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怎样学好医古文
Posted 古文
篇首语:人有知识,则有力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怎样学好医古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怎样学好医古文
学好医古文是打开古代中医宝藏的前提和基础。古语说:「文以载道。」载道者,载医道也。纵观历代的中医大家,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而且精勤不倦、博览群书。因此,学好医古文、用好医古文是提升中医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医古文呢?明确目标 循序渐进
我们学习医古文的主要目的是:能看懂古代中医药学文献,能明白古代典籍中的典故,能正确理解古代的中医名词术语。一般来说,时间的跨度越大,文字理解起来就越困难。最难读懂的是甲骨文、金文,其次是先秦文献、汉魏六朝文献、唐宋文献,再次是明清文献。因此,在学习医古文之初,可以多看一些明清的小说,如四大文学名著、三言两拍;多学习汉魏六朝的歌赋诗文;多看些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多背些唐诗宋词;认真研读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穿插学习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相关文献。多读一些明清医家的著作,如清代名医陈修园编写的系列图书和四库全书中收录的明清医籍。在此基础上,再读唐宋时期的医药学文献,这样对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就更容易读懂了。总之,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逐步实现预期的目标。
深入浅出 博览精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医古文,必须精学博览经史百家文献,要把古文当做小说来读,不断借鉴和吸收古代的优秀文明成果。如果没有博览,就不可能实现精学。我们所学的东西越多,能够聚集的知识能量也就越大。博览群书、高谈阔论,只能说是一名文化人;只有博而返约、勤而善用,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专家学者。秦代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掌握技巧 多读多背
要学好医古文,就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必须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正确归纳字词的含义、认真把握文章的层次和段落、正确分析文章前后的逻辑关系、掌握正确的语法和修辞。相传孔子作《春秋》,以巧妙的措辞暗寓褒贬。古人行文,言下之意也会从片言只字中透露。细品这些关键语句,才能有助于读出作者言下之意,这就是著名的「春秋笔法」。如果没有把握其要领,则很难深入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
多读多背十分重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背诵大量重要的文学名篇和中医经典,对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专业素质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中医的《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都是很好的诗歌作品,细细品读,余味无穷。如果一个人能够随时引经据典、出口成章,那必定会大大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使自己受益终身。
消化吸收 灵活运用
古文再好,那是前人的成果。历代医籍再丰富,那是书本上的东西。因此,学习医古文的目的就是要把前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学习上的消化吸收,就是要将所学过的医古文知识变成自己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做到明白精髓、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就是要掌握要领,将其灵活运用到教学科研、临床文献整理等各个方面。比如,在学习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时,他向医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精」,即技术精湛,二是「诚」,即品德高尚,并从「心」、 「体」和「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描述,读起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如能边读边思,一个「大医」的美好形象就会在脑海中形成,随时勉励自己注意遵守行医规范,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
每个人由于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学习习惯、先天禀赋的差异,其学习方法、经验体会都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还必须善于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涵养和专业素质。
比如:有人善于运用「层次分析法」,在辨析字词的基础上进一步逐层分析课文,推敲其中大意。它包括对句中词组的结构、句子的类型、句子的形成、每句话的意思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都要仔细研究和准确理解。有人善于运用「提纲挈领法」,即通过层次分析,将课文分为若干大的段落,总结出其中的中心意思,然后即可提炼出全文中心思想,并将此作为学习每篇课文的关键所在。有人善于运用「问题启发法」,在学习每篇课文时,积极开拓思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 「言在此,意在彼」中启发思路。有人善于运用「联系实际法」,在学习课文中,注意联系当前中医理论与临床,以加深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文无常法,关键在于勤学苦练。只有平时多看、多读、多记、多背,才能做到博采百家之长,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代名医,才能担负起振兴中医的重任。
相关参考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中医师的中医之路,怎样走才能走得更好?学好中医需唱响「四部曲」,即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求创新。如此开拓思路,博采众长,逐渐走出一条更宽广的中医之路。读经典。每一位名医都有一
《秦医缓和》为中医学类专业《医古文》课程传统篇目,该篇节选自《左传》。由于《左传》年代久远,文字古奥,对后人的理解带来不便。因之历代注家及教材对一些词句的注解也往往不尽准确,如关于「迟速本末以相及,中
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
回想16年之前,农村老百姓生活条件简陋和贫穷,没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患小儿蛔虫病很普遍。笔者曾用乌梅丸治疗一例蛔厥证,难以忘怀,坚定了笔者学好中医的信心和决心。现叙述如下:蒋某,男,9岁。1986年
继承是中医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也就不会有发展创新。但是,中医应该怎样继承?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保护就是继承?对中医古籍读得越多继承就越好?我们经常说要继承中医的精髓,哪些才是中医的精髓?大家都知道继承很
最近,一则「国内医院都是50%的误诊率」的说法引起了很多民众的恐慌。据业内人士介绍,误诊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我国正式提出「误诊学」还不到20年。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误诊判定标准,也没有权威
在外伤急救现场,不能只顾包扎表面看得到的伤口而忽略其他内在的损伤。同样是肢体上的伤口,有没有合并骨折,其包扎的方法就有所不同。有骨折时,包扎应考虑到骨折部位的正确固定;同样是躯体上的伤口,如果合并内部
有人说:「兴趣是成功的向导!」孔子早有论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是爱好,有兴趣,「乐」是以学为乐,是最高的学习境界。乐此不疲,任何艰苦环境都不会影响其孜孜以求的毅力与决心
关节无菌性炎症:多休息莫用抗菌药在运动损伤中,很多关节疾病属于无菌感染,也就是说患处并没有细菌的直接作用,也出现了炎症。年轻人发生骨关节无菌感染,主要是运动导致骨关节损伤,特别是长期从事剧烈运动的运动
近年来,随着中医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医临床研究还存在诸多乱象和误区,编造实验数据者有之,用西医之方法验证中医者有之,更有以中医研究之名而做西医研究之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