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中西医理论真的不可通约吗

Posted 理论

篇首语: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中西医理论真的不可通约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中西医理论真的不可通约吗

中医理论是古代自然哲学形式的医学理论。它既非纯古代哲学理论,也非纯古代自然科学理论,而是古代哲学与古代自然科(医)学混而不分的一种模糊状态的理论,笔者简称为「自然哲学医学」理论。由于中医理论未达纯古代自然科学理论阶段,故笔者将其定位为「古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初级阶段」。
自然哲学式的中医理论,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尚不发达时期的特殊产物。其原因在于,古代医家无法直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能采用观察他人和自我体察的方法从整体层面上了解人体生命活动从生理到病理、再从病理到生理变化过程的「外在现象」,然后通过「司外揣内」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推测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功能规律。也就是说,古人对人体生命整体功能活动规律的把握和认识,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观察中发现和逐步形成的。
正因为中医理论是有缺陷的「自然哲学式」的「模糊象理论」,所以,它的五脏子系统功能不可能直接与现代医学的五个内脏直接对接。只有将中医学概念从自然哲学层面剥离出来,建立起纯古代自然科学层面的中医理论这一桥梁,才能与现代医学理论对号入座。
  中医学概念中也存在着诸多矛盾
李致重称,中西医理论都是成熟的理论,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两种理论都不成熟,都有很多的缺陷。许多疑难病症至今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就足以证明两种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都还远远不到位。特别是中医理论自身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如:仅命门学说就有多种说法,有脑命门和肾命门,而肾命门又有「右肾」、「两肾之间」、「肾间动气」等说法,至今无法统一。又如元气学说,至今对于原气、元气、真气、肾间动气、肾气等概念混而不分。因而,中医理论急需梳理、统一、提高和完善,这个过程就是中医理论的创新过程。
  运用理论研究方法破解中医本质
从研究的理论性和经验(实践、实验)性区分,科学研究可分为理论和经验研究。医学中的经验性研究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主要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中医理论,在某些局部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一些进展,但在科学诠释中医理论本质的高难问题上并未获得实质性突破。「中西医不可通约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
笔者认为,对于中医理论这样复杂的体系来说,仅靠单纯的实验方法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最佳方法就是采取理论研究方法为主导,进而有的放矢地指导实验研究,反过来再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验正。只有这样做,才能逐步破解和诠释中医理论的科学本质。
  中医「证」与西医「病」的内在联系
「中西医不可通约论」将中西医看成是两种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医学体系,实际上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实际上,「病」和「证」原本就是疾病的两种表现。笔者认为,疾病同时具有全身性功能紊乱和局部病灶两种相关的病理变化,其中前者是病理生理学改变,属于中医的「证」,后者是病理学改变,属于西医的「病」。由此可知,两种医学体系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
「中西医不可通约论」人为地把中医与西医隔离开来,认为现代科学诠释中医理论不可能,旨在阻断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理论接轨,使中医理论无法从现代医学微观理论中吸收营养和创新。与此同时,否定了中西医理论层面的结合,并将中西医结合降格为低层次的中西医配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利于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或成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新起点

在中西医结合100多年的历程中,20世纪60年代启动的中西医结合系统工程乃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伟大创举。这一系统工程所建立的「病证结合」模式,在运用现代医学科学理论和技术从不同层面和侧面破译中医理论的研究

医学百科 警惕中医西化

中西医该怎样结合,至今尚存在争议。中医界近年来倡导兰州裴正学教授等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中西医结合理论

医学百科 中医科学中的数学理论

探索世界的核心最重要的是数学理论。要研究中医,就必须解释好中医,传统医学(中医)与现代医学(西医)的根本区别:两者在思维观与方法论上的根本不同,中医主要采用整体、生态、非线性思维观,西医是系统、分解、

医学百科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联合

「中西医结合」一词很早就开始在我国医学领域中出现,其定义是:以现代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及手段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中西医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诊治疾病的医学形式。而在现实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虽然常常使用「

医学百科 还是中西医配合为好

中西医结合是凑合,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中医、西医是目前我国现有的两大主流医学,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医学理论各有特色;建立在不同认识、不同方法上的临床技术各有优势;两种医学都有各自庞大

医学百科 中西医融合创新研究方法

从中西医的区别来看,中医治人,西医治病;中医进行系统的机理调节,而西医是器官修理;中医先经验、再临床、而后研究,西医则是先有理论基础、再临床、而后发展药物;中医更宏观,西医更微观;中医是多维、集成思维

医学百科 不可曲解阴阳的对立统一

近读6月22日《中国中医药报》马予良、石玉山先生所作《阴阳理论不是「对立统一理论」》(以下简称为马文)一文,对其观点不能苟同。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基础理论,其「对立统一」之基本内容早已为广大中医界同仁所

医学百科 从结合走向融合

中医发展应从中西医结合走向中西医融合,让中医沿着中医的基础理论有序地发展壮大并得到国际的认可,这样的中医才能让世界接受,才能便于国际交流。结合与融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结合泛指人或事物之间发生密切关系,

医学百科 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学派流派

因各派的学说与观点,都有其实践依据,又每每在争论中互补,因而争论的结果,往往不是孰是孰非、谁对谁错,而是使理论愈辨愈深,愈争愈明,达到双赢。这也与西医学常以后起学说淘汰其前的学说大异。中医药学派流派与

医学百科 尊重 习惯法 给中药制剂松松绑

 自古中医中药一家,药随医走,医依药行。但是由于中医西医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文化背景差异,以西医药理论来指导和管理中药,严重制约和限制了中药的运用和开发。按《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法》)要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