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学习扶阳要谨防走偏

Posted 学习

篇首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学习扶阳要谨防走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学习扶阳要谨防走偏

学习扶阳要谨防走偏
扶阳论坛已经开了四届,「扶阳学派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及治法方药得到中医从业者的追崇,掀起了一股扶阳热潮」。不可否认,扶阳学派作为中医各家学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的丰富及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之而来的偏执扶阳、滥用附子而出现毒副作用的也屡见不鲜,应该引起中医界的注意。
目前对扶阳法的研究和宣传也有许多过激之处,有违中医的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等原则。中医最讲究阴阳平衡协调,主张凡事不可太过不及,过则为灾。扶阳学派应该博采众长以补其理论的缺陷和不足,一味地以偏赅全必然会扼杀其生命力。正如李寅在《温法纵横》中所说的那样:「任何一个成熟的流派,大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并听取反对者的意见。火神派创立时间尚短,更需如此。为了避免把理论探讨演变成无谓的口舌之争,研究蒲辅周等虽善用附子、善用温法,却不专用、不拘泥、不属于火神派的众多医家的经验,对完善火神派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和更积极的现实意义,愿与同习者戒」。
学习扶阳法应该通晓中医基础理论
扶阳法是中医治病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学习扶阳法应该在通晓中医基础理论、对中医的八法有一个整体认识的前提下开始。《得法》一文认为:「许多中医爱好者从此(扶阳法)登堂入室」。这是对中医爱好者的误导,因为不懂中医基础理论,就开始学习扶阳法,往往造成先入为主,产生所有疾病皆阳虚,扶阳可治一切病的偏见。
不要把扶阳法的适应范围任意扩大
如同伤寒、温病、攻下等学派的治法各有其适应范围一样,扶阳法也应该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得法》引卢崇汉先生的话说:「人身之疾病虽多,重点却在太阳、少阴两经,相应的治法即是桂枝、四逆二法。」这段话如果针对伤于风寒的伤寒病而言,还勉强说得过去(其实阳明、少阳、太阴、厥阴病也不少见),如果针对感受温热的温病而言,则大谬,是对温病学辛凉解表、清营凉血、甘寒养阴、息风止痉诸法的全盘否定。卢先生此处言「人身之疾病」,包括了所有的疾病,有随意扩大扶阳法适应范围之嫌。
六经辨证不可精简、替代
执简驭繁是一种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伤寒论》六经辨证就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由此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然而《得法》一文却以太阳、少阴两经,桂枝、四逆二法,来统领「人身之疾病」,简则「简」矣,其实质是将许多重要内容(其中有纲也有目)「精简」掉了。如张仲景在太阳病篇还有麻黄、青龙、五苓、抵挡诸法,都不是桂枝法所能概括的。这种精简,不但不能起到执简驭繁作用,反而会产生临床治病偏执扶阳的后果。又如《得法》一文认为:「太阳经为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邪犯太阳是疾病的第一阶段。」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因为许多内伤病、伤寒直中三阴病等,不会出现邪犯太阳经情况,按照卢先生的说法势必被「精简」。
《得法》一文认为:「太阳病失治、误治则病邪入里,最易侵犯少阴,此时则需用四逆法。」太阳病失治、误治究竟病邪传到何经,主要取决于病人的体质:阳盛之人,病邪多入阳明、少阳;阴盛之人,病邪多入三阴。笔者临床所见,太阳病误治入里的阳热证候并不少,岂能只强调少阴,而不管其他几经的病变。其实少阴病也有寒化、热化,即或是寒化证也非只有四逆一法。
扶阳学派如果将中医的治法一再「精简」,并将扶阳法的治疗范围一再扩大,会产生以扶阳法简化、替代最后否定六经辨证的严重后果。
扶阳法应遵从辨证论治的原则
《得法》一文认为:「桂枝法是四逆法的先行官,四逆法才是真正的目的,才是治病求本的究竟之法,也是收功之法。」难道说用桂枝汤彻底治愈了疾病,既不算达到目的,也不是治病求本了吗?如果疾病始终在表,没有入里,就不能治本,不能收功了吗?难道病人没有经过太阳阶段,直中于里的三阴病治疗时就没有「入手之法」了吗?《得法》一文认为:「无论何种疾病,都需要用四逆来收功……坎阳不足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础,用四逆来收功就能启动生命的自愈机能,使人体获得持续的健康。」此言也过于绝对化。《伤寒例》曾说「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用比桂枝还要热很多倍的四逆来治包括阳盛在内的「一切疾病」,能不偾事?
疾病是复杂多变的,治病的方法也应该像《伤寒论》中所说的那样:「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扶阳治法也应该遵从这一辨证论治的原则。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扶阳法运用验案解析

「扶阳法」是以重视、推崇阳气为基本思想,在遣方用药上擅长运用附子、干姜、肉桂等温阳药物,尤其是擅长大量运用附子治疗阳虚证的治疗方法。扶阳法的创始人清代郑钦安认为:阳气是生命的关键,「人所以持以立命者,

医学百科 仲景扶阳法治水肿浅析

扶阳当理解为维护、增强、调理阳气的功能。是针对纠正阳气在量上的不足及质(功能)上的不用所采取的一系列治法的统称;它是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运用多种治法,以恢复阳气正常气化功能的方法。阳气是水肿

医学百科 扶阳——治疗脑肿瘤的重要原则

我们反复说过,脑瘤的形成与阳气虚弱有很大的关系。阳虚不化气,阳气不能散寒,阴寒得于凝聚,长期则寒血凝结,瘀血内结。所以「积无热不散,瘤无热不解」是治疗脑瘤的重要思路,使用温热扶阳疗法,其方药有:真武汤

医学百科 生命之火 扶阳之源

●火给人类带来了从原始蒙昧到文明智慧的过渡,同时,火也被引入了人类防病治病的方法和理论中。●中医借鉴自然火的特性说明人的生理和病理,以及治疗原则等。●人体内的火力是一个递减的过程,如何通过中医中药的调

医学百科 扶阳复阴治虚痞

《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

医学百科 扶阳燠土治腹泻

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

医学百科 谨防价廉伤中医

北京医疗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医风湿骨科特色疗法濒临失传,能够运用中医治疗风湿骨病的疗法更是凤毛麟角。而中医治疗风湿骨病技术之所以「失传」,主要原因是价格低廉。例如,一名风湿骨病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不需

医学百科 认识甲亢 谨防误诊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多食、消瘦、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等。

医学百科 崴脚谨防留后患

崴脚又称踝关节扭伤。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就会发生,尤以中青年女性多见。有人认为崴脚是小事,怕麻烦不上医院,岂不知这样做有时会引起后遗症,给日后行走留下后患。否则会出现以下症状。疼痛:是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医学百科 夏季谨防冬病夏发

消化道疾病如胃溃疡、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等是冬季常见病,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类「冬病」频频「夏发」,在夏季呈现高发趋势,故人们在夏天预防中暑、皮肤病等「旺季」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