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经方治呕案

Posted 茯苓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经方治呕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经方治呕案

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夜间3次,舌淡红,苔白,脉弦弱。方用五苓散合吴茱萸汤加味。处方:桂枝15克,茯苓 20克,猪苓12克,泽泻20克,苍术12克,吴茱萸10克,党参12克,生姜20克,大枣10克,陈皮15克,干姜10克,制半夏12克,炙甘草6克。 3剂,水煎服。
二诊:恶心呕吐已,仍夜间鼻中流清水,但量减少,饮食稍增加,大便日3~4次,舌淡红,苔白,脉弦弱。予上方加火麻仁20克,继服5剂。
三诊:无恶心呕吐,夜间鼻流清水已,纳增,大便正常,疲劳无力,予六君子汤加味益气健脾。调理半月余而愈。
按:呕吐属临床常见病,他医多治以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但无效。根据《伤寒论》74条「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及243条「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此病人系胃虚有寒饮,水饮上逆,则恶心呕吐,夜间鼻流清水,纳差,故用桂枝、茯苓以降冲逆;茯苓、猪苓、泽泻、苍术利水渗湿,使水饮从小便而去;吴茱萸、干姜温胃化饮;制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党参、大枣、炙甘草健脾益气。由于方证相对,取效甚捷。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经方治虚寒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

医学百科 冯世纶经方治头痛案

董某,男,47岁,2014年5月24日初诊。患者主诉头痛10余年,右胁痛2月。患者自述年轻时因工作劳累,生活不规律,于30岁左右出现偏头痛。近2月加重,并出现右胁痛,B超检查结果:多发性肝囊肿。经中西

医学百科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

医学百科 何谓经方

经方起源于上古用药经验总结:通过文献及考古考证,经方起源于上古神农时代。神农时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时代,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为了适应环境、认识大自然即用八纲(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概念,体悟「人

医学百科 方机对应用经方

「方证对应」是胡希恕先生伤寒学术之要点,被其誉为「辨证的尖端」。此辨证者,先辨六经,再辨方证,要求对应点较多。为探究经方功效的多维性和对应证机的多向性,拓展经方适应范围,灵活机动运用经方,发挥经方最大

医学百科 经方辨证

●经方辨证论治起源于神农时代的用药、方证经验总结,基础理论是八纲,经历代用药、方证经验的积累,大约在汉代,认识到病位不但有表证和里证的不同,还有半表半里的不同,因而由八纲发展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经方

医学百科 经方治愈反复发烧4年患儿

——冯世纶临证实录笔者临证喜用经方,但总感不悟经方真谛。因拜入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门下,日日侍诊于侧。老师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诊治处方,井然有序。近治一4岁男孩,反复高烧4年,使用经方4剂而愈,经方的魅

医学百科 呼唤经方回归

继承、发扬、创新是我们中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走好中医路,做好中医人。为中医事业发展我们呼唤「经方」回归。医圣张仲景论外感、内伤杂病,著《伤寒论》《金匮要略》,建立辨证施治理论体系,创「经方」250方,

医学百科 感悟经方的魅力(上)

《伤寒》以方名证,是古人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也是经方发展的特点。随着临床经方治病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就会越来越感悟到经方的无穷魅力。第一次跟随胡希恕先生抄方,见其一上午诊治30人许,他诊完后常叮嘱:「

医学百科 感悟经方的魅力(下)

  方证的科学内涵评价一门医学理论是否科学,主要看其理论是否能正确指导临床,是否疗效确切,而经方、《伤寒》的科学性为世界共认,应当指出的是,其中的方证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有人怀疑中医不科学,经方的方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