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小柴胡汤与协调疗法
Posted 协调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小柴胡汤与协调疗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小柴胡汤与协调疗法
「三部六病学说」把治疗疾病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纠偏疗法,一类是协调疗法。「针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病证的表现形式,解决疾病的方法无外乎两大疗法。一是凡机体出现对抗性疾病应变态势,表现为大热、大寒、大虚、大实之证时,则采用对抗的办法,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叫做纠偏疗法。一是凡机体出现非对抗性的疾病应变态势,表现为非寒非热非虚非实的阴阳错杂之证时,则采用非对抗的办法,平和阴阳,调畅气血,协调机能,这叫做协调疗法。」在协调疗法中,小柴胡汤是整体协调的基础方:「人类整体气血失调普遍存在,并且成为许多疾病的广泛内因……协调疗法模拟饮食物进入人体后的消化、吸收、利用的过程,通过人体自身的自然疗能的恢复,来达到机体内部调控机制发挥作用……。寒、热、补、泻、升、降、收、散四个本质八个方面构成了中药的基本属性,通过选择,只有小柴胡汤在配伍上具备了这个条件,在整体上达到了和调五脏、洒陈六腑的功能……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体会,小柴胡汤以苏子代半夏,降而下气,利膈宽肠,可除半夏之燥弊。在非呕吐、恶心疾病中,以川椒代生姜,温中散寒,解郁温中,热而不伤津液,并有解痉缓急止痛之功。这样既不失原方剂的组方精神和临床疗效,又使得方剂更加平和,更名为『协调基方』。协调基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党参30克,苏子30克,川椒 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
相关参考
《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桂枝人参汤方:桂枝(别切)四两,甘草(炙)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上五味,以
通过宣发肺气达到利小便、消水肿的目的,它的理论基础就是《内经》讲的肺「通调水道」的理论。《内经》认为,肺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器官,在人体的水液代谢中,肺是负责将水液输送到膀胱,原文讲「肺通调水道,
小柴胡汤具有调整气机升降出入之效,后世医家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气郁证。小柴胡汤可以治疗「热入血室」,后世医家常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月经病。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治气、治血,而其治水之功常被忽略。《伤寒
小柴胡汤以柴胡为名,很显然,柴胡为君,原方中柴胡用量最重,为半斤。清代医家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指出:「先辈论此汤,转旋在柴、芩二味,以柴胡清表热,黄芩清里热也。卢氏以柴胡、半夏得二至之气而生,为半
六味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方药组成有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五味子。因其为小柴胡汤的加减方,且由六味药物组成,故将其称为「六味小柴胡汤」。笔者经常运用该方治疗外感发热
小柴胡汤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少阳病的经典名方。在《伤寒论》中,小柴胡汤证的条文有17条,在《金匮要略》中,小柴胡汤证的条文有3条。柴胡汤的方药及药量配比为「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炙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是中医和法的代表方剂,历代中医从本方中得到启发,变化出以柴胡为君药的柴胡流派,以通治各种疾病,是为
《伤寒论》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
小柴胡汤法是仲景专为少阳病而设,亦称表里和解法。对邪在少阳半表半里而言,是定而不移之方、之法。后人根据仲景原意将小柴胡汤证中可能出现的或有或无证和伴见证归纳为七个,临证仍遵小柴胡汤法,仍用小柴胡汤,只
早年实习时,曾跟一位治疗肝病的老师抄方。老师几乎每方都用柴胡,且柴胡恒用30克。问及为何如此频用、重用,老师的回答是:这是我的临床体验。慢性肝病必用柴胡,且需重用。不单重用,且需久用。疗效很好。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