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整合伤寒温病 规范辨证理论(上)

Posted

篇首语: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整合伤寒温病 规范辨证理论(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整合伤寒温病 规范辨证理论(上)

长期以来,中医界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规范辨证理论体系。然而,由于六经理论,卫气营血、三焦理论的存在,外感病学一分为二的现状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所以统一、规范辨证理论,也就变得很困难。因此,结束寒温分离,实现寒温统一,是规范辨证理论的前提。
辨证,是医生对四诊等所收集到的与辨证相关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以确定病变具体证型的一个过程,是指导临证立法、依法处方用药的依据。因此,规范辨证理论,有利于中医学的健康发展。
辨证,包括病位与病性、病因病机、病期与病变发展阶段、病势、邪气变化与正邪的消长变化等内容。
辨病位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病变的具体病位,即官窍、脏腑、肢体经络关节等各个不同的具体病位;一是确定病变的表里病位,即表、半表半里、里三个不同的表里病位。
1、具体病位 包括显性病位与隐性病位。
(1)显性病位 明确病变在哪个或哪些具体部位。是脏腑,还是官窍、肢体经络关节等;是单发,还是涉及两个或多个具体部位;是以脏腑为主,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或影响官窍、肢体经络关节等,还是以官窍、肢体经络关节为主,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累及或影响脏腑等。
(2)隐性病位 某些病症,特别是眼耳鼻喉科、妇科、皮外骨伤等病症,除显性病位外,须依据脏腑与官窍、胞宫、皮肤、筋肉、骨骼等相关理论,找出隐性病位,即它们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哪些脏腑或与哪些脏腑密切相关等。
如常见的耳聋、耳鸣,在多数情况下与脏腑密切相关,或因肝火上炎,或因心火炽盛,或因肾精不足等,其中,「耳」是显性病位,而「肝、心、肾」等则属隐性病位;再如妇科的月经不调、带下以及外伤骨折的长期不愈甚或出现筋脉挛急、肌肉萎缩等,也与脏腑相关,特别是与肝脾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中「胞宫、骨骼、筋肉」等为显性病位,而「肝、脾、肾」等则属隐性病位;即使是外科的疔、疮、疖、痈等,也与内在的某些脏腑密切相关。
2、表里病位 包括表、半表半里、里。
其中,病位在表者,发热与恶寒并见;病位在半表半里者,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病位在里者,则发热而不恶寒,或恶寒而不发热,或既不发热也无恶寒。
因此,在辨病位中,除诸如头痛,鼻塞,耳聋、耳鸣,目赤、视物不清,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或咳嗽、咯痰、喘息,或心痛、心悸,或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脘腹疼痛,或下痢便脓血、腹痛、里急后重,或胁痛有痞块、身目发黄,或疔、疮、疖、痈,或经期腹痛、有血块,或关节疼痛、屈伸不便,或筋骨损伤、局部青紫肿胀等具体病位的表现外,还要依据它们是否伴有寒热表现,以及寒热表现的形式,以确定其表里病位。
此外,邪气袭表,有时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只出现鼻塞、喷嚏、流涕,或恶(风)寒、肢体酸楚不适等,在排除鼻病、过劳、素体阳虚等因素后,应视为病位在表。
辨病性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病变的寒热属性,即热、寒热错杂、寒;一是确定病变的虚实属性,即实、虚实夹杂、虚。
1、寒热属性
辨寒热,既是确定病变寒热属性的方法,也是了解感邪性质、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一般说来,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相杂而以阳热之邪为主所致者,多见发热重恶寒轻的表热与半表半里偏热的表现,若病邪深入或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阴液,则出现发热而不恶寒的里热或里虚热的表现;阴浊之邪或阴浊与阳热之邪相杂而以阴浊之邪为主所致者,多见恶寒重发热轻的表寒与半表半里偏寒的表现,若病邪深入或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阳气,则出现恶寒而不发热的里寒或里虚寒的表现。
辨别寒热属性,除发热而不恶寒,恶寒而不发热,或虽有寒热并见、寒热往来,但发热与恶寒的程度不同外,还须结合渴与不渴,是否喜饮,喜冷饮、热饮,有无咽干鼻燥、目涩唇焦,小便的颜色,以及舌脉等予以判别。特别是在既不发热也无恶寒的情况下,渴与不渴,有无咽干鼻燥、目涩唇焦,小便的颜色,舌质舌苔等,更是辨别寒热属性的重要依据。
在这一过程中,除分辨热、寒热错杂、寒外,还须注意寒热真假的辨别。
2、虚实属性
辨虚实,既是判断病变虚实属性的方法,也是了解邪正消长变化的重要依据。
一般说来,外感病的初、前、中期,以及其他诸如食积、痰阻、气滞、血瘀、水液停留,或情志不遂、精神抑郁,或邪滞胞宫、气机壅滞,或跌打扭挫、筋骨损伤、瘀血阻滞等,多正盛邪实或邪实正虚,以官窍、脏腑、肢体经络关节等的气机郁滞,正邪斗争比较激烈的亢奋表现为主,大多属实或虚实夹杂而以邪实表现为主;外感病的后期,以及其他诸如邪气伤正、攻伐太过,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营养不良等原因,以脏腑的阴阳气血精津亏虚、功能低下的表现为主,大多属虚或虚实夹杂而以正虚表现为主。
在这一过程中,除分辨实、虚实夹杂、虚外,还须注意虚实真假的辨别。
因此,在辨病性中,除发热而不恶寒,或恶寒而不发热,或虽有寒热并见、寒热往来,但发热与恶寒的轻重程度不同外,其他诸如口渴与不渴,是否喜饮,喜冷饮热饮,饮量多少;口乾,鼻燥,唇焦;分泌物的浓淡、颜色、气味;喜冷近凉,欲去衣被,遇热加重,得冷稍舒,或喜暖就温,欲近衣被,遇寒加重,得热缓解;灼痛、冷痛,拒按、喜按;息高气粗,或息低气微;面色潮红或青紫,面色苍白或萎黄;舌体的胖瘦,有无齿痕,舌质的颜色,是否有瘀点、瘀斑,舌苔的颜色,滑腻、干燥,有无光剥无苔;脉象的迟、数、虚、实等,都是辨别各种病症中各种不同寒热虚实属性不可或缺的依据。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正确理解和整合伤寒与温病

●伤寒与温病,不是病种的区别,而是证的差异,只有这样才可以逐步走向融合。●SARS流行时,患者始终难见温病营血证候,即使到「大白肺」时期,患者早已不发烧,且现明显的气虚、阳虚时,很多人仍不敢用温阳益气

医学百科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与实用价值(上)

伤寒论》在我国中医药学术史上是一部具有辉煌成就的中医经典著作。它继《内经》、《难经》等医学理论著作之后,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揭示出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为后世临床医学奠定了坚

医学百科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与实用价值(下)

开奠临床医学基础  对临床各科的论导《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及理法方药的规律,既适用于外感热病,也适用于内、外、妇、儿及男科等疾病。就其内容而论,包括了心肺,肝胆,脾胃,肾与膀胱,大、小肠、

医学百科 古典中医学的价值所在

典中医学对于人类保健、防病治病的价值究竟何在?一个是经验,一个是方法。基于现代科学对生物分子网络信息特征的研究成果和中医认知疾病的经验与方法,可以形成一种新的中医理论架构,在此基础上整合两种医学已有的

医学百科 须用经方理论解读《伤寒论》(下)

「伤寒脉浮、自汗出微恶寒」,为桂枝汤证,但见「小便数」,知为合并里饮证;又见「心烦……脚挛急」,为津液伤而里热显,故所述为外邪里饮津虚生热证,六经辨证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不是单纯的桂枝汤方证,用桂枝

医学百科 须用经方理论解读《伤寒论》(上)

「咽中干、烦躁,明明是阴虚生热,为何用甘草干姜汤治疗?」「治疗又用桂枝汤、又用甘草干姜汤、又用承气汤、又用四逆汤,这条到底是什么证?」不少医者常对《伤寒论》第29条提出质疑。《伤寒论》六经不同于《内经

医学百科 太阳温病麻杏甘石汤证

至于温病,在上古时,原与中风、伤寒统名之为伤寒,是以秦越人《难经》有伤寒有五之说。至仲景著《伤寒论》,知温病初得之治法,原与中风、伤寒皆不同,故于太阳篇首即明分为三项,而于温病复详细论之,此仲景之医学

医学百科 整合资源 推进海派中医传承

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程是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从2011年起着手实施流派传承工程建设,经过近两年筹划运作、建设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出台新政启动传承工程

医学百科 中西医整合调经-助孕-保胎验案

闫某某,女,32岁,已婚。广元市苍溪县人。2014年3月10日初诊。患者诉原发不孕,2010年于华西二附院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及左侧卵巢打孔术、试管婴儿术助孕,失败。男方重度畸精症。月经规律,量中。末次月

医学百科 什么是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就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有关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的病变,辨认其所反映的不同证候。由于气血津液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它们的生成及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因此,在病理上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