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建瓴汤浅识

Posted

篇首语:成长是一场温柔的修行。不是越来越强硬和尖锐,而是越来越宽宥和平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建瓴汤浅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建瓴汤浅识

清末民初名医张锡纯先生医术精湛,治学严谨,重视临床实践,以其富有创新精神而著称。其制方遣药不循常法,遵古而不泥古,以亲身临床实践为依据,审机观变,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在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近200首方剂中,几无古方。从诸多方剂中,更可见先生儒学之渊博、医学造诣之精深、制方之巧妙,且方名又意趣颇多。笔者就先生创制之「建瓴汤」,浅述拙见如下。 别出心裁 高屋建瓴
《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素问·调经论篇六十二》:「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张氏「细思三节经文」,认为这是对后世所云之中风(类中风)最早的文字记载,前哲已认识到中风与「怒」密切相关,是气血冲菀于上所致之证。张氏云:「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挟气血而上冲脑部,以致昏厥。」从而更进一步明确了中风之病位在肝。刘河间「遂创五志过极动火,而猝中之论」,就属这种类型。张氏认为此「即 西人所谓脑充血之证」。
张氏认为「凡病之来皆予有朕兆」。中风证「其朕兆之发现实较他证为尤显著,且有在数月之前,或数年之前,而其朕兆即发露者」。张氏通过多年临床观察,把中风之临床表现归纳为:1.其脉必弦硬而长,或寸盛尺虚,或大于常脉数倍,而毫无缓和之意。2.其头目时常眩晕,或觉头中昏愦、多健忘,或常觉痛,或耳聋目胀。3.胃中时觉有气上冲,阻塞饮食不能下行;或有气起自下焦,上行作呃逆。4.心中常觉烦躁不宁,或心中时发热,或睡梦中神魂飘荡。5.或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似有麻木不遂,或行动脚踏不稳、时欲眩扑,或自觉头重足轻,脚底如踏棉絮。
张氏认为是证「古人立言简括,恒但详究病源,而不细论治法」。他「洞悉致病之由」,继而「酌定建瓴汤一方」。建瓴者,《辞源》云:「建,倾倒,《集》训覆。瓴,盛水瓶。或以瓴为:1.瓦沟。2.屋簷泻水的沟槽。《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纪六年,大臣田肯对高祖说,陛下得擒韩信,又建都于关中,「秦、形胜之国……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说文》:「高祖本纪曰:譬犹居高屋建瓴水。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幡瓴水,言其向下之势易也。」张氏制方名曰「建瓴」,意在此剂「服后能使脑中之血如建瓴之水下行,脑充血之证自愈」。
独辟蹊径 引血下行
关于中风之病因学说,唐、宋之前,诸医家多持外风入中之说,迨至金元时代,刘河间以「心火暴盛」为论;李东垣以「正气自虚」为说;朱丹溪以「湿痰生热」为据。张氏认为,河间虽知「此证非外袭之风,乃内生之风,实因五志过极,动火而猝中」,「然因未悟《内经》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之旨,是以所用之方,未能丝丝入扣,与病证吻合也。至其方中有防风、柴胡、桂、附诸品,尤为此证之禁药。」
张氏探经朔源,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和「平生阅历所得」,知斯证乃「肝胆之火挟气血上冲脑部」所致,「欲治此证,当清火、平肝、引血下行」为法。并悟得仲师《金匮要略》风引汤,「方用石药六味」,「且诸石性皆下沉,大黄尤下降,原能引逆上之血使之下行。又有龙骨、牡蛎与紫石英同用,善敛冲气,与桂枝同用,善平肝气。肝冲之气不上干,则血之上冲者自能徐徐下降也」之道理,所以张氏创制建瓴汤,方中「重用赭石、龙骨、牡蛎且有加石膏之时,实窃师风引汤之意也」。药用龙骨、牡蛎、白芍以镇肝息风;牛膝、代赭石降胃,平肝,镇冲,引血下行;生山药、生地、柏子仁滋阴,补肾敛肾;生山药且「能调和金石之药与胃相宜,犹白虎汤用甘草、粳米之义」。铁锈水者,《纲目》谓有「平肝坠热」之功;陶华云其「铁锈水和药服,性沉重,最能坠热开结」。张氏更云其「能镇安神经,又能定心平肝也」。「清其脏腑之热,滋其脏腑之阴更降其脏腑之气,以引脑部所充之血下行」,其证焉能不愈。张氏药用降胃、平肝、镇冲、引血下行之剂治疗中风,诚为治疗斯证又「别开一门径矣」。
为了预防中风,张氏在偶有一二发现征兆时,即应服用建瓴汤治疗。并强调服用此方「必服至脉象和平,毫无弦硬之意,而后始可停止也」。否则容易复发,实乃经验之谈。

相关参考

建瓴汤证怎么用?《临证实验录》 建瓴汤证

郭某,女,66岁,前东高村人。头痛欲裂,眩晕欲仆,已历年余。每至午时,症状尤甚,心烦易怒,心悸耳鸣,腰膝酸痛,小便夜频,食欲好,大便秘,口燥咽干,思饮思冷。视其舌,红瘦无苔。诊其脉,沉弦而数。腹诊无压

医学百科 察颜观舌识健康

望诊是中医的四诊之一,其中望色和察舌象更具有特色。舌像是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观察舌象可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判断疾病的轻重。望面色黄种人正常的面色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这是健康的面色。当然,由于遗传、

医学百科 经方解表识未了(上)

在校读过《伤寒论》,病在表,治用发汗解表,这是简单之理,自认为早已明白。但随着临床见证增多,反复读经典,反复临床,渐感到对表证的认识远未到位,对表证的治疗远未理解。记得学生时期,初次跟随宋孝志老师实习

医学百科 经方解表识未了(下)

通过临床不断探索和反复阅读有关条文,越来越感到认识表证的重要性,认清表证事关治疗的成败,本案治验的关键:一是本案有表证,是表里同病;二是解表取微汗。认清本案有表证甚为重要,患者发热汗出2月不退,眼干、

医学百科 清心涤痰治神识癫狂

林某,女,11岁,湘潭人。2011年8月18日初诊:精神迟滞,日渐加重,已近8个月,其行为乖异,多躁动,双目呆滞,少语寡言,大便干结,少寐,舌红,苔黄,脉滑数。辨证:痰热上扰。治法:清心泻火,涤痰醒神

医学百科 大承气汤为临证常用之方

清代医家郑钦安以其独特的医学理论独步医林,成「火神派」开山鼻祖。人皆知郑氏善用附子,可谓识附子、懂四逆汤者,不知郑氏也善用大黄,也是识大黄、懂大承气汤者。郑氏在《医理真传》中指出:「观仲景于三阴阴极之

医学百科 论冲气上冲之病因病状病脉及治法

冲气上冲之病甚多,而医者识其病者甚少。即或能识此病,亦多不能洞悉其病因,而施以相当之治法。冲者,奇经八脉之一,其脉在胞室之两旁,与任脉相连,为肾脏之辅弼,气化相通。是以肾虚之人,冲气多不能收敛,而有上

医学百科 中医病名不可丢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中医的许多病名,如破伤风、鹅口疮、胬肉攀睛、托盘疔、痄腮、阴吹等,精炼简洁,见名知义,易于掌握。又如破伤风、历节风、感冒

医学百科 论神病辨治

神病辨识最难辨识属神病,常有不得不隐情。真懂编剧假作真,便知主诉莫轻信。患即不言根基处,医岂糊涂阐病因?神病外侯狂躁郁,喜怒忧思悲恐惊。识得神病个中昧,独立画像最贴真。心疗治本法独特,药疗治标缓病情。

医学百科 季节脉详细介绍

所谓季节脉,即古人所称的时脉。时脉是指一年四季之中脉搏随之演变的相应脉象。时脉是正常人体随季节气候应变的正常脉象。只有识得季节性正常脉象才能正确掌握病理情况下所产生的病理性脉象。所以元·滑伯仁《诊家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