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中药外敷治疗呕吐
Posted 中
篇首语: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中药外敷治疗呕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中药外敷治疗呕吐
中医认为,有声有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因为临床上呕与吐常常同时出现,故一般合称为呕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性主降,若是胃被外邪所伤,或因脏腑病邪干扰,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发生呕吐。临床表现有寒吐、热吐之分。寒吐表现为呕吐清涎,喜热,口不渴,四肢厥冷。热吐表现为呕吐物热臭或酸苦,喜冷饮,口渴,小便短赤。在脾胃虚弱时,由于饮食难化,所以也常有呕吐发作。偏方1:活地龙(蚯蚓)数条。将活地龙捣烂如泥,外敷两足底涌泉穴上,并用纱布包扎,约30分钟后可见效。主要用于肝气犯胃及胃热引起之呕吐。
偏方2:陈醋、明矾、面粉各适量。将三者调成糊状,然后用以敷两足底涌泉穴,用布包扎固定,2小时后除去药物。适用于各种呕吐,但孕妇忌用。
偏方3:胡椒10克,葱白5根。将葱白洗净,与胡椒共捣成糊状。用时将药糊贴敷于两足底涌泉穴上。每天换药1次。适用于各种呕吐,但孕妇忌用。
偏方4:生姜12克,半夏10克。将上药共捣烂,入铁锅,炒热后贴敷胃脘、脐中。主要用于寒性呕吐。
相关参考
黄褐斑是一种后天性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黄褐斑主要发生在面部以颧部、颊部、鼻部、前额及颏部为主,其出现多与内分泌不调、月经不调、妊娠、久服避孕药或肝功能不好以及慢性肾病有关。日晒和精神因素也可加重病情
紫花地丁:取新鲜紫花地丁(带根)两根,用水洗净后切碎,用鸡蛋两个搅拌均匀后水煎服,两次即可。如无鲜品可用干品代替,用量酌减,先以温水浸泡至软后切碎。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能兼清气血之热,解毒散结消肿
褥疮多由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致组织溃烂坏死。褥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药外敷治疗褥疮可取得良好的疗效。红当酒外敷将红花30克、当归尾30克浸入50%乙醇(酒精)1000毫
面神经麻痺多由面神经炎引起,表现为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脸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进食时食物残渣留于病侧齿颊间隙,口水自患侧淌下为主要特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
●配方1:大田螺1个,食盐适量。共捣如泥敷于肚脐中,外以纱布覆蓋,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本方有消炎散结,润肠通便之功。通常用药1次,最多2次大便即通,疗效显著。●配方2:连须葱白3根,生姜30克,豆
临床上常见局部疼痛疾患,甚则红肿剧痛,而内服药治之不效,更有不接受内治者,以下方法治疗有效。取芒硝、乳香、没药、香白芷、细辛,各等分,研为细末,拌匀,醋调成糊状即可。先将患处洗净,然后将药膏趁热外敷,
妇人之病,多气血失调。或因热盛,或因气滞血瘀,或因痰湿壅结,而致冲任失调,胞脉瘀阻,久则成块。临床常见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临证中药外敷,常可取效。药物组成:川椒5克,大茴香5克,乳香3克,没药3克,
传统中医理论对于痛经发病的认识可归纳为「不通则痛」。也就是说,痛经是由经期及经期前后的生理状态在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下,子宫胞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临床辨证以气滞血瘀、寒凝血瘀为最常见类型。采用中药外敷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皮肤出现红斑、水疱及局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据临床观察,本病采用速效救心丸内服外敷治疗效果较好。取速效救心丸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温开水
急性软组织损伤多为外来暴力所致,属中医「筋伤」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青紫瘀斑等。方用:生大黄50克,生栀子50克,川芎30克,透骨草20克,赤芍15克,苏木20克,丹参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