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脐疗治原发性痛经
Posted 痛经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脐疗治原发性痛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脐疗治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现代妇科顽疾,中医认为,妇女每逢经前或月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非行经期间,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不能引起冲任、胞宫瘀滞或不足,故不发生疼痛,而在经期或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溢泻,胞宫气血由气盛血旺至经后暂虚,气血变化急骤,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机理有寒、热、虚、实之分,以实证为多。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湿热瘀结等。笔者观察以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和气血虚弱最为多见,正如《素问》中指出:「寒邪客于厥阴之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因此,治疗痛经要以调理气血为主。温经散寒,是消除血瘀的致病因素,促进血液正常运行的主要方法。活血化瘀法是消除阻碍气血流通病理产物瘀血的重要手段。近25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脐疗法治疗此病疗效显著。治疗方法:细辛、肉桂、丁香、乳香、没药各30克,氮酮3克,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月经将行或疼痛发作时,取上药4克和温水加白酒少许调和成药饼,先用酒精棉球在患者神阙穴区进行消毒,后用酒精干棉球擦乾,将药饼贴于神阙穴,外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封固,每次贴8~12小时,每日换药1次,连敷3~7天,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为提高疗效,贴药饼后可外加艾条悬灸或热敷,以助药力。
按 本方用肉桂温肾补气,细辛温经散寒,乳香和没药活血化瘀,诸药通过神阙穴敷贴,通过辛味中药和氮酮透皮入里,达到治疗目的,收到了明显效果。本贴敷剂专供外用,禁忌内服,治疗期间慎用生冷,尽量避免寒冷、情感刺激。
相关参考
开四关,即针刺合谷、太冲。合谷为手太阳经原穴,可调肺气下降;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输穴、原穴,可调肝气上升。两穴一升一降,调节气机周流不息,通达全身四肢。故针刺四关穴,可作为主穴或配穴治疗与气滞相关疾病。原
功能性痛经是在月经来临时,经前、经期、经后发生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以致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称痛经。可分为功能性痛经和器质性痛经两种,前者常始于月经初潮或初潮不久,又称原发性痛经,后者可由子宫内膜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临床观察发现,填脐疗法对女子痛经有明显治疗作用,以下介绍几则供选用。中成药脐疗方云南白药:云南白药粉剂适量,
脐疗治病既可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又可以免除内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简便易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的敷脐疗法,患者不妨一试。腹泻:吴茱萸、肉桂、干姜、公丁香、地榆各15克,研末敷于脐上,纱布覆蓋
陈女,18岁,2008年3月4日就诊。患者主诉素有痛经,月经来临时持续疼痛1~2天,伴胃脘疼痛、恶心。顷诊经水即将来临,苔薄黄,舌下静脉迂曲,脉细。处方:肉桂末10克。嘱痛经欲发作开始时,吞服肉桂末2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痛经多因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虚损等原因所致。本案证属肝郁肾虚,气血不足。国医大师路志正以益气
痛经,多见于未婚或婚后未孕的青年妇女,疼痛通常发生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主要症状是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中医称痛经为「经行腹痛」,在临床上可分为寒、热、虚、瘀等四种类型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多数女性都曾经历。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既简便又经济,可以对痛经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不妨试一下。经前揉揉「三阴交」对于每个月月经周期较准时的女性来说,可以事先「防患于未然」。
详观病案,知悉血海虚寒,其中气化不宣通也。夫血海者,冲脉也,居脐之两旁,微向下,男女皆有。在女子则上承诸经之血,下应一月之信,有任脉以为之担任,带脉以为之约束。阳维、阴维、阳跷、阴跷,为之拥护,督脉为
榴莲气味强烈,说它「臭气熏天」毫不夸张。但在泰国,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榴莲常被用来当作病人、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榴莲性热,可以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