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蝉蜕善治风证
Posted 僵蚕
篇首语: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蝉蜕善治风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蝉蜕善治风证
蝉蜕又名枯蝉、蝉退壳、唧唧皮、知了皮等,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夏秋季采收,除去泥沙,晒乾,生用。其味甘,归肝、脾、肺经,有疏风散热、祛风止痒、息风止痉、退翳明目之功。不论外风内风,蝉蜕善治风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甲壳质、蛋白质、有机酸和酚类化合物等,有抗惊厥、镇静、解热、抗过敏、免疫抑制及镇痛作用。《本草衍义》:「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本草纲目》:「治头,眩晕,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疔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煎服3~10克,或单味研末冲服,一般病症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量。疏风:本品有发散风热,宣肺利咽的作用,可治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所致发热、头痛、口渴、咽喉痒痛不适,常与、连翘等发散风热药同用,如海蝉散、蝉蜕加银翘散。
祛风:本品有祛风止痒,清热透疹的作用,可治风热外束,麻疹初起疹发不畅,配薄荷、紫草等同用,如透疹汤。或治风湿热相搏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常与防风荆芥、苦参等配伍,如消风散。
息风:蝉蜕有发散风热,凉肝息风止痉的作用。可治小儿急热惊风,高热抽搐,配牛黄、黄连、僵蚕等同用。或治破伤风证,轻证可单用本品研末,以黄酒冲服;重证可配天麻、僵蚕、全蝎,如五虎追风散。
相关参考
阴虚动风证因汗、吐、下伤阴太过或温热病后期,肝血肾精不足,筋膜失养,则手足蠕动以及虚热内生所导致的证候。血虚生风证因失血过多或病久正虚,化源不足,使筋脉、爪甲、肌肤、头面失于濡养,出现手足震颤,肌肤麻
茵陈擅退黄疸众所周知,《别录》谓其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也进一步阐述其清热利湿退黄之功。但茵陈尚有宣湿郁之功,善治湿温病往往为世人所忽视。吴鞠通云:「茵陈宣湿郁而动生发之气。」甘露消毒丹中
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蝉)羽化后的蜕壳,亦名蝉蜕壳等。其味甘、咸,性凉,入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明目等功效,笔者临床上重用蝉蜕可治疗多种疾病,兹举2例,以飨同道。案例1 不寐刘某,
《丹溪心法》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这里指出了理气化痰的重要意义。我们在临证中遇到很多病证与痰有关,所以「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也就是说,治气是治疗痰证的关键
辨证属痰湿内蕴,气机不利。治当以化痰、降气、平喘。药用:炒杏仁6克,炒苏子5克,半夏3克,川朴3克,陈皮5克,川贝母3克,云苓6克,甘草3克。2剂,水煎服,日1剂。二诊:药后咳嗽喘息如旧,痰声漉漉。余
风热中于阳络,上扰清空,致血气逆乱之头痛,可用单味玄参治疗,每取50克,煎浓汁500毫升温饮,一次内服,屡用皆效。2003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观察200余例,一般服药3~5天即愈。如治王某,男
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具有舒经活络,平肝和胃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其对高血压、高血脂、消化系统癌变等均有防治作用。近年来,笔者用其为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满意。基本方:木瓜10~15克,川芎1
蝉蜕味甘、咸,性凉,入肺、肝经,能疏散风热、透疹止痒、退翳明目。笔者临床应用治疗小儿疾病疗效颇佳,记录下来,供患者参考:小儿夜啼:取蝉蜕15~20克,去头足,洗净晒干研末。每次用3克,加入适量冰糖调服
蝉蜕味甘、咸,性凉,入肺、肝经,能疏散风热、透疹止痒、退翳明目。笔者临床应用治疗多种小儿疾病疗效颇佳。小儿夜啼取蝉蜕15~20克,去头足,洗净晒干研末。每次用3克,加入适量冰糖调服。睡前喂服。小儿湿疹
【病人基本资料】辽宁张××幼孙,年四岁,得慢脾风证。【病因】秋初恣食瓜果,久则损伤脾胃,消化力减犹不知戒,中秋节后遂成慢脾风证。【证候】食欲大减,强食少许犹不能消化,医者犹投以消食开瘀之剂,脾胃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