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张锡纯应用石膏探微

Posted 应用

篇首语:做好自己,不为别人的欣赏而存在,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张锡纯应用石膏探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张锡纯应用石膏探微

古今业医而善用石膏者,莫过于盐山张锡纯氏,先生誉石膏「为药品中第一良药,真有起死回生之功」;「治外感实热者,直如金丹」。就在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六期,第四卷,瘟病门23个医案中,计有处方38首,而用石膏组方用药者,竟达27首之多,在倡导后世辨证应用石膏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冲破四禁 独尊石膏
自汉代医家张仲景首用石膏制方白虎汤以来,白虎汤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石膏的使用也再没有超越经典白虎汤的窠臼。到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在其所著《温病条辩》一书中,竟然给白虎汤立下四禁。吴氏云:「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需识此,勿令误也。」吴氏此论,把白虎汤的应用局限在了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张锡纯对吴氏显然于经旨相背的白虎汤四禁,深感痛心疾首。云:「近世用石膏者,恒恪守吴氏四禁。」「遂视石膏为畏途。即有放胆用者亦不过七八钱而止。」使「此救颠扶危挽回人命之良方,几将置之无用之地也」。他指出:「夫吴氏为清季名医,而对白虎汤竟误设禁忌若此,彼盖未知石膏之性也。」而吴氏所设四禁中,「至其第三条,谓不渴者不可与也。夫白虎汤之定例,渴者加人参,其不渴者即服白虎汤原方,无事加参知矣。吴氏以为不渴者不可与,显与经旨相背矣」。又「至其第四条,谓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夫白虎汤三见于《伤寒论》。唯阳明篇中所主之三阳合病有汗,其太阳篇所主之病及厥阴篇所主之病,皆未见有汗也。仲圣当日未见有汗即用白虎汤,而吴氏则未见有汗者禁用白虎汤,此不又显与经旨相背乎?」可见,无汗禁用白虎汤《伤寒论》未见,而只是吴氏自是其说。
受吴氏之影响,对石膏医者畏不敢用,患者惧之如猛虎。就连「平素博极群书,对于医书亦恒喜披阅」的前清名进士胡珍簠,也「唯误信旧说,颇忌生用石膏」。而在辽宁张允孚温病案中,张氏「方中为开生石膏一两,张君阅后大惊」。在先生「详细辨明石膏生熟之异性」后,在介绍人韩玉书的力劝下,张君始敢服药。袁霖普君夫人温病并下痢案,先生亦重用生石膏,他在案后云:「若在他富贵之家为开此等方,则决不肯服矣。」可见当时临床使用生石膏之艰辛,为此先生亦频「而遭谤」或「诋为卤莽也」。
在这种情况下,张锡纯在治疗外感实热证大剂量单用,或与他药同用时,「必煎汤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温服下」。这样煎药之目的,可使其药力留在上焦、中焦,使寒凉不至下侵而致滑泻,同时也可「免病家之疑惧」。在治疗厥阴病白虎汤证时,张锡纯亦「恒用鲜白茅根半斤切碎,煮四五沸,取汤一大碗,温服下,厥回身热,然后投以白虎汤,可免病家之疑,病人亦敢放胆服药。」
由于当时医者畏石膏,惧石膏,便有了「锻用之」的做法。而锻用石膏之目的,一是「缓其大寒之性」,二是「锻不伤胃」。对这种提法和做法,张锡纯深恶痛绝:「乃自此语一出,直误尽天下苍生矣。」并「拟成石膏生用直如金丹,锻用即同鸩毒一篇,曾登于各处医学志报」,列锻石膏之诸多弊端,以纠正俗医治外感实热用锻石膏之陋习。并言「愚生平志愿,深望医界同仁尽用生石膏,药房中亦皆不鬻锻石膏,乃为达到目的」。「世之不敢重用石膏者,何妨若愚之试验加多,以尽石膏之能力乎?」
天行时疫 妙使金丹
张锡纯生于1860年,据《盐山县志》(1991年版)载:「盐山县历史上曾多次瘟疫发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及1918年,1932年。其中以1932年为最甚,出现了无村不戴孝,遍地添新坟的惨景。」先生在治疗肆意猖獗的瘟疫时,大量应用了石膏。他认为:「石膏质重气轻,其质重也,可以逐热下行;其气清也,可以逐热上出;俾胃府之气化升降皆湛然清肃,外感之热自无存留之地矣。」誉「石膏为寒温实热证之金丹」,「为寒温第一要药」。
张锡纯云「岁在壬寅之孟秋(1902年),邑北境霍乱盛行」,「愚遇其证之剧者,恒于方中加羚羊角三钱(另煎兑服)服者皆愈」。后因其药昂贵,而伪者甚多,经「临证细心品验」,以鲜茅根、生石膏、阿司匹林三药代羚羊角,其疗效「且有时胜于羚羊角」,并冠方名为「甘露消毒饮」。后值天津「瘟疹流行,治以此方,皆随手奏效」,诚可谓圣手妙药。这也体现了张氏中西药物配伍应用的特色。
在治疗辽宁大西关马姓患者之伤寒兼有伏热证时,先生首次处方用生石膏四两,「其热稍退。翌日病复还原」。二诊「生石膏加至八两,病仍如故」。再「为疏方,方中生石膏仍用八两,将药煎服后,再用生石膏细末二两,蘸梨片徐徐嚼服之,服至两半,其热全消」,病遂告愈。张氏慨然云:「吾国善用石膏者,除长沙汉方之外,明有缪氏仲淳,清有顾氏松园,余氏师愚,王氏孟英,皆以善治温热名,凡治阳明实热之证,无不重用石膏以奏功。今用石膏由四两加至八两,似已骇人听闻,然连服五六剂,热仍如故,大便亦不滑泻,迨外加石膏细末,梨片蘸服又至两半,热始全消而病愈。可见石膏为良药中纯良之品,世之畏石膏如虎者,可以放胆而不必怀疑也。」「愚临证四十余年,重用生石膏治愈之证当以数千计。有治一证用数斤者,有一证而用至十余斤者」。
张锡纯之用石膏量大效宏,其用巧妙,或大剂量频服,或另研细面送服,或为细面梨片蘸服,「穷极石膏之功用,恒有令人获意外之效」。
承前启后 勇于创新
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本经》言其「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乾,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张氏认为:「石膏凉而能散,透表解肌,外感实热用之,直胜金丹。」
先生不但用生石膏治疗外感实热之证,而对内伤实热之证亦多用生石膏。在其所制治疗内外中风之「搜风汤」、「镇肝熄风汤」,治肢体痿废方之「振颓汤」等诸方剂中,皆伍以生石膏,以清脏腑之热。如治奉天王海山阳痿案,王氏之证为阳盛阴亏之体又兼痰凝气逆,医者治以温补,致使阳升而阴不降,诸窍闭,阳道痿。先生尊徐氏大椿之意,「亦先重用生石膏以清其痰火,共服药十余剂痊愈」。
另如疮疡漫肿、痔疮、眼疾、伏热夹杂证,产后诸证及孕妇之有实热者,先生亦用生石膏,而每获捷效。若「一妊妇,伤寒两三日,脉洪滑异常,精神昏愦,间作谵语,舌苔白而甚厚」。先生「为开寒解汤方,有一医者在座」,质疑「此方能汗解乎」?先生云:「此方遇此证,服之只能出汗。」患者服药「饮下须臾,汗出而愈,医者讶为奇异」。
可见,张锡纯对石膏的应用,已达出神入化之境界。他冲破固禁,力倡生石膏之良能,不拘成见,有是病用是药;他服方法巧妙,灵活多变,药量「以胜病为主」;他精研有得,用药之巧,制方之妙,剂量之大,服药之变,可谓仲景之功臣。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浅说张锡纯用硫黄

硫黄,又名石硫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为硫黄矿的块状体或含硫黄物冶炼而成的集合体,性质通疏,色腻中黄,故名。《本经》谓其「味酸,性温。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近贤张锡纯,

医学百科 张锡纯平肝降压方

处方:生龟板15克,生鳖甲15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白芍15克,代赭石15克,怀牛膝60克,生地12克,山药1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山栀子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

医学百科 张锡纯学术的特点

张师熟读经典,细心探索经典之隐微,从中悟出很多道理,又吸取历代各家之经验,一生中创出不少临床上非常有效的方子。以下列举几例说明。治战汗方战汗,《伤寒论》有「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战栗,汗出而解。

张锡纯怎么用?《中医词典》z~其他 张锡纯

近代医学家(1860-1933年)。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幼习举子业,打下坚实之文史基础,后秉承其父之遗志,改攻医学,精研《内经》、《难经》、《本草经》及仲景学说,历代著名医家学说,又悬壶问世。三十岁

医学百科 寒凉药得汗的机理

  「热釜之内浇水,立即有雾蒸腾,汗可自出……温病……10余日,高热一直不退。一日清晨……突然烦躁焦急,胸闷气喘,脉数急……(张锡纯)诊过曰:将战汗,命急购犀角面、生石膏面来,以梨片蘸食,食后约10分

医学百科 从治银屑病体会药以胜病

近代临床大家张锡纯明确提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份量之多少」;「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活泼斟酌,以胜病为主,不必拘于成见也」。笔者临证应用三种递增方药剂量之法,以「药以胜病」思路治疗银屑病取得

医学百科 治尿血方

方药:鲜小蓟根30克。用法:水煎3~4沸,取清汤一大茶盅饮,一日3次。说明:本方治血热妄行诸病证,均有捷效。「医者多视为寻常之物而忽之,可谓贵耳践目矣」(张锡纯)。《本草拾遗》云小蓟根「破宿血,生新血

医学百科 泛谈大气下陷

「大气下陷」理论是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张锡纯的特色理论之一,其对近代一百多年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现在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大气即胸中之气「大气」知名,首见于《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云:「地为

医学百科 建瓴汤浅识

清末民初名医张锡纯先生医术精湛,治学严谨,重视临床实践,以其富有创新精神而著称。其制方遣药不循常法,遵古而不泥古,以亲身临床实践为依据,审机观变,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在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近2

医学百科 牛蒡子配山药

牛蒡子性味苦、辛,寒,归肺、胃经,具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之功。山药性味甘,平,归肺、脾、肾经,具益气养阴,补肺脾肾之功。二者相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认为山药可以补肺脾肾之气,多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