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阳遏证与通阳法

Posted 阳气

篇首语: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阳遏证与通阳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阳遏证与通阳法

通阳法是中医学颇具特色的一种治疗方法,但由于很多医者对其适应证认识不清,因而常常出现用之不当或被忽略的现象。通阳法适应证及成因通阳法的适应证为阳遏(即阳气阻遏)。阳气是机体的一种营养物质,呈现一种流动状态,弥漫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
它的运动能激发体内的气化过程,推动和调整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承担著源动力的角色。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当机体发生病理变化时,阳气的运动状态即有可能被打破,表现为郁滞、阻遏,即阳气不通。
临证发现,造成阳遏的原因主要是一类属于阴的邪气,如寒、痰、饮、湿、水等,由于其具有凝结、黏滞、留踞的特点,因而易于阻碍阳气的流动,一如阴霾笼罩,阳光难以敷布、普洒。在患者则具体表现为寒凝遏阳、寒湿遏阳、痰浊遏阳、饮停遏阳、湿阻遏阳等。
阳遏的病变特点
清代医家叶天士认为:「阳气窒闭,浊阴凝痞。」丁甘仁也言:「阳气不到之处,即浊阴凝聚之所。」均指出了阳气阻遏的结果。其实,浊阴之于阳遏有着双重角色,即既是阳遏之果,也是阳遏之因。
阴盛则遏阳。一旦运行受碍,阳气即不能布散,其温煦、推动、气化作用难以正常发挥,进而表现出相应的病理变化。
失于温煦的突出表现为怕冷。怕冷有恶寒、畏寒之分,一般认为,恶寒为表证之象,即所谓「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每因寒遏卫阳。畏寒为阳虚之征,常因阳热无力。
两者的鉴别要点是:冷在局部者多为阳遏,在全身者为多阳虚;冷在病时者多为阳遏,在平时者多为阳虚。
失于推动则表现为凝滞不通,气机不畅,可见痺、痞、满、痛等征象。如阳气痺阻于胸,则可见胸闷、胸痛;阳气痺阻脘腹,则可见纳化无力,脘腹胀满,午后尤甚等;阳气痺阻于头,则可见头目不清,眩晕昏蒙;阳气痺阻于四肢,则可见冷重、或冷痛。
失于气化则由于温化受碍,往往导致津液的生成、流动与水液的代谢异常,变生出湿、痰、饮、水等病理产物,而这些病理产物又可进一步加重阳气的阻遏。
由上述可知,阳遏属一类实证,是「邪气盛」导致的结果。阳遏的病变特点主要表现为失煦之「冷」与失运之「滞」,临床尤其要把「冷」在局部与病时作为阳遏的辨证要点,并要注意患者常伴有湿、痰、饮、水等相关征象。
通阳法运用要点及常见证治
顾名思义,通阳即为通达阳气。叶天士指出:「欲去浊阴,急急通阳。」如何通阳?叶氏又言「通阳必用辛热」,即须在温阳基础上才能通阳。具体运用则应按治病求本之旨,弄清阳遏之因,通过散寒、祛痰、化饮、利水、化湿等,解除困遏则自可使阳气通达。
若阳遏因于寒凝,法当温散而通之,用药多择桂枝、薤白、细辛、白酒等。阳遏因于痰浊壅塞,法当化痰而通之,用药多择栝蒌、薤白、半夏、白豆蔻等。阳遏因于饮停,当温化而通之,用药多择茯苓、白术、桂枝、半夏等;当阳遏因于湿阻时,法当化利而通之,用药多择砂仁、白豆蔻、厚朴、草果、陈皮及茯苓、泽泻、薏仁、通草等。其常见证治如下:
胸痺
表体胸阳不足,阴寒易于乘袭,因寒凝气滞而痺阻胸阳。临证可见心痛如绞,痛彻肩背,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发病或加重,心悸,胸闷气短,甚则喘不能卧,伴形寒,甚则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舌苔白,脉沉细。
此正如《类证治裁》所言:「胸痺,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成痺结也……由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其升降……」
治疗当辛温通阳,开痺散结。可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制附子、丹参、檀香等。若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无力;或过食肥甘,脾荷过重,运化不及,二者均可停湿聚痰。
痰浊盘踞,胸阳失展,亦可发为胸痺。临证可见胸闷重而痛微,痰多气短,遇阴雨天发作或加重,伴见肢体沉重,形体肥胖,苔浊腻或白滑,脉滑。治当通阳泄浊,豁痰开结。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干姜、陈皮等。
水肿
久居湿地,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均可困遏脾阳,致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发为水肿。
临证可见全身水肿,下肢或腹部较显,伴见头身困重,胸闷泛恶,口淡黏腻,脉沉缓。治当温化寒湿,通阳利水,可选用胃苓汤。
痰饮
过食生冷肥甘,或药过寒凉,或久病伤及中气,致使脾阳虚衰,运化无力,水停为饮。饮留胃肠者,名曰痰饮,临证可见胃脘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呕吐清水痰涎,或水入即吐,口渴而不欲饮,伴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大便或溏,畏寒肢冷,形体渐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治当温中健脾,通阳化饮,可选用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饮留胸肺者,名曰支饮,临证可见「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咯痰清稀色白,或「背寒冷如掌大」,或见头面四肢浮肿,治当温肺化饮,通阳降逆,可选用小青龙汤合苓桂术甘汤。
太阳病
太阳病每由外感风寒所致。感邪初期,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全身疼痛、脉浮紧等,此即经病中的太阳伤寒,由寒遏卫阳,正邪交争而致。治当辛温解表,方选麻黄汤。其中麻黄的辛温发汗即是温通阳气、开张腠理、驱邪外出的过程。
若太阳病表邪未解,可内传太阳之腑,阳气为寒所遏,以致膀胱气化不利,即发为《伤寒论》所言之太阳经腑同病的蓄水证。临证可见小便不利,头痛,微发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苔白腻,脉浮。治当通阳解表,化气行水,方用五苓散。其中桂枝既能外解太阳之表,又能内助膀胱通阳化气行水。
湿温病
湿温病是感受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湿热并盛之时。临证初起恶寒少汗,身热不扬,脉缓,继则热势渐升,缠绵难解,伴脘痞、肢倦、呕恶等。由于湿遏热伏,阳气不通,故致「湿盛则阳微」。
对此,叶天士提出了「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治疗思路,湿祛则热孤,其病自易除。
除此之外,阳遏的病变还存在于许多病证中,如中风偏瘫之肢冷肌萎,脱疽之趾指冷疼麻木,哮喘之胸中窒闷、遇寒即发,厥证之四肢逆冷等等,其实都是阳气不通的表现,治疗时均应考虑温中有通,畅达阳气。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肺气虚证与心气虚证鉴别

定义肺气虚证:由肺气虚乏,肺功能活动减退,宗气不足,肺卫气虚,卫表不固所致的咳喘无力,少气,咳痰稀白,自汗畏风等症状。心气虚证:由心气不足,心功能活动减退,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所表现的心悸怔忡,气短,自汗

医学百科 肝气郁结证与脾气郁滞证鉴别

定义肝气郁结证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职,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窜痛,妇女月经不调等症状。脾气郁滞证凡由饮食停积,或寒湿、湿热之邪,壅遏中脘,以及情志不畅,肝郁犯脾,导致脾土壅

医学百科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的基础研究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证侯研究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核心地位。血瘀证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较为活跃的领域。近50年来,血瘀证基础研究的内容涉及到血流动力学、微循环、血小板功能、

医学百科 针刺治痛证与穴位无关吗

  穴位效应规律未明确较之古代针灸,当代针灸临床变化最大的是刺法——从直刺到透刺、从浅刺到深刺的改变带来了穴位概念潜移默化的变化:今天的一个穴可以包含古代多个穴。例如足阳明经「下关」穴,在传统针灸学中

医学百科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鉴别

肝血虚证由于失血过多或久病、热病耗伤肝血,使肝脏血液亏虚,肝失所藏,筋、目、爪甲、肌肤失于肝血濡养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面色无华,两目干涩,爪甲不荣,肌肤麻木等症状。肝阴虚证多在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

医学百科 食滞胃脘证与胃寒证鉴别

定义食滞胃脘证饮食不化,停积胃脘,阻滞气机,胃之腐熟无权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胃脘胀痛,呕吐,或泻下酸腐食物等症状。胃寒证寒邪侵袭人体,阻遏胃腑阳气,或阳气虚弱,阴寒内生,胃络失于温养所表现的证候。临

医学百科 胃阴虚证与胃热证鉴别

定义胃阴虚证:胃中阴液不足,虚热内生,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和阴虚证候。胃热证:胃中实火内炽,胃气失和,气血壅滞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胃脘灼痛,口渴,便秘和里热炽盛的证候。病

医学百科 水气凌心证与心阳虚证鉴别

  定义水气凌心证:凡因脾肺气虚,饮停不化,阻遏心阳,或脾肾阳虚,水停下焦,而致水气上逆凌心所引起的心悸,咳喘,神疲乏力,全身或局部水肿等症状,称为水气凌心证。心阳虚证:心脏阳气不足,鼓动血脉、温养心

医学百科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陈可冀院士为代表的学术团队,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对「血瘀证与活血化瘀」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创新成果,造福了众多心脑血管病患者,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中医药学术研究领域之一。5月13日,陈可

医学百科 阴虚动风证与血虚生风证鉴别

阴虚动风证因汗、吐、下伤阴太过或温热病后期,肝血肾精不足,筋膜失养,则手足蠕动以及虚热内生所导致的证候。血虚生风证因失血过多或病久正虚,化源不足,使筋脉、爪甲、肌肤、头面失于濡养,出现手足震颤,肌肤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