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泻黄散治疗脾中伏火
Posted 脾
篇首语:地球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泻黄散治疗脾中伏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泻黄散治疗脾中伏火
泻黄散出自宋代医家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治脾热弄舌。藿香叶七钱,山栀子仁一钱,石膏五钱,甘草三两,防风四两(去芦,切焙)。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尚有两处见到泻黄散,一处是「目内证」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另一处是「弄舌」下:「脾脏微热,令舌络微紧,时时舒舌。治之勿用冷药及下之,当少与泻黄散渐服之。」从原文中我们可以读到,泻黄散主治「脾热」。脾热的具体表现是小儿「弄舌」,尚有目内黄。后世方书多谈脾虚、脾寒及脾湿者,极少谈脾热。只有在谈到泻黄散的主治时,才会提到一个似乎属于该方的一个专用名词:「伏火」,或称「脾中伏火」,或称「脾经伏火」,或称「脾胃伏火」。火或热,与伏火的区别在于:前者上达外散,后者郁伏不散。治疗上,前者清中需泻,后者清中需散。也许,泻黄散的主治由「脾热」演变成后世的「脾中伏火」,是后世医家为了解读方中防风、藿香的使用,以方测证的结果。那么,「脾中伏火」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医方集解》指出,泻黄散「治脾胃伏火,口燥唇乾,口疮口臭,烦渴易饥,热在肌肉。」从理论上讲,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唇为脾之外候,脾恶湿,主运化水湿等。脾中伏火的具体表现应该多见于唇、口、肌肉、四肢之处的火热类病变,也可合有湿邪。从历代医家的记载来看,多见唇口干燥,唇红唇肿、唇疮脱屑、口疮龈肿、弄舌舌裂,以及好发于口、舌、唇、面、四肢之疮疹。
相关参考
(散)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见功。(防风四两,甘草二两,黑栀子一两,藿香七钱,石膏五钱。栀子、石膏泻肺胃之火,藿香辟恶调中,甘草补脾泻热。重用防风者,能发脾中伏火,又能
治胃热火郁,及口疮。升麻、防风、白芷、黄芩、枳壳、半夏、石斛、甘草、水煎服。
弄舌时时口内摇,心脾发热口唇焦,烦热舌干大使秽,泻黄导赤并能疗。[注]儿热口中摇动者,因心脾有热,以致唇焦舌干烦热便秽,光用泻黄散,次用泻心导赤汤。(泻黄散)藿香叶山栀子炒石膏煅防风甘草生引用灯心水煎
【概念】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虚寒证。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本
弄舌时时口内摇,心脾热发口唇焦,烦热舌干大便秽,泻黄导赤并能疗。【注】儿舌口中摇动者,因心脾有热,以致唇焦舌干,烦热便秽。先用泻黄散,次服泻心导赤汤。[b]泻黄散[/b]藿香叶山栀子(炒)石膏()防风
初虞世曰.脾家微热.冷舌.络微紧.时时舒舌.微露即收.名弄舌.宜泻黄散.其欲饮水.脾胃液少也.勿用冷药.反下舌肿硬.渐粗大满口.名木舌.由风热盛也.不急治.即塞杀人.宜当归散、泻黄散、玉露饮.以消黄散
牡丹皮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的根皮,味苦辛,微寒。具清热凉血、清肝降压、活血消瘀功效。《本草纲目》:「治血中伏火,除烦热。」《日华子本草》:「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痺。」在临床中取其内服或
月经疾患虽涉及冲、任二脉和五脏,但很多情况表现在肝脾受病。因肝藏血,为刚脏,性喜调达而恶抑郁,脾为后天之本,主思虑,乃气血生化之源。两脏皆与气血有关。妇女以血为主,血生于脾胃,藏于肝,一部分下归血海而
阳强证指男性性欲增强,阴茎自行勃起,坚硬不软,昼夜如此。处方:知母、黄柏、山茱萸各10克;熟地、山药、茯苓、牡蛎、丹参各15克;丹皮、泽泻各6克;甘草梢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2周为1疗程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又云:「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方隅在《医林绳墨》中提出:「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疗以健脾为先。」故在肝病治疗中,古今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