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理中丸方中的甘草
Posted 甘草
篇首语:和谐、和谐,我会学习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理中丸方中的甘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理中丸方中的甘草
读《临证指南医案》,见叶天士使用理中丸加减方,每每不用甘草。《临证指南医案·湿》:「张四五,阳伤痿弱,有湿麻痺,痔血。生白术、附子、干姜、茯苓。」
吴鞠通据此案制定出术附姜苓汤。《温病条辨·下焦篇》四十五条:「湿久伤阳,痿弱不振,肢体麻痺,痔疮下血,术附姜苓汤主之。」「术附姜苓汤方(辛温苦淡法):生白术五钱,附子三钱,干姜三钱,茯苓五钱。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理中汤,吴鞠通称为「甘热微苦法」,《温病条辨·中焦篇》中对其方解:「人参、甘草,胃之守药;白术、甘草,脾之守药。干姜能通能守,上下两泄者,故脾胃两守之。且守中有通,通中有守,以守药作通用,以通药作守用。」
术附姜苓汤是在理中汤的基础上,去守药之人参、甘草,加通药之附子、茯苓而成,由温补虚寒变为温化寒湿。
2010年6月笔者在北京参加「全国经方论坛会议」,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在演讲时提到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大承气汤既泻热又通便,要想提高大承气汤的泻热效果,是加芒硝的量?加大黄的量?还是在大承气汤里加一味甘草?」当时听到这一问题,觉得新颖,以前从来没想过,一时也想不出答案,但明白,这是一个临床问题,是临床上必须面对的问题。郝教授接下来说:「当我讲到这儿,肯定很多大夫都明白了,加一味甘草就能提高大承气汤的泻热效果。确实如此!这不是我想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有一本书叫《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也叫《宣明论方》,书中有三一承气汤,就是大承气汤加甘草,并以生姜为引,用于泻火解毒。」(见《全国经方论坛现场实录》)
通常认为,甘草「热药用之缓其热,寒药用之缓其寒」。而此处是「泻药用之增其寒」,为什么?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指出:「或问:附子理中、调胃承气皆用甘草者,如何是调和之意?答曰: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粽上也;调胃承气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药用之非和也,皆缓也。」承气方中缓其速下可提高泻热效果,那么理中方中缓其上即可提高温补效果。由此推论,理中汤方,当取用其温补之功时,甘草是不可以轻易减去的。
反观叶天士用理中丸加减方,多去甘草是基于治疗寒湿,主要取其温化寒湿。术附姜苓汤与理中汤的区别也基于此理。
相关参考
理中丸主治中焦虚寒证。中焦虚寒证的舌苔当不腻、不燥。倘在中焦虚寒的基础上,舌苔偏腻而挟有湿邪者,可以苍术易方中白术,组方即为人参、干姜、苍术、炙甘草。如舌苔腻、中焦寒湿较甚而正虚不显者,或治疗当先祛寒
小建中汤与理中丸同治中焦虚寒,都用到了辛甘化阳法。但小建中汤中尚有酸甘化阴法,适用于中焦阳虚伴有阴虚者。多数伤寒学者将小建中汤看作温养中气之方,而冯世伦教授在临证中反复体会到,小建中汤方中所用桂枝、生
理中丸,又名人参丸,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著名的方剂,原书中5处涉及此方。理中丸益气药有人参、白术、甘草,温阳药有干姜,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以益气为主,温阳散寒为次。理中丸既是主治脾胃虚寒证的基础方,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的29、30条,主治误汗后伤及阴血而出现的脚挛急不伸之证,药物组成为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方中白芍酸苦入厥阴,敛阴和营,《本经》谓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痺,破坚积寒热,
《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桂枝人参汤方:桂枝(别切)四两,甘草(炙)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上五味,以
清代,张睿曾作《药引论》专篇,指出「古人用汤,必须置引」。可见药引在临床之常用,《串雅内编》指出:「外感葱白汤下,内伤米汤下,痰病姜汤下,火病白水下,余可类推」,有者甚至一方数引,随证应用,其在处方中
扁平疣,中医学称之为「扁瘊」,多由肝郁化火上炎或风热郁表所致。本例患者,舌苔白腻,脉弦滑,属肝郁化火挟风湿郁于肌表,气血凝滞,结聚成形。治宜散风湿,疏肝郁,消结块之法。所用麻杏薏甘汤加味方中:麻黄既开
关于附子理中丸中附子的用量,原方为诸药各等量。倘改丸为汤,医生在实际临床应用时,多不用等量。其中附子的用量,有用大量以「两」计者,有用小量以「分」计者。尽管方药的用量总宜因证而施,但临床指导理念不同,
《伤寒论》中有2条关于理中丸的方证,《金匮要略》中有1条关于人参汤的方证。理中丸方证后注解说,理中丸「丸」的应用「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由此可见,
组成党参5g,法半夏10g,生姜3片,蒲公英10g,甘草6g,黄连3g,红枣2枚。功能益气健脾,降逆和胃,调理气机。主治脾胃虚弱,升降失常,寒热互结于中焦的小儿胃脘痛。用法每日1剂,饭前服用。方解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