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对中医特色应有的理解
Posted 解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对中医特色应有的理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对中医特色应有的理解
对中医特色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是坚持和发展中医特色的基本前提。中医特色是对中医本质特征的反映,如果对什么是中医特色没有一个基本把握,也就无从去谈中医的发展。中医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又有自然科学的属性,所以在中医特色的把握上相对复杂一些。但是,无论多么复杂,基本的理解还是要有的,如果认识上模糊不清,实践上就会迷失方向。中医特色并非「中医独有」
一般认为,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特色是通过比较呈现的,中医特色主要是通过与西医比较而表现出来的。但是近年来经常有人认为,中医的一些特色,其实并非中医所独有,例如整体观,西医也很重视。既然不是中医独有,就不能称其为中医特色。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中医特色就一定是中医独有的吗?最近看到一个观点,可能对理解中医特色问题有所帮助。观点的基本意思是,中国特色并非中国独有。因为中国特色中许多东西已经或正在被其他一些国家所借鉴,曾经只有中国才有的东西,现在在许多国家可以见到,就是说,中国特色已经不再是中国独有的了。照此理解,中医特色是不是也可以认为不一定就是中医独有的?
科学发展就是这样,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一旦出现和被认识,就会迅速被广泛借鉴和应用。特别是一些公用性较强的东西,很难被一个国家长期所独有。那么特色如何界定?应该主要看它是不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要点是「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不能成为显著区别点的东西,也就不能成其为特色。所以,中医特色就是中医突出表现出来的一种与西医显著不同的风格,而其中的一些东西不一定是独有的。
中医特色是中医本质的体现
中医特色可以不是中医独有的,但一定是中医本质的反映。是的,西医现在也讲整体观念,很多疾病的处理也是从整体上考察,从全局考虑治疗方案,并非认为的那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重局部而不顾整体。但是,西医的重视整体与中医的整体观还是有显著区别的。
中医的整体观,不仅渗透于全部中医理论之中,而且贯穿于中医临床的整个辨证论治过程,从四诊到辨证,从治则到组方,都是从整体着眼,一时一刻也不脱离。这是因为中医的整体观是建立在自然生成观基础之上的,认为局部是由整体生成的,整体决定局部,即局部病变是由整体阴阳失调造成的,局部病情要通过考察整体阴阳变化来判断,同样也是根据整体阴阳的多少来调整治疗,即所谓「以大观小」。而西医的整体观则是建立在组合论基础之上的,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因为组成整体的部分出了问题。西医所谓的整体观,实际重视的是与疾病相关的组成部分,貌似整体,实则部分。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西医在关注局部时,也不忘记对整体状态(主要部分机能)的观察,整体状况不佳,也要舍其局部,顾其大局。这就是中医与西医整体观的「显著区别点」,中医整体观是本质的反映,占主导地位;而西医只是兼顾整体,本质上还是以局部为核心。
同样,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它也不是中医独有的。阴阳与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容,是古代中国盛行的哲学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学各个方面。但是,它们为什么成为了中医的特色呢?关键在于,阴阳与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不仅限于方法层面,更在于它们已经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融合于中医理论之中。如中医的脏腑理论,阴阳五行不再仅仅是说理工具,还是其理论骨架,与脏腑理论合而为一,水乳交融,拿走了阴阳五行,中医的脏腑理论就无以支撑,就会坍塌。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中医发展可以超越阴阳五行水平,而不能脱离阴阳五行的原因所在。
中医特色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里需要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是,中医特色并不就等于中医优势。之所以再次强调,是因为它也涉及到对中医特色的基本理解。在一定时期内,我们曾经将中医特色与中医优势等同看待,认为中医特色就是中医优势。在这一认识的影响下,认为只要保持好中医特色,中医优势就不会消失。甚至有人还提出要将中医全面回归,认为只有回到原来,才能真正体现中医应有的特色。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
说中医特色不等于中医优势,在于说明特色与优势之间有时是存在差距的。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在于中医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中医整体论,虽然超过了古代整体论一般发展水平,形成了具有系统论性质的思维方式,但是,由于受古代条件的限制,中医整体论仍然带有自发的、朴素的性质,还不是现代水平的,与现代系统论思维之间还存在着时代性差异。所以说,特色在一定阶段内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时,它是优势,一旦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就会和优势之间产生距离。如何消除中医特色与优势之间的差距,使特色永远处于优势地位?就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条件不断发展中医特色,使之充分满足不断提升的社会需要。
说中医特色并非固定不变,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中医在发展中不可能限于原有的特色而不变,还会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一些新的特色,而且可能会出现特色的新旧交替。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善于保持和发展已有的中医特色,还要有准备去接纳新事物,更要有勇气放弃旧事物。当然,中医的创新,一定是根于中医血脉的,游离于中医之外的创新,都不是属于中医的。
相关参考
中医文化建设,既需要注重对院容、院制等文化外显具体部分的拾回,更需要树立中医文化教育目标,使中医药人员在精神世界的层面受到熏陶,在思维方式上得到培养,以蓄积中医人应有的学术素养,从而使中医文化与中医技
最近,经常遇到一些病人拿着在社区卫生机构开出的中医处方来捡药,大多数的中药味数都在25味左右。毫无疑问是「标准的大包围处方」,有的处方完全违背中医的「组方原则」,寒热不分、补泻不称、攻补过度、用量超大
「寒温统一」的呼声,可以说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但是统一的方案不够理想。有的主张以六经辨证为基础,因为「仲景伤寒为百病立法」;也有的主张以卫气营血辨证为基础,因为「温病继承和发展了伤寒学术」;也有的为了
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术界的一种文化思潮,从对现代主义的继承与反叛,对工业化文明和现代科技的反思,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和解构,转而注重非理性
早在《内经·八正神明篇》中就有「昭然独明」、「慧然独悟」等灵感记载。灵感作为现代认识论的范畴,是指思维过程中人对客观事物相对独立、短暂的突然颖悟和明锐理解。它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既能直接捕捉和感知
「大气下陷」理论是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张锡纯的特色理论之一,其对近代一百多年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现在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大气即胸中之气「大气」知名,首见于《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云:「地为
《周易》是我国最著名、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被尊为群经(十三经)之首,对华夏文化影响最深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
创新中提升品质近年来,中医医院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中医医院的发展遇到了诊治环境拥挤、病区床位紧张、特色学科(专科)建设滞后、人才短缺等瓶颈。中医医院如何在医
要达到正常的出汗,需要按照《伤寒论》中的「遍身蛰蛰微似有汗一时许」为目标求之。简言之,有治疗价值的出汗应该是「遍身微汗」。说来不难,做到却不易。即使只要了解「微汗」的真实含义,也需要反复琢磨。对于此,
读经典,做临床,是近年来促进中医继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回归经典成为中医继承与发展的主流,多年来,笔者注意结合《内经》理论,进行中医内科学教学,以期突出中医经典对临床课程的指导作用,以下谈谈笔者的几点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