动量等病情不见好转,刻诊:右腹部胀痛,腹痛固定在右上腹,深吸气或快走时加重,脐腹偏右可扪及肠型包块,轻度压痛,肠鸣音活跃。舌质淡暗、舌体稍胖大,脉沉缓。西医诊断:慢性不全性肠梗阻。中医诊断:关格。辨证:肝脾胃三脏失调,运化失常,腑气不通。治法:疏肝理气、温中健脾和胃。方药:温中方加减。温中方加重砂仁7g,另加川朴10g,丁香6g,郁金10g,柿蒂10g,佛手10g,桂枝5g。15服,水煎服,每日1服。
二诊:2009年12月5月,服上药后腹痛消失,腹胀较前明显减轻,食欲好转,大便已通但还不太规律,排便不爽,日行1~2次,神疲乏力、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方药有效,说明辨证无误,守上法稍作调整。方用:温中方加重砂仁6g,另加川朴10g,泽泻15g,炒薏苡仁30g,丁香6g,郁金10g,桂枝5g,21服,水煎服,每日1服。
三诊:2009年12月29日,服上药后腹痛腹胀未再发作,排便通畅1日1行,食欲可,乏力较前好转,仍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病情缓解,巩固治疗,加用温中健脾益气药物,方用温中方加党参15g,川朴10g,砂仁6g,桂枝6g
白芍10g,干姜10g,泽泻15g
炒薏苡仁25g。20服,水煎服,每日1服,巩固治疗而愈。
小结  肠梗阻是外科四大急腹症之一,发病急,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生理和功能上的改变,还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并发症多,复杂多变,诊治困难。急性者多采用手术治疗,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则用泻药灌肠解痉消炎,常不能根治。中医学认为大小肠功能是泄而不藏,腑气以通为用,以泄塞上逆为病,凡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寒邪凝滞、热邪郁闭、湿邪中阻、瘀血留滞、燥屎内结或蛔虫聚团等因素均可引起腑气不通,阴阳关格使肠管气血痞结、通降功能失常滞塞上逆而发病。肠道气血瘀结、肠腔梗阻不通则发为腹痛;肠腑闭阻、胃肠之气上逆则发为呕吐;气滞于中而致水谷精微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肠内积聚气体液体则发为腹胀;肠道不利传导失司、糟粕痞结致使肠道阻塞、大便矢气不通而发病。李振华根据这一病机特点运用的温中方具有疏肝理气、温中健脾活胃、补虚运脾降逆作用;祛邪而不伤正、病愈而不复发,为治本病之特有经验。方中加厚朴、佛手、丁香、郁金行气消胀除满;木香、砂仁流通气机;白术健脾助运,理气化湿,润肠通便;白术配焦三仙补中运脾降逆;木香、沉香运行气血;厚朴、枳实行气散结、削痞除满、加速积滞排泄;桂枝、白术、茯苓、薏苡仁温中健脾,诸药合用共同调理脏腑气机,使中焦脾升胃降及大小肠泄浊功能恢复正常,梗阻得以解除,彻底治愈本病。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李振华健脾除湿清热通络治痛风

河南中医学院李振华教授是首批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中医脾胃学专家,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60余载,擅长应用脾胃学说治疗内科杂病,总结出通过药物性味归经以及药效应用与脾

医学百科 李振华分型论治中风轻证(上)

 中风病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都很高,不仅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李振华根据历代医家不同见解,结合临床实践观察,积多年的临床研究认为,该病形成主要是内因

医学百科 李振华分型论治中风轻证(中)

风痰上逆症状:头昏头沉,突然口眼歪斜,舌体不正,语言不利,痰涎较多,手足重滞,半身不遂。舌体不正,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沉滑。治以豁痰利湿,熄风通络。处方:自拟祛湿通络汤:白术9克,茯苓15克,橘红、

医学百科 李振华分型论治中风轻证(下)

气虚血瘀症状:头昏,突然口眼歪斜,舌体不正,肢体麻木无力,倦怠乏力,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涩。治以益气活血,透窍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补阳还五汤方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方中重用黄

医学百科 疏肝理气治抑郁症

病因病机认识国医大师李振华对抑郁病的认识,是从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脏躁病的记载受到启发,如:「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经典已重点描述了郁证的主症,李振华根据临床所见到的一些患者心

医学百科 活用经方治疗皮肤病验案

小柴胡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梁某,女,70岁,2010年1月19日初诊。述其左颈部疱疹疼痛半年余。半年前左颈部起簇状水疱,痛如火燎,经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经用阿昔洛韦及内服清热解毒药,外用炉甘石

医学百科 经方活用解郁证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的心理应激事件日益增多,怒、恨、怨、脑、烦等不良心态不时地肆虐着人们的心灵,焦虑症,神经官能症等病症也日渐增多,中医认为此病多属郁证,活用经方辨证治疗有较大的优势。

医学百科 李东垣活用枳术丸

李东垣目睹时医治疗内伤饮食,或以「集香丸、巴豆大热药之类下之」,或用「大黄、牵牛二味大寒药投之」,大便通下而重伤元气,转为虚损,「暗里折人寿数」,提出治疗内伤饮食,当根据所伤之物,分经用药:「其所伤之

医学百科 薛伯寿活用四逆散

薛伯寿上世纪70年代师从中医大家蒲辅周,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通过统考进入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班,拜薛老为师,随师侍诊,对薛老灵活运用经方四逆散治疗临床各科疾病深有感悟

医学百科 准确辨方证 活用经方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法则和经方,因其法度谨严、方药精当、疗效肯定而被历代医家公认为中医学的精华和典范。辨方证就是辨六经之证,从而准确选用某方的指征和证据。活用经方的首要条件就是会辨方证,临床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