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乌头附子无蜜不热论
Posted 子
篇首语:人人都曾经错过,真正属于你的,永远不会错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乌头附子无蜜不热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乌头附子无蜜不热论
中医界有句经验之语,谓「附子无姜不热」,此诚真谛也。考仲景之书,乌头、附子与姜同用之方不少,代表方如四逆汤、理中汤,这些方剂对于寒痛证有显效。笔者叔父详查仲景之方及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乌头、附子无蜜不热」,吾有幸执笔,详以论述,以陈此论与诸医。《金匮要略》中乌头、附子与蜜同用的方剂共有六方,其中「乌头汤、乌头煎、乌头桂枝汤」为乌头与蜜同煎,「乌梅丸、九痛丸、乌头赤石脂丸」则是以乌头、附子与干姜和蜜同用为丸,此六方均可用于寒痛之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乌头汤」煎法云:「川乌五枚,口父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乌头煎、乌头桂枝汤煎法大致相同,而「乌梅丸、九痛丸、乌头赤石脂丸」则是以乌头、附子与干姜和蜜同用为丸。仲景用药绝无虚妄,故笔者叔父认为「乌头、附子无蜜不热」。
临床运用乌头、附子治疗寒性痛证实属不少,而且大剂量运用乌头、附子亦常见到,有些医家甚至以大剂量运用乌头、附子为自己用药特色。临床中诸多寒痛证并非仅用大剂量乌头、附子就能一蹴而就,笔者叔父曾将附子用至60~100克,但临床收效甚微,有时即使是大剂量附子和干姜同用,疗效也不理想。叔父百般思索及详查仲景用药,发现仲景治疗寒痛证往往将乌头、附子与蜜同煎,以后临床用药中叔父注重乌头、附子与蜜同用,且认为乌头、附子用至15克左右时其效甚猛,不由赞仲景用药之精妙!
有病案为证,案一,一男子,25岁,双膝关节冷痛,初用乌头医治无效,后改用乌头与蜜同煎,一剂痛减,冷消大半矣。
案二,一媪,58岁,体瘦面黄,颧高腮枯,眼深眉高,舌淡苔白厚,两边及舌根尤甚,咽红肿痛,头晕目眩,消化不良,动辄呕泄,最苦全身冰冷,夏月著厚衣仍感冷恶风,以背腿为甚,因于坐月子中其触冷水,更年期加重,胆囊切除,诊后,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有效,但天变即复发,一年余病不除根,后用川乌加蜜,三剂而顿感浑身温和,前所未有。
乌头、附子治疗寒痛证自不赘言,然为何乌头、附子与蜜同用则有奇效,《神农本草经》云蜜「益气补中,止痛,解毒······」,《本草纲目》则说「熟则性温,故能补中」,历代医家都认为乌头、附子与蜜同煎是解附子之毒,殊不知乌头、附子得蜜则热效更甚,且蜜亦可止痛;蜜得乌头、附子补中更佳,乌头、附子与蜜同煎温阳止痛之功倍增,真可谓相得益彰。故而笔者叔父提出「乌头、附子无蜜不热」,其理奥妙无穷矣!
相关参考
附子辛甘咸热毒,虚寒风湿行经速,咳逆厥冷腹心疼,霍乱呕痢筋蜷缩。附子、乌头、乌喙、天雄、侧子,五物同出异名。似乌鸟头者为乌头,俗名川乌;两歧相合如乌之嘴者为乌喙;细长至三四寸者为天雄;附根而生者为附子
新疆是高寒地区,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较多且顽固难治。观诸医用西药疗之,不良反应多,患者多难坚持。笔者临床辨证体会,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之「痺证」,且以寒邪偏重为主。根据「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的原则,而选
附子∶味辛,性大热。为补助元阳之主药,其力能升能降,能内达能外散,凡凝寒锢冷之结于脏腑、着于筋骨、痹于经络血脉者,皆能开之,通之。而温通之中,又大具收敛之力,故治汗多亡阳(汗多有亡阳亡阴之殊,亡阳者身
附子∶味辛,性大热。为补助元阳之主药,其力能升能降,能内达能外散,凡凝寒锢冷之结于脏腑、着于筋骨、痹于经络血脉者,皆能开之,通之。而温通之中,又大具收敛之力,故治汗多亡阳(汗多有亡阳亡阴之殊,亡阳者身
[b]制同附子。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别有草乌、白附,故以黑附、川乌别之。[/b]辛,甘,大温,有毒。除诸风风痹风邪,半身不遂之风,
关于附子理中丸中附子的用量,原方为诸药各等量。倘改丸为汤,医生在实际临床应用时,多不用等量。其中附子的用量,有用大量以「两」计者,有用小量以「分」计者。尽管方药的用量总宜因证而施,但临床指导理念不同,
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方中麻黄发表散寒,附子强心肾之阳气助麻黄之发散,细辛搜剔、温散深入十二经之寒邪。本方
临证之初,喜读近代医家张锡纯之《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有专篇「用小青龙汤治疗外感痰喘之经过及变通用法」。文中写道:「小青龙汤为治外感痰喘之神方」,又写道:「平均小青龙汤之药性,当以热论,而外感痰喘
当下有不少临床医生逢病必用附子,蔚然成风,遣方用附子量经常50~100克,甚至多达200、300克,用量之重着实令人咋舌。如此用药纵使清人郑钦安再世也自叹不如。这样用药不但有违中医整体辨证论治的原则,
温病系感受温热之邪为病,故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素问·热论》作了举例说明:「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是说夏至之前发生的外感热病称温病,夏至之后发生的外感热病为暑病,这种以季节气候为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