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中医手法治尾骨骨折

Posted 骨折

篇首语:我用前半生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也许后半生该学习如何做个小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中医手法治尾骨骨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中医手法治尾骨骨折

尾骨骨折在骨伤科门诊比较常见,多为直接暴力损伤造成,如下楼梯滑跌摔在台阶上、走路滑到跌在凹凸不平坚硬地面等,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剧烈,不敢坐椅子,不能平卧,X线片显示尾骨骨折下端可向前移位成角。诊断并不困难。
尾椎是脊柱的最末端椎骨。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描述:「尾骶骨,及尻骨也,其形上宽下窄,上承腰脊诸骨,两旁各有四孔,名曰八髎,其末节名曰尾闾,一名骶端,一名橛骨,一名穷骨,俗名尾椿。」由于骶尾部位附近有长强穴,是督脉的络穴,骨折往往可损伤经脉,严重者可形成顽固性尾骨痛。
尾骨骨折移位成角明显者,及采用传统中医手法复位,矫正畸形,减轻疼痛,利于排便,促进骨折愈合。复位方法:对向前移位者,可经肛门内外手法复位,患者侧卧,屈髋屈膝,医者一手戴手套后,食指蘸石蜡油,伸入肛内,扳住向前移位的尾骨下端,拇指在外按住骶骨下端,两指同时用力扳按,即可复位。复位后,侧卧硬板床休息3~4周,有利骨折维持位置。复位后还可予中药治疗,早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复元活血汤,外敷消肿膏。中期宜活血合营、接骨续筋,用复元通气散合四物汤,或跌打养营汤加减。久伤不愈者,宜补气血,或补肝肾,兼疏通经络。
此病一经诊断,及时复位治疗,疗效满意。一般来讲,即使遗留轻度成角畸形并不影响坐卧及排便功能。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中医手法治儿童尺桡骨骨折

尺桡骨骨折为儿童常见骨折,于中1/3或下1/3处多发,由于前臂肌肉较多,有伸肌群、屈肌群、旋前肌和旋后肌等,骨折后可出现重叠、旋转成角及侧方移位,故整复较困难。直接暴力如打击、碰撞或间接暴力如跌倒摔伤

医学百科 中医手法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最常见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70%,常见于3~10岁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屈曲型,临床上绝大多数为伸直型,约占95%~98%。骨折后,肘部肿胀、疼痛、畸

医学百科 中医手法治儿童桡骨颈骨折

桡骨颈骨折大多发生在骨骺尚未闭合的儿童,亦属桡骨头骨骺分离,约占儿童肘部骨折的5%~8.5%,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若治疗不当或失败,易出现并发症,可能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影响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因

医学百科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又称为锁子骨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折,多为跌倒摔伤所致。因锁骨形状呈横S形,位置表浅,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均较明显,肩关节活动受限,较易摸到移位的骨折端,故诊断不难。临床上可见幼儿多为

医学百科 针刺配合贴敷治尾骨疼

尾骨疼之病因以意外挫伤和不当的坐姿压迫尾骨周围软组织,形成慢性损伤二者最为常见。在尾骶联合处有固定的压痛点,坐硬板凳、咳嗽、排大便时症状加重,其病程一般较长。笔者采用针刺八髎穴配合中药贴敷压痛点,取得

医学百科 发展手法诊疗势在必行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原因,人们缺少对于中医正骨手法的了解,更不知手法诊疗的绝妙之处。其实,很多骨折是可以用手法解决、避免手术的。作为一个骨科医生,我深感,发展手法诊疗势在必行。  何谓手法诊疗手

医学百科 儿童孟氏骨折正骨后固定位置有讲究

院孟氏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为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前脱位,在小儿前臂骨折中常见。小儿孟氏骨折如不注意复位后的固定位置极易造成桡骨头再次脱位。临床上该骨折一般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手

医学百科 中医综合疗法治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

胸腰椎压缩骨折亦称「背脊骨折」、「背脊骨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屈曲型损伤多见,多发生于T11~L1。单纯压缩骨折伤后即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查体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症状。X线片示椎体呈楔形

尾闾骨伤怎么用?《中医词典》t~w 尾闾骨伤

病名。尾骨骨折伤。见《伤科补要》卷二。尾闾骨即尾骨,又名橛骨、骶端、穷骨,俗名尾桩骨。多因跌打压撞时尾骨部直接外力撞击所伤。证见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活动可闻骨声,步履、坐卧、翻身均受限。治宜手法复

医学百科 中医手法治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称为「肩胛骨出」,分前脱位、后脱位,以前脱位多见。初次脱位后,治疗不当可导致习惯性脱位。多为跌倒后致伤,伤后肩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