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止咳糖浆后最好先别喝水

Posted 止咳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服用止咳糖浆后最好先别喝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服用止咳糖浆后最好先别喝水

目录:

第一章:服止咳浆后先别喝水

第二章:骨质疏松药应在早饭前半小时服用

第三章:煎中药 挺有技术含量

第四章:艾灸治疗习惯性便秘

止咳糖浆你会喝吗?你知道什么时候喝最有利于身体健康,并且治病效果最好呢?喝完止咳糖浆后可以喝水吗?小编教你几招,一起去看看吧!

服止咳浆后先别喝水

止咳糖浆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非处方药,由于口感好、使用方便,尤其受到儿童和老年人的喜爱。

止咳糖浆的止咳作用,是依靠糖浆覆盖在咽部黏膜表面,减轻炎症对黏膜的刺激,若服药后立即饮水会降低咽部黏膜表面的药物浓度,降低了药物的止咳作用。同时,会稀释胃液,减弱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所以服止咳糖浆后不要马上喝水,以免影响疗效。

需要强调的是,每次服用止咳糖浆前,先摇一摇,这样可以避免因药物沉淀分布不均匀。由于糖浆剂含糖量在75%以上,糖尿病患者不能服用。止咳糖浆也不宜在饭前服用,因为糖可促进消化液分泌,使胃饱胀而影响食欲。

糖浆液含糖量较高,其所含的糖多为蔗糖。糖浆液一旦开封,就失去了密闭的无菌环境,如使用和保存不当,很容易被污染。服用糖浆后,应及时将瓶盖拧紧,放在阴凉、避光、干燥的环境中。如短时间内不再服用,可放在冰箱中低温贮藏,冷藏以4℃-10℃最佳。开封后的糖浆液一般不宜久贮,一般夏天不超过一个月,冬天不超过三个月,再次服用时应该对着光线看,观察溶液是否依然澄清,如出现大量气泡、絮状混悬物、沉淀物或变色、结晶,表明糖浆液已变质,不能再服用。在服用糖浆时,切忌把糖浆瓶口直接与嘴接触,否则容易因瓶口粘上细菌而使糖浆液污染变质。

骨质疏松药应在早饭前半小时服用

双膦酸盐有助于抑制骨质流失,提高骨密度。但人体在吸收药物时有局限性,因此,服用时一定要注意:

1.避开饭点:双磷酸盐对食管、胃肠道黏膜有刺激性,进食后会出现烧心、恶心等症状。因此,吃双磷酸盐要避开饭点,而且服药半小时内不要喝果汁、牛奶、咖啡等。另外,这类药物吸收率很低,如果每天只服药一次,最佳方法是清晨饭前半小时,用大量温水送服。

2.不能平卧。服药后平卧,这也会加重对食管的伤害,因此,服药后30分钟内保持站立或坐姿。

3.定期查骨质。研究显示,服双磷酸盐4年以上,可能增加骨折风险。因此,长期服药的人,半年或一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

煎中药 挺有技术含量

有些患者服完中药后,总感到效果不佳,埋怨中药疗效不好。其实根源可能不在中药本身,反倒是在煎煮方法上。中药通常通过有机配伍,用煎煮的方法把药中有效成分渗透到水里,通过互相作用达到治病目的。煎煮中药有一定的诀窍和讲究,遵循它们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药效。 那么煎煮中药需要注意什么呢?

慎选容器

煎煮中药一定要用陶瓷类容器,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即使在高温下性质也很稳定,药物不易发生反应;而且,陶瓷类容器受热均匀,传热缓慢,水分不易蒸发。反观金属容器,化学性质相对不稳定,容易与所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有的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对身体造成损害。

例如铝、铁器皿,可与很多中药发生化学反应。黄苓、葛根、大黄、何首乌、补骨脂中所含黄酮类遇到铝、铁,会产生黑绿色沉淀物,生成有害物质,人体吸收后如长期积蓄,就会对肝、肾、脑产生损害。此外,金属容器还能与一些矿物质药如朱砂、龙骨等发生反应,更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对身体更为不利。

一般不洗

一些患者认为,待煎中药多是一些树皮、草根、花木、矿物类物质,不干净,于是买回后反复清洗。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因为中药在制作加工中,经过炮制、脱水干燥、包装清理等多道工序,基本上没什么杂质,比较干净。如果反复清洗和浸泡,药物的有效成分会流失,减少了药性,特别是一些粉剂类药物,如石膏、滑石、浮海石等,不仅不要洗,还应用纱布包好,否则很容易全部流失(注:如果是野外亲自挖掘的药物,倒是有必要适当清洗)。

不用热水

一些患者为了省时间,会选择用开水或热水煎药,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会使中药材外层组织紧缩,表面致密,有效成分难以渗出,影响药液浓度,无法充分发挥药效。

注意火候

如果医生没有特别要求,一般是向药中加水后先用猛火烧开,再用小火慢煎,以便药中有效成分慢慢渗出。另外还要掌握好煎药时间,芳香药,如藿香、紫苏、佩兰等,以及大黄,煎10~15分钟即可,不要太久;矿物质类药,如龙骨、牡蛎、石膏、代赭石等,煎的时间则要稍久,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加水适量

很多患者煎药时随意加水,这样也会影响药效。不同中草药对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每剂药中植物类药多,则一般加水到能盖住手背即可;如果是矿物质或根皮一类药物多,水则应更少一点。每剂药一般煎2次,早晚各煎1次,每次煎出药液约200毫升,趁温热时服用,效果更佳。

艾灸治疗习惯性便秘

很多老年人患有习惯性便秘,但长期便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中医认为,老年便秘多是因年老体衰,睥胃气虚,运转无力,加之肾虚精亏,气血阴阳不足所致:艾灸可以起到补气润燥的作用,以减轻老年人便秘的痛苦。

选用的穴位有支沟、足三里、天枢、关元四个穴位。支沟穴在前臂背侧,尺骨与桡骨之间,腕背横纹上3寸;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天枢穴位于肚脐旁边2寸处;关元穴在脐下3寸的腹中线上。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皮肤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出现发红的现象,每穴灸1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3天。

药膏铁肚脐治失眠

取丹参、远志、石菖蒲各 1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适量药末加白酒调成膏状,敷贴于神阙穴(肚脐) 上,再用棉花填至与脐部平齐,外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 1次,连用5天为1疗程。

丹参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远志具有安神益智作用;石菖蒲归心、胃经,具有开窍益智、安神的功效。将药膏贴在肚脐上,刺激脐中的神阙穴,能够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使人体阴阳协调。

此方法适合治疗由肾阴虚而造成的失眠,主要症状为心烦失眠、心悸不安、腰酸 足软、头晕、耳鸣、健忘等。

结语:你会喝止咳糖浆吗?喝对了对于治病才会有效果,不然可都是白费哦!(文章原载于《羊城晚报》《益寿文摘》,刊号:2012.03,作者:蒋肖男/周祖贻/周本良,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小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参考

中医止咳对症下药 咳嗽偏方

...咳嗽。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等几种类型。止咳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若不辨证选用,止咳的效果也就不好。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中医止咳的方法。咳嗽偏方风寒咳嗽多发于冬春季,症见...

中医止咳对症下药 咳嗽偏方

...咳嗽。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等几种类型。止咳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若不辨证选用,止咳的效果也就不好。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中医止咳的方法。咳嗽偏方风寒咳嗽多发于冬春季,症见...

练完瑜伽后能喝水吗

...不是需要大量出汗的运动,如果是天热等原因出汗较多,最好能够稍等片刻

练完瑜伽后能喝水吗

...不是需要大量出汗的运动,如果是天热等原因出汗较多,最好能够稍等片刻

练完瑜伽后能喝水吗

...不是需要大量出汗的运动,如果是天热等原因出汗较多,最好能够稍等片刻

秋季选择止咳药要注意五点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止咳中成药应辨证选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常见咳嗽有六种1、风寒咳嗽: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怕冷、无汗、肢体酸楚等症状。要用温化寒痰止咳药,常用的有杏仁...

秋季选择止咳药要注意五点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止咳中成药应辨证选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常见咳嗽有六种1、风寒咳嗽: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怕冷、无汗、肢体酸楚等症状。要用温化寒痰止咳药,常用的有杏仁...

医学百科 麻黄

麻黄炙之,发汗之力锐减,止咳平喘之力更增。治小儿外感咳嗽,吾师孟广奇教授授一验方,名曰:止咳糖浆,临床用之多效。方用:炙麻黄10克,生石膏20克,瓜蒌、陈皮、桔梗、黄芩各10克,炙远志、前胡、知母、炙

王翘楚 36例黄疸型肝炎用“金萱糖浆”治疗的临床分析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年12期8~9页摘要:1988年初上海肝炎大流行,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为数甚多。我们按民间单方萱草花制成金萱糖浆,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满意。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后,情绪焦虑,

先别阴阳怎么用?《中医名词词典》 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强调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