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张仲景医药文化漫谈
Posted 文化
篇首语: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张仲景医药文化漫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张仲景医药文化漫谈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学本三代之旧,识高先秦之上,是一部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知识体系。《伤寒杂病论》虽以论病为主,却始终贯彻和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放射出自然哲学思想的光辉。《伤寒杂病论》成书于疫疠流行、社会动荡的东汉末叶。内容包括:医论、脉论、病论、证论、法论、方论、药论等诸项内容,重点论述「伤寒」与「杂病」的治则、治法、组方、遣药、护理、禁忌等基本知识,以及内、外、妇、儿诸科的诊治,饮食、行为禁忌等相关知识。该书内容丰富,理法方药完备,属中国有史以来医学领域的大成之作。该书几经传抄、节录修订,又几经兵燹,历代均难得其全,而流传至今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文献遗存,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福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其理论精辟、辨证规范、治法森严、组方严谨、处治灵活、效若桴鼓的学术特色饮誉古今。受到后世医家的一致推崇,被奉为『众方之祖』,『医学指南』和『规矩准绳』。其医学思想、认识理念、思维模式乃至临床治则等知识,已构成我国医学的知识宝库——张仲景医药思想体系,并在传播中形成特有的文化现象。
文是反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符号,「在天成象,在地成文」,是中国史前先民用视觉效果来描述对自然世界的感知,故文必具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的赋义,约有以下十一种:
化是指物质与精神的改变。文化来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人类通过感觉→认识→记录→传播→形成的具有实践性、历史性,连续性,民族性的知识系统。故,文化作为词组,文是名词,化是动词。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化人」,即用一定手段(包括精神、信仰、理念、知识、教育、法律、制度等)实现「化人」的目的。而医药文化则是以「医药学术知识与思想理念化人」的知识体系。文化作为知识泛称,则具名词的作用,泛指知识领域,也指群体和个人的受教育程度。
文献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先秦时,将三代以前的古文化知识(文献)称作「微言大义」,为部落(或王室)所秘。它包括先秦时已经失传的「三坟」典籍,以及阴阳爻象、五行八卦、天文、地理、气象、运气、数术、算筹等自然常识和专业知识。文字未发明时,这些「通天机密」皆图文符号如卦画排列、河图、洛书、太极图以及结绳、契刻等俱符码,由巫师掌管部落首领及王室三公皆巫。文字出现后,图符的信息交往功能被取代,于是图符作为「史前文物」由王室收藏。西周:「河图、天球在东室」,以及濮阳西水坡当代考古发现七千年前的「衔符玉龟」等即是。「用进退废」是事物持续发展的动力,图符奥秘失却造成的文化断层,是图符与文字置换过程中遗留下的历史缺憾。故《周易》「系辞」所说:「(易理)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鲜焉。」
为了寻找中国文化源头,历史上的老子、孔子、庄周、张衡、祖冲之、陈抟、邵雍等历代名贤,都为此作过深入的探索,并且都走到「阴阳五行学说」的门槛。纵观前贤治学经历,多从哲理范畴探索:《周易》及其衍生作品汗牛充栋,其于「微言大义」解析尚无大白之作;《周髀》因上古自然数由来的失传,使「数术」之学益发神秘,影响到古代高等数学的健康发展;《道德经》不涉及易理寻源;孔子晚年始治「易」,经十二年探索,「纬编三绝」,老人家临终之际,似乎已看到微言大义的曙光,然时不我与,饮恨(加我数年,我与易则彬彬也。)未能完成与史前文化的连接。唯我医家《内经》《本草》与《伤寒》经典,因先哲们运用古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人体健康,于是开创了我国的医学先河,也同样因涉及「阴阳象数义理」义晦难解,导致我国的医药学术再无长足发展。显然,先秦以前的文化断层已成为割裂我国对上古文化传承的鸿沟。
文化(含科学技术)是发展的,只有发展才能体现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与活力,而真理(自然规律)是永恒的,是不可变更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以自然变化规律为认识的切入点,所以张仲景医药的文化基础符合自然变化的规律,目前虽还不能精细到入微,但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面前并不失色,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历代国人固守的认识理念——文化精神。因此,坚持张仲景文化精神是我们中医人的永恒追求。
张仲景先是被先秦医药文化「化」成名医,继而升华传统认识,扬弃旧说,发明医疗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开创临床医学,树立大医精神,最终「脱俗成圣」。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将张仲景医学推至秦汉医药文化的顶峰。千百年来,学者们虽致力演习《伤寒》、《金匮》经典,却难于比肩仲景,达到张仲景的医学水准和学术素养,后学对于张仲景的医学境界,唯有「高山仰止」而难以企及。究其原因,演习者多未能站到张仲景同等的文化高度去理解、吸收、运用、研究、开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王叔和在《伤寒卒病论·序》中评注所谓:「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秉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级,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如果我们中医传人以有限的阶段性知识,欲传承把握张仲景医药文化的全部,势必力不从心。试问,我们对张仲景所传的「知」不能格致尽善,「识」不能去伪存真,「精」不能专其一,「神」不能守其用,身、心、行、止未被张仲景医药文化所「化」,传承尚且不易,扬弃不知所从,怎么去体现张仲景的文化精神?
所以,我们传承张仲景医学文化,除了学习、探索、求证、研究张仲景的文献载体、医学理论、辨证治则、立法组方等医学基础和治疗技术外,还应掌握形成张仲景医学体系所必备的三代医学文化等源头知识,以及秦汉交叉学科知识。做到「认」「识」同一,「知」「行」无二,才能真正做好文化传承,显然「学本秦汉」是对文化传承者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对待张仲景医药文化的传承,学是手段,化是目的,发展(不是异化)才是真正的学术进步。研究发现:张仲景一生医著丰富,宋代整理的仲景文献遗漏甚多,不足以代表张仲景医学的全部,而《伤寒杂病论》仅是张仲景的晚年作品,还有相当数量的早期文献依旧沉睡在浩瀚历史长河中,等待我们去甄别、挖掘。
历史证明,填补中国历史文化空白,是振兴中医的固本需要,实现对中医「文化元素」的自然科学揭密,则是对中医传承工作的起步。朱子曰:「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我侪若能强学力行,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学追仲景之上,定能重塑中国医学辉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以屈子之志与同道共勉。
相关参考
由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2010年组织开展的高校中医药文化认同性问卷调查显示,非中医药学类高校学生中,中医药文化知识由学校传授的只占了14.2%,其传播方式以家庭和医院及其他为主;中医药学类高校学生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蕴含着中华文明特有的哲学思维和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是科学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和「中医热」的全球升温,学习中医药知识、了
中医的认知基础根植于中华文化,五千年来生生不息,至今已是枝繁叶茂。然而在现代科技文化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医药的发展却步履蹒跚,缓缓前行。如何应对,与时俱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中医药发展
历史悠久、丰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它以独特的东方文化内质与形态孕育了中医药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医药学一直支配着中国人养生防病治病以及生活方式,也曾给周边的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医文化是中医医院特有的文化,是中医药行业的精神家园。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指出:加强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塑造中医药行业特有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
与中医相关的一切,都属于中医文化。中医典籍序文内容丰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仔细研读,妙趣横生,或能了解作者作书之由,或能考证一书之版本,或能探后世之评价,或能挖掘一段鲜为人知的曲折故事。序文研究是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的同质化使企业之间的竞争由纯粹的产品竞争扩展为产品与品牌形象的竞争。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升华品牌形象,已成为增强品牌竞争力重要途径之一。为此,企业系统引入的形象识别体系则成为企业品牌
「中医文化就是中医药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医文化的三大核心即中医的观念、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毛
三纲既分始有天地 道经中关于「三」、「九」的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阐释人的生理功能。《素问·三部九候论》明确提出了「三」与「九」的问题,作为「三部九候」脉诊的理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浓郁的文化特色。近年来,甘肃省中医院十分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把中医药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创新理念、寻准模式、搭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