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历代名家对呃逆辨证治疗

Posted 生姜

篇首语:有些人不管变得多么衰老,却从不失去他们的美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历代名家对呃逆辨证治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历代名家对呃逆辨证治疗

呃逆,古代中医称作「哕」。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中就有「胃为气逆、为哕」的记载,认为「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病深者,其为哕」。可见当时中医已经认识到,受寒与食积可致肺胃气机逆乱、胃气上逆而发生呃逆;呃逆也可能是病情较重的一种表现。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呃逆分为3种不同证型进行辨治,为后世诊疗奠定了基础。一是「哕而腹满,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指出呃逆的腑实证型,腹胀满,辨清病因病机后,用通利的方法治疗;其二是「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指出寒证呃逆,手足厥冷,以橘皮、生姜温中运化为主治疗;其三是「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指出呃逆的气虚证型,用橘皮、竹茹、生姜、大枣、人参、甘草等益气健脾、化痰湿、和胃气。
宋代医家严用和在张仲景橘皮竹茹汤基础上,加赤茯苓、枇杷叶、麦冬、制半夏,主治气阴两虚兼有痰浊、肺胃气逆所致之呃逆。《卫生家宝》中记载医家朱端章用顺气汤(丁香、柿蒂)「治呃逆神验,亦治久痢」。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呃逆者,气自脐下冲脉直上咽膈,作呃忒、骞逆之声也。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秦景明《症因脉治》中用丁香柿蒂(丁香、柿蒂、党参、生姜),治疗胃中虚寒所致呃逆、呕吐、口淡、食少、脘闷胸痞、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
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著有「阳明湿温,气壅而哕者,新制橘皮竹茹汤主之」。用橘皮、竹茹、柿蒂、姜汁化痰湿、降气逆,主治湿温呃逆,且注明「有痰火者,加竹沥、栝楼霜;有瘀血者,加桃仁」,将中医对呃逆的诊治再度推向深入。
现代已故著名中医谢昌仁2005年曾亲诊一例肺癌兼呃逆患者,所拟方药亦是张仲景橘皮竹茹汤加味化裁:橘皮10克,甘草4克,赤茯苓12克,炒竹茹10克,姜半夏10克,玄参15克,太子参12克,枇杷叶12克,薏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鲜生姜一片。方用橘皮、生姜、制半夏化湿浊、降痰气;竹茹、枇杷叶清肺胃、止呃逆;太子参、甘草补肺脾、益胃气;玄参、薏苡仁、赤茯苓清心火、益脾阴;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利湿热、清邪毒。全方扶正祛邪、降逆止呃。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经方辨证

●经方辨证论治起源于神农时代的用药、方证经验总结,基础理论是八纲,经历代用药、方证经验的积累,大约在汉代,认识到病位不但有表证和里证的不同,还有半表半里的不同,因而由八纲发展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经方

医学百科 治呃逆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方药:锻代赭石。用法:将赭石用火烧红,取出用醋淋湿,阴干后研极细末,筛过备用。必要时服6~10克,热水送下。说明:出自家传,以锻代赭石一味治疗呃逆。锻代赭石具有重镇降逆、平肝清火之功,有治疗噫气呕逆之

医学百科 中医心身医学和刚柔辨证

中医心身医学起源于《周易》,在《内经》、道学、道教及内丹学中均有较详细记载,后来成为中医学之一部分,历代均有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中医心身医学正式建立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

医学百科 呃逆砂仁验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呃逆一症无论何种原因引起,其病机总属胃气不降使然。临床中单用砂仁治疗呃逆,疗效满意。具体用法是:取砂仁适量,放入口中嚼烂成糊状,缓缓咽下。病轻者当下即可止呃,病程长且顽固者,或症状缓解后呃逆又起的,依

医学百科 内关配足三里治呃逆

呃逆一症,临床颇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喉间呃呃连声、声音短促、频繁发出,病人不能自制。中医学称其为「哕」,又称「哕逆」。现代医学将其称为膈肌痉挛。笔者应用内关配足三里穴治疗多例呃逆患者,疗效显著,现将一典

医学百科 蒲辅周呃逆医案

龚XX,男,70岁,干部,1964年4月21日诊。患者结核已多年。因痰中带菌而住某医院治疗,自4月5号起呃逆频作,嗳声响亮,有时自觉气从小腹或胁肋部上冲咽喉,其气带有臭味,偶然伴有胸闷塞憋气,胃纳减少

医学百科 小儿腹泻的辨证护理

小儿腹泻是夏秋季常见疾病,多因喂食不当,内伤乳食,损伤脾胃,致脾胃对水谷之腐熟运化功能失调,水谷不分,下迫大肠,则成泄泻。小儿腹泻临床除有效治疗外,精心护理非常重要。以下是几种泄泻的辨证护理方法。  

医学百科 汗症的辨证施治

汗的病变可以是汗腺自身发病,亦可由全身性疾患引起,或是皮肤病变累及汗腺。因此,观察汗的变化,对于辅助诊断、治疗某些疾病,尤其对某些皮肤病,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与皮肤病有关的汗的病变,在中医辨证

医学百科 把辨证论治十法融入中医病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和规矩、治疗学的准绳与核心,体现于审证求因、审因辨证、据证立法、依法组方、权变加减、剂型合宜、途径最优、煎服用法、心理调适、饮食护理等环节,概称「辨证论治十法」。其中每一法对疗效

医学百科 辨证治疗嗜睡症

嗜睡症是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患者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唤之能醒,醒后复睡。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是阴盛阳虚,脾虚湿胜或气血不足。临床分型辨证治疗,效果良好。湿浊内盛:多见于体质肥胖之人,症见胸闷纳少,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