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活用经方治疗皮肤病验案
Posted 皮肤病
篇首语: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活用经方治疗皮肤病验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活用经方治疗皮肤病验案
小柴胡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梁某,女,70岁,2010年1月19日初诊。述其左颈部疱疹疼痛半年余。半年前左颈部起簇状水疱,痛如火燎,经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经用阿昔洛韦及内服清热解毒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软膏等治疗后,疱疹消失,但遗留疼痛,虽经省会几家大医院治疗,疼痛仍不能缓解。现左颈部上至耳前,下达锁骨处阵发性疼痛如针刺、锥扎,夜不能寐,痛苦殊深。局部皮色紫暗,干燥,舌质红、无苔,脉沉细。证属肝郁化火,气滞血瘀,阴液亏损,不荣则痛。药用:柴胡24g,黄芩9g,北沙参9g,法半夏9g,甘草9g,赤白芍各30g,炒枣仁、生龙骨、夜交籐各30g,全虫、壁虎各6g,砂仁10g,5剂。日1剂。水煎2次取汁600ml,早、中、晚饭后各服200ml。1月25日复诊:药后疼痛大减,夜能安睡6个小时。守上方去生龙骨、夜交籐,加当归15g,煎服法如前。至2月8日共服药15剂,疼痛基本消失,偶尔夜间疼痛1~2次,但很轻微。为巩固疗效,守上方去全虫、壁虎,北沙参加至20g,嘱服5剂。3月16日随访,药后疼痛消失而告愈。
按: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缠腰火丹」等,多发于胁肋部位,由肝胆郁热、湿热、气滞血瘀而成。本例发于颈侧部位乃少阳经络所过,内有肝胆郁热,外受风热之邪,阻于少阳,致枢机不利,郁热发于肌表而成疱疹,肝胆气机受阻,瘀血凝滞,故痛如针刺;热久伤阴,经脉失濡,不荣则痛。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达枢机,紧扣本病肝胆火郁,枢机不利之病机;又因患者病久而阴伤,故配以芍药甘草汤益阴和血,柔肝缓急止痛;久病入络,加入全虫、壁虎,通络止痛。全方合用,使郁热得清,阴亏得补,经络通,疼痛止而顽疾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脱敏煎治疗慢性荨麻疹
崔某,男,46岁,2009年8月6日初诊。述其全身起扁平疙瘩,时起时消,反复发作,3年余,经用盐酸西替利秦、扑尔敏等只能暂时缓解,移时则发。1周前因淋雨后,全身皮疹又起,经注射地塞米松针、葡萄酸钙等,皮疹减少,瘙痒减轻,但停药后又大片续起,无奈求治于中医。刻诊:全身散在扁平疙瘩,色红、灼热,瘙痒难忍,越抓越痒,心烦急躁,舌质尖红、苔白腻、根部厚,脉沉滑。诊为瘾疹,证属湿热内郁,外发肌表。治宜宣发肺卫,清利湿热以治本,祛风止痒以治标。拟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脱敏煎加味,处方:麻黄10g,杏仁10g,连翘15g,赤小豆30g,桑白皮15g,五味子10g,乌梅30g,黄芩、苍术各12g,防风10g,全虫6g,白蒺藜15g,丹皮10g,5剂。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ml,早晚温服。8月11日复诊:药后皮疹、瘙痒基本消失,偶尔有个别皮疹发生,但瘙痒轻微,很快消失,守方去五味子、白蒺藜,麻黄减为6g,加白术15g、砂仁10g,以健脾祛湿,5剂,煎服法同前。8月18日三诊:药后未见新疹出现而告愈,为巩固疗效,上方去乌梅、苍术,加薏苡仁30g,10服,隔日1服。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伤寒论》治疗瘀热在里身发黄的方剂,脱敏煎为祝谌予老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验方,二方合用与慢性荨麻疹病机符合,再加全虫搜剔祛风,故疗效显著。
相关参考
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的心理应激事件日益增多,怒、恨、怨、脑、烦等不良心态不时地肆虐着人们的心灵,焦虑症,神经官能症等病症也日渐增多,中医认为此病多属郁证,活用经方辨证治疗有较大的优势。
用经方,首先要学会用原方。经方是前人数千年的经验,其配伍经千锤百炼,已炉火纯青。用原方,是走捷径,也是对前人经验的尊敬。 很多经方家擅用原方读经方家医案,发现许多医家擅用原方。如曹颖甫先生治疗伤寒中
历代医家中,不乏善用经方者。若论活用经方,真正做到「圆机活法」者,清代医家叶天士当为其中之一。当代医家程门雪曾有一句中肯的评语:「天士为善用经方之法者,历来诸家之用经方,当以此翁为最善于化裁。」在叶天
「咽中干、烦躁,明明是阴虚生热,为何用甘草干姜汤治疗?」「治疗又用桂枝汤、又用甘草干姜汤、又用承气汤、又用四逆汤,这条到底是什么证?」不少医者常对《伤寒论》第29条提出质疑。《伤寒论》六经不同于《内经
案1患者廖某某,男,52岁。因脑出血左侧肢体瘫痪3个月,住院治疗好转后回家休养。在此期间瘫痪肢体拘急,难以屈伸,有酸、麻、胀感。近来因感冒,曾服发汗中药,无效。刻下症见;小便困难,大汗不止,脉浮虚。予
最近,经常遇到一些病人拿着在社区卫生机构开出的中医处方来捡药,大多数的中药味数都在25味左右。毫无疑问是「标准的大包围处方」,有的处方完全违背中医的「组方原则」,寒热不分、补泻不称、攻补过度、用量超大
「伤寒脉浮、自汗出微恶寒」,为桂枝汤证,但见「小便数」,知为合并里饮证;又见「心烦……脚挛急」,为津液伤而里热显,故所述为外邪里饮津虚生热证,六经辨证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不是单纯的桂枝汤方证,用桂枝
薛伯寿上世纪70年代师从中医大家蒲辅周,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通过统考进入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训班,拜薛老为师,随师侍诊,对薛老灵活运用经方四逆散治疗临床各科疾病深有感悟
——冯世纶临证实录笔者临证喜用经方,但总感不悟经方真谛。因拜入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门下,日日侍诊于侧。老师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诊治处方,井然有序。近治一4岁男孩,反复高烧4年,使用经方4剂而愈,经方的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