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内经》论痿证

Posted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内经》论痿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内经》论痿证

痿证,指四肢萎废不能运动,肌肉逐渐萎缩致痿或者拘挛致痿。痿者,萎也。杨上善云:「以五脏热,遂使皮肤、脉、筋、肉、骨缓痿屈弱不用,故名为痿。」《内经》又称为「痿躄」、「痿疾」、「痿易」。其症状与现代医学中的四肢肌肉运动、知觉丧失相类似。《证治准绳·杂病》记载:「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
病因病机
《内经》认为,痿证多由于五脏热盛,熏灼五脏之阴,津枯液燥,影响到五脏所合的筋骨、肌肉、血脉、皮毛而成。《素问·痿论》云:「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说明在痿证形成过程中肺热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张介宾亦云:「观所列五脏之证皆言为热,而五脏之证又总于肺热叶焦,以致金燥水亏,乃成痿证。」可由水湿、湿热或寒湿等外因所致,亦可由七情太过、远行劳倦、房劳伤肾、阴液内竭、脾胃气虚等内因造成。
外因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气交变大论》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亦论述了水湿、寒湿之邪所致之痿证。因此,就外邪而言,《内经》认为主要有湿热、寒湿伤人所致。
内因
《素问·痿论》云「有所失亡,所求不得」,「悲哀太甚」,「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方面,强调情志所伤、气郁生热而成痿病。《灵枢·本神》亦指出:「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形劳过度,耗气劫阴,阴不制阳,阳亢生热致痿,如《素问·痿论》云「远行劳倦」者。因此,就内因而言,《内经》认为痿证主要由于情志内伤或体虚劳倦等导致脾胃虚弱、肝肾不足、气血亏少、肺热叶焦等伤人所致。
总之,痿证实证常因热邪、湿热或者寒热所致,虚证常因脾胃虚弱、七情内伤、肾精亏损、气血亏虚所致。病位涉及五脏,以肺脾肝肾为主。《证治准绳·杂病》云:「是用五志、五劳、六淫,从脏气所要者,各举其一以为例耳。若会通八十一篇而言,便见五劳、五志、六淫,尽得成五脏之热以为痿也。」《灵枢·经脉》提出了导致痿证的总体病机乃「虚则痿躄」,不论何种病因所引发,痿证必因虚而发,导致形体不养而发病。
分类
五脏痿证
《内经》认为,五脏与皮、肌、筋、脉、骨相应,《素问·痿论》云:「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五脏热,使五体失去五脏精气的濡养而发生痿躄、筋痿、脉痿、骨痿、肉痿,乃病发于中而表现于外。
痿躄 躄指下肢痿,痿躄统指四肢痿废不用。《素问·痿论》云:「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此之谓也。」脾胃虚弱,化生气血精微之力失常,肺热熏灼,肺津枯涸,不能输布津液于全身各处,内不能灌溉于五脏,外不得输精于筋骨皮毛,则筋脉肌肉失于濡养而日渐消瘦枯萎而不用。以皮肤憔悴、肌肉枯萎不用为特征。
筋痿 筋痿为筋脉拘挛而痿废不用。由肝气热,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筋膜干燥所致。以肢体拘急,丧失正常活动能力为特征。
骨痿 骨痿为因骨枯而痿弱不用。由热邪攻伐肾阴,阴亏不能制约盛火,阴不制阳,阴虚更甚,精虚髓减,骨失所养所致。以腰脊不举、步履无力为特征。
脉痿 脉痿关节松弛痿软,为血脉亏虚,血虚失养所致。心热则火上炎,血随气逆,下部气血厥逆上行,则上脉实而下脉虚,血虚不濡润筋脉,或因失血过多,血脉空虚而生脉痿。以胫部软弱不能站立、膝踝关节不能屈伸为特征。
肉痿 肉痿因脾气热,或受湿浊之气的侵犯所致。脾主肌肉而恶湿,脾气热则运化失职,热盛伤津液,津伤则胃干而渴。湿邪浸渍于脾则脾失健运,津液不行,故不能濡养肌肉。以肌肉消瘦、麻木不仁为特征。
湿热痿证
其病起于外因,感受于湿,湿郁化热,湿热浸淫经脉。湿盛困阳,阳气不能化精微;热盛伤精血,筋脉失养,筋失柔润而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临床表现以肢体逐渐痿软无力,并以下肢为常见,或可兼见微肿、手足麻木、胸脘痞闷、小便涩赤热痛、苔黄腻、脉濡数等湿热之象。
脾胃虚弱痿证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又主四肢、肌肉。胃为水谷之海,化生气血而润宗筋。《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素问·痿论》亦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临床表现以肢体痿软无力,肌肉消瘦为主,或伴有食少便溏、腹胀不适、面色萎黄等一派脾胃虚弱之象。
肝肾精亏痿证
《灵枢·本神》云:「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灵枢·口问》亦云:「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乙癸同源,精血相生。若精血所伤,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肢体失养则生痿证。临床表现以膝胫痿弱不能久立,甚则不能行走,或伴有遗精早泄、头昏目眩等精亏不荣之症。
治疗
取阳明
《素问·痿论》指出:「治痿者独取阳明。」此处之「阳明」从脾胃解。「独」并非单独、唯一之意,而是重视的意思,突出强调脾胃在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其原因为:脾胃乃人身气血津液化生之源泉;再者,阳明盛,气血充,诸筋得以濡养,则关节滑利,运动自如;其三,阴经阳经总会于宗筋,合于阳明。马莳注曰:「然则足痿而不能举者,由于阳明之虚,则治痿独取阳明者,宜也。」但从以上机理可知,病位在肺,但肺输布之精微物质乃来源于脾胃,故治疗着眼点在脾胃;又痿证发病的总体机理乃一虚字,故宜治疗后天之本脾胃。具体治疗方法为:根据症状表现可选用补气、生津、祛燥屎、祛热、祛湿热等。如湿热痿证,宜清利湿热,可选用加味二妙散。脾胃虚弱痿证,宜健脾益气,可选用补中益气汤。此外,痿证初起外邪明显,引发肺热叶焦,故亦当治肺。
辨证论治
五脏痿证之痿躄,《素问·痿论》云:「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所溜为荥,所注为俞」。荥为小水,像水流刚形成小流而未成大流,经气逐渐充盈;「俞」为灌注、输送之意,像水流灌注由少向多变化,经气运行较盛。吴昆曰:「十二经有荥有俞,所溜为荥,所注为俞。补,致其气也;通,引其气也。」故针刺治疗痿躄当取鱼际、太渊穴;方药治疗宜清肺养阴之法,可选用清燥救肺汤或者李东垣门冬清肺饮。五脏痿证之筋痿,针刺可取太冲、行间穴;方药治疗宜清肝养阴之法,可选用《症因脉治》清肝顺气饮、补阴丸、舒筋活络丹或家秘肝肾丸。五脏痿证之骨痿,针刺可取然谷、太溪穴;方药治疗宜滋阴清热补肾之法,可选用《血证论》地黄汤及大补阴丸。五脏痿证之脉痿,针刺可取神门、少府穴;方药治疗宜清热通络,可选用《血证论》天王补心丹。五脏痿证之肉痿,针刺可取大都、阴陵泉穴;方药治疗宜清热健脾养阴,可选用《医学心悟》易痿汤。肝肾精亏痿证,宜补益肝肾,可选用虎潜丸加减。
各以其时受月
对痿病辨证论治的同时,还要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素问·痿论》云「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即强调了因时制宜的原则。以上治疗痿证之法可供临床参考。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痿证一案

石山治一人,因久坐腰痛,渐次痛延右脚,及左脚,又延及左右手,不能行动。或作风治而用药酒。或作血虚而用四物,一咽即痛。盖覆稍热,及用针砭,痛甚。煎服熟地黄,或吞虎潜丸,又加右齿及面痛甚。季秋,汪珍之,脉

医学百科 《内经》论七情

  《内经》对心理活动的认识常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来表述。就生理而言,认为七情是对情感活动的总结,是情绪的表现形式;就病理而言,神志病变可以表现出七情的变化;而七情变化亦可引起神志病变

医学百科 《内经》论水肿

水肿证因水氾滥肌肤而浮肿,《内经》称为「水」、「水胀」。《灵枢·水胀》对水肿症状进行了描述,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

医学百科 论《内经》中神的概念

  神,是《内经》理论的重要内容,被称为人体精、气、神「三宝」之一,并且其理论体现于《内经》有关藏象、病机、病证、诊断、治疗、预后等各种学说之中,研究神的理论及其临床意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内经》

医学百科 论《内经》标本理论

《内经》中有关标本的内容散见于众多篇章中,如《素问·标本病传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汤液醪醴论》、《素问·天元纪大论》、《灵枢·卫气》、《灵枢·病本》等篇均有涉及,内容包含经脉标本、六气阴

医学百科 《内经》论腰痛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也可为某些病证的一个症状。腰痛在《内经》中亦被称为腰背痛、腰脊痛、腰股痛、腰尻痛等。其病变多与肾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有关。腰又为人身俯仰转侧之枢纽,跌仆、闪挫等外伤

医学百科 论《内经》五脏主五窍

《内经》中有多个篇章涉及到五脏与面部官窍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像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脉度》、《灵枢·五阅五使》、《灵枢·师传》等,主要认为五脏与面部官窍一一对

医学百科 从痿证治疗谈辨证论治

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致病邪气侵袭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生命过程。疾病发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疾病」这一概念反

医学百科 《内经》论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健康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国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曾经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

医学百科 论《内经》脏腑与神志的关系

  《内经》是多种医学流派、各种学说结合的产物,表现在脏腑与神志关系的问题上,则有「心主神」与「五脏藏神」的不同。「心藏神」与「五脏藏神」理论,两者的理论内涵及立论依据不同,但也存在着一些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