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小儿暑天水泻及由泻变痢由疟转痢之治法
Posted 甘草
篇首语: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小儿暑天水泻及由泻变痢由疟转痢之治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小儿暑天水泻及由泻变痢由疟转痢之治法
小儿少阳之体,不堪暑热,恒喜食凉饮冷以解暑,饮食失宜,遂多泄泻,泻多亡阴,益至燥渴多饮,而阴分虚损者,其小溲恒不利,所饮之水亦遂尽归大肠,因之泄泻愈甚,此小儿暑天水泻难治也。而所拟之方,若能与证吻合,则治之亦非难事。方用生怀山药一两,滑石八钱,生杭芍六钱,甘草三钱,煎汤一大盅,分三次温饮下。一剂病减,再剂全愈矣。
方中之意:山药滋真阴,兼固其气;滑石泻暑热,兼利其水;甘草能和胃,兼能缓大便;芍药能调肝,又善利小便;肝胃调和其泄泻尤易愈也。此方即拙拟滋阴清燥汤。原治寒温之证,深入阳明之府,上焦燥热,下焦滑泻。而小儿暑天水泻,其上焦亦必燥热,是以宜之。至于由泻变痢,最宜用天水散;方中滑石,甘草同用,固河间之天水散也。又可治以芍药甘草汤;方中芍药、甘草同用,即仲景之芍药甘草汤也。且由泻变痢,由疟转痢者,其真阴必然亏损,气化必不固摄,而又重用生山药为之滋阴固气化,是以无论由泻变痢,由疟转痢者皆宜。若服此药间有不效者,可加白头翁三钱,因白头翁原为治热痢之要药也。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相关参考
刘松亭清江浦知名之士也,年将七旬,夏患暑疟,寒轻热重,医者朱某亦清江之翘楚,清扛风气爱用大黄,不论风寒时邪,见热不退即行加用。朱某未免稍染习气,见刘公热重,即加大黄两剂,后遂变为痢,红多白少,里急后重
小儿之耳聋口哑,乃连带相关之证也。盖小儿必习闻大人之言,而后能言;故小儿当未能言时或甫能言时,骤然耳聋不闻,必至哑不能言。是以治此证者,当专治其耳聋。然耳聋之证有可治者,有不可治者。其不可治者,耳膜破
一、厌食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临床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内金6克,砂仁3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3~5剂常可获效。二、腹泻小儿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敛止痢之功能。对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小儿乳食停滞等,均有疗效;乌梅性味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消乳食、敛肺、涩肠、止
小儿高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在小儿高热的治疗中,清热解毒,透邪化滞是祛除邪热的主要治法。可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小儿发热运用常规的清热解毒透邪之法不仅无效,甚至反而加重,且还会出现自汗、肢冷
初诊:诉发热3个月,午后始作,入夜益甚,天明时汗出热退。伴口渴,食少、时呕逆,形瘦,面白。舌淡,苔薄白,指纹淡。辨证:阴虚夏季热。治法:滋阴清热养胃,以清骨散合益胃汤加减。处方:银柴胡10克,炒鳖甲1
茄子是夏秋季上市的大宗蔬菜,尤其适用于暑天食用。茄子食法众多,凉拌、焖蒸、烧炒、干制、盐渍均可。其肉质细嫩柔软。茄子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P(芦丁
痢疾有急性热痢及休息久痢之分。临证效方甚多。而独以黄连与乌梅治痢,其源久远。如《本经》载黄连主「腹痛肠*下痢」,《别录》载乌梅「止下痢」皆独用也。梁陶宏景之《补缺肘后方》治伤寒下痢,不能饮食,乃将黄连
苦瓜不仅是人们喜欢的蔬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它的食疗价值多数人都已了解,但其外敷的药用价值却知之不多,其实苦瓜外敷也可以治疗多种疾病。1、痱子瘙痒:嫩苦瓜适量切碎,揉搓患处,每日3次。2、暑天疖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临床多用于热毒痢疾。《本经逢原》称其治疗「热毒入血分」诸疾,与《本草汇言》谓其「凉血,消瘀,解湿毒」不谋而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除有抗阿米巴原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