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伤寒论》炙甘草当为炒甘草
Posted 甘草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伤寒论》炙甘草当为炒甘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伤寒论》炙甘草当为炒甘草
甘草古称国老,笔者总结其核心功效为「缓」,分别言之,为:缓虚、缓急、缓激、缓毒。《伤寒论》所载110多首方剂中,有70首用到了甘草,足见其临床使用之广泛。但是目前甘草的用法影响了甘草的应用。目前临床使用甘草,多用「蜜炙甘草」。这种用法的依据是什么呢?一些临床工作者会认为依据在《伤寒论》。而事实上,《伤寒论》中使用的「炙甘草」,与后世的「蜜炙甘草」完全是两回事。「蜜炙」之后增壅滞之性,很多时候不仅不会增效,反而会掣肘。所以这是事关临床疗效的大问题。笔者关注此问题有很多年了,据临床经验体会出,《伤寒论》中的「炙甘草」当为炒甘草。
「炙甘草」并非「蜜炙甘草」,而是炒甘草。对于这点,需要从两方面来阐述:一是炮制技术的演变;二是与其他药物「炙」法作对比。
先来讲炮制技术的演变。
《古今中药炮制初探》一书中,有明确表述:「炮制技术,古今在含义上、方法上有很大改变,有的已全非古代的面貌。如汉代《神农本草经》、《金匮玉函经》等所记载的……『炙』,按《说文》解释为『炮肉也,从肉从火』,是一种直火加热法,汉代炙的品种有阿胶、鳖甲、甘草、厚朴、枳实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东汉时候的炙,是一种直火加热的方法,是不加液体辅料的。可知仲景时代的「炙甘草」不必「蜜炙」。
「蜜炙」的由来,该书中也有表述:「元代《汤液本草》中提出去膈上痰以蜜』之后,明代《医学入门》中又明确认为『凡药入肺蜜炙』,所以现代凡补益,去痰,入肺药多用蜜炙,以增强疗效。」蜜炙真能起到增效作用吗?如黄芪蜜炙,古代早有质疑。清代《本草述钩元》一书记载黄芪「治痈疽生用,治肺气虚蜜炙用,治下虚盐水或蒸或炒用」。同是清代的《本草新编》,却说「黄芪原不必蜜炙也,世人谓黄芪炙则补,而生则泻,其实生用未尝不补也」。
甘草「蜜炙」,而不用其本来直火加热的「炙」,始于何时呢?唐《千金翼方》出现「蜜煎甘草涂之」;宋《局方》出现「蜜炒」;明《医学》、《醒斋》出现「去皮蜜炙」;明《大法》出现「切片用蜜水拌炒」。「炙甘草」就这样一代一代演变为「蜜炙」。
经方中「炙甘草」如何用?笔者认为《本草纲目》所说为是,「方书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笔者临床径直用炒甘草,即药房所购生甘草,放入铁锅,炒至颜色变为深黄,即可。
再来与同时代其他药物「炙」法作对比。
《伤寒论》不仅有「炙甘草」,还有炙厚朴和炙枳实。43条、66条、103条、136条、208条、247条、320条、374条、318条、393条,都谈到了枳实、厚朴的「炙」用,如果甘草是「蜜炙」,枳实、厚朴也是「蜜炙」吗?在《伤寒论》原文中,甘草之「炙」与枳实、厚朴的「炙」,是没有任何不同的。枳实、厚朴功在理气,不会是「蜜炙」,所以反证甘草也不会是「蜜炙」,而是「直火加热」。
如此考证和推敲,不仅是文字工作,更有其现实意义。复方甘草酸甘在西医界的滥用,对于中医应该是有借鉴意义的。之所以滥用,一是因为有效、好用;二是因为他们没有严谨的中医理论指导,所以不明白其中的利弊,会乱用。虽然复方甘草酸甘不等同于甘草,但其应用应该参考甘草的注意事项。反过来,中药甘草的使用也应该参考复方甘草酸甘的使用,也就是说甘草的使用可以扩大,甘草可以挡重任、可以重用,只要是在严谨的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便会有利而无弊。
临床中医应该说太轻视甘草了,《伤寒论》中以甘草名方者很多,而现实中以甘草为主药去治疗疾病的中医又有多少?笔者以甘草为主治疗重症银屑病的事实也许可给医生一些借鉴:患者老年男性,体瘦,银屑病病史30多年,长期服用抗癌药甲氨蝶呤控制症状,停药后皮损泛发,大片红斑弥漫、融合,住院后西医确诊为红皮病型银屑病。出院后中医治疗始终以甘草为主药,方药举例如下:炒甘草90克,黄连6克,黄芩18克,干姜18克,姜半夏15克,大枣20克。治疗中用方变化较多,如白虎加人参汤、柴胡类方、调胃承气汤、泻心汤加减等,甘草用量也在30~60克之间变化,但一直以炒甘草为主药,疗效尚可。试想,如果用「蜜炙甘草」的话,用如此大量,长期使用,先不说疗效,就是患者的脾胃也受不了。
相关参考
陷胸、泻心诸方,大抵皆治外感之实证,乃有其证虽属外感,而其人内亏实甚者,则《伤寒论》中炙甘草汤所主之证是也。《伤寒论》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脉之跳动,偶有止时,其止无定数者为结,言其
《伤寒论》177条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条只有14个字,就将心悸之病因、病机、诊断和治法显示俱全,实乃言简意赅,临证辨治心悸,理解此条并活用炙甘草汤确能获取良好的疗效。炙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的29、30条,主治误汗后伤及阴血而出现的脚挛急不伸之证,药物组成为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方中白芍酸苦入厥阴,敛阴和营,《本经》谓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痺,破坚积寒热,
甘草,别名国老、蜜甘、美草、蜜草、蕗草、灵通。味甘平,入心、肺、脾胃诸经,在现代中药学中属于补气药的范围,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的功效。其生者偏于清热,炙者则偏于补中。炙甘草是用生
小青龙汤出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是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的效方。本方由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6味组成。哮喘辨证属寒实者(又名冷哮),首先可考虑用本方治疗。症见喘息气促,
《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桂枝人参汤方:桂枝(别切)四两,甘草(炙)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上五味,以
甘草泻心汤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书用于痞证,以脾胃虚寒较重,肠中又夹热邪,临床除见心下痞硬外,以下利为主,伴以干呕心烦;后者治疗狐惑病(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综合征」),属湿热内蕴,虫毒腐蚀所致
《伤寒论》原文︰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此节示人,但见其身黄发热,即无腹满小便不利诸证,亦直可以湿热成病断之也。【栀子柏皮汤方】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
《伤寒论》173条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由黄连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组成。有清上温下,调和寒热,升降阴阳之
桂枝汤为汉代医学家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剂,其治疗作用广泛,加减衍化的方剂很多,故有「群方之冠」的称谓。本方现代用法为: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个,水煎温服,每日1剂,一般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