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论《伤寒论》词汇的语言环境

Posted 语言

篇首语: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论《伤寒论》词汇的语言环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论《伤寒论》词汇的语言环境

关于《伤寒论》作者张仲景的籍贯乡里,大抵上对其为东汉末南阳郡人的说法都比较认同,虽然存在有多种不同说法,但基本不出南阳郡范围。因此《伤寒论》的语言环境当以南阳方言作为参考,其中涉及的某些煎药溶剂和饮食的词汇,则需进一步澄清其范围及概念。
强几几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4条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项背强几几」说明筋脉拘急,而筋脉拘急多为寒邪收引所致,如果是寒邪侵犯人体,寒主收引,汗孔也将随之闭阻,应该是无汗的,在出现「项背强几几」的同时,又有汗出恶风,从表面现象上看拘急与汗出似乎不太吻合,所以说「反汗出恶风」。「项背强几几」的「强几几」读作qīang jīji,是南阳一带的方言,当地人们对身体上似疼非疼,似痒非痒,拘急不舒,难以准确形容的情况,在名词的后面加一个「几几」来描述,譬如「疼几几」「麻几几」「酸几几」「痒几几」等等,也有说成「麻唧唧」「痒唧唧」的,总之是没有实质性的具体含义,只是一个语气词罢了。宋金时期的医家成无己在他的《注解伤寒论》中,将「几几」注解为:「几几,伸颈之貌也。动则伸颈,摇身而行。项背强者,动则如之。」大意是说:几几,就是伸脖颈的样子,像小鸟一样走动时候伸缩脖颈,摇动身子,项背强的病人,活动时也是这个样子。成无己对「几几」的注释,其来源大概是《释音》对「几(无挑钩)」的解释:「几(无挑钩),音殊,短羽鸟飞也。」自此后世其他医家大多将「几几」读作「殊殊(shūshū)」了。
成无己之所以如此解释「几几」,首先从读音而言,大概因为他是山东聊摄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那里的方言中,将「束束」或者「酥酥」作为形容词词尾,由于平舌音和翘舌音的习惯不同,经常会出现譬如说「强束束」「麻酥酥」等口语;其二是古代的竹简、木简或者刻板印刷都不很规范,或者年久磨损,「几几」的挑钩不够明显,致使成无己将「几几」误认为「几(无挑钩)」,但所表达的意思则与项背强几几的病人表现比较相符,通常有项背强急不舒的病人,总想伸伸脖颈或者扭转脖颈几下,来缓解症状。虽然成无己的注解意思也符合该证的临床表现,但若从原意来看,读作几几更符合仲景所处的语言环境,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不妨两种读法并存。
懊
《伤寒论》中说:「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懊」一词,在南阳方言中,应读作wā nong,读作ao nǎo或者ǎo nong都不合适。「懊」(wā nong)既是心理症状,又是生理症状,即心烦与恶心的合并表现,想呕吐又不能呕吐的说不出的一个症状,南阳人在形容看到或者接触到肮脏的东西时的一种反应。另外如果吃了过量或者过凉东西,胃中满闷,恶心欲吐不吐,也会以「懊」来形容。所以这里的「懊」是无形邪热扰动心神,伤及胃气的双重表现,既有生理上的恶心欲吐的表现,又有心理上的厌烦不舒的心态,单纯解释为「心烦」的心理症状或者是「恶心」的生理症状都不够贴切。正因为是无形余热上扰胸膈,所以治疗时,采用轻清宣散的栀子豉汤,发越胸胃之间的邪热。
清浆水
《伤寒论》第393条「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枳实栀子豉汤方以炙枳实三枚、 栀子十四个、绵裹豉一升,以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关于方中的溶媒「清浆水」,具有「性凉善走,能调中宣气,通关开胃,解烦渴,化滞物」的作用。然而清浆水究系何物?有多种说法:如酢浆水说、米泔水说、米浆水说、菜浆水说、食用浆澄清液说、浆线水等。
要了解「清浆水」究竟是什么?先了解南阳大众食品「浆面条」,它是用发酵的酸浆水下面条,里面再放些豆芽、芹菜、韭菜或其他青菜,就是浆面条了。浆面条放到嘴里,首先的感觉是酸,这和醋的酸味截然不同,是一种淡淡的、绵绵的酸味。浆面条属发酵食品,像酸奶一样有营养,容易被消化吸收,里面的芹菜或其他蔬菜,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搭配合理。
做浆面条的主料,是将用水泡过的绿豆加入适量的水粉碎后,经放置发酵而成酸浆水。未经发酵的、上部比较澄清的、不带绿豆淀粉的就是「清浆水」,在炎热的夏天,南阳农村至今还有磨绿豆浆水喝的习惯,用来清火解热,其实就是取绿豆能够去火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中国是绿豆的原产地,古代叫它菉(lu)豆,西汉司马相如的赋里就提过菉豆。
本证是伤寒病后劳复,虚热(非阴虚有热)再生,故以清浆水煎药,增加药物的清热除烦作用,至于为什么长时间煎煮,大概是担心过于寒凉,遏阻内热外散。
白饮
《伤寒论》中明确称为散剂有7个,除了文蛤散以沸汤冲服、瓜蒂散以热汤煮香豉成糜和服外,其他散剂比如五苓散、四逆散、半夏散、牡蛎泽泻散、三物小白散等等,均以「白饮和服方寸匕」,关于「白饮」,也有不同的说法,考「白饮」有三种解释:
这里的「白饮」是在做大米干饭的过程中涳出的米汤。南阳民间用大米或小米做米饭有三种做法,一种是流质的,质地较稀,称作「熬米汤」;一种是半流质的,质地较稠,称作「馇米饭」;一种是固体的,称作「焖干饭」。在焖干饭的过程中,首先将米煮熟,然后用蒸笼布滤出或者直接倒出多余的米汤,再上火蒸成干饭,而这滤出的米汤就是「白饮」,也叫「白汤」,有如牛奶一般细腻,且有很浓的米香,具有养胃健脾的功效,在过去奶粉、牛奶奇缺的时代,是育儿最好的代乳品。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方中用粳米煮熟即是以米汤养胃的目的,和白饮和服散剂有异曲同工之妙。
索饼
《伤寒论》第332条「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其中提到「索饼」一词,「索饼」究系何种食物?
《释名·释饮食》:「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王先谦补证引成蓉镜曰:「索饼,疑即水引饼,今江淮间谓之切面。」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面条子》:「索饼,乃今面条之专名。」从南阳地方的饮食习惯考证,「索饼」大约有两种指向,其一即是前面所说的「面条」,分为汤面条,即连汤带面条一起的一种吃法;捞面条,即将面条煮熟后捞出,加上炒菜或者蒜茸搅拌后食用,是中原尤其南阳一带人们的最爱。其二是「加汤煎饼」,具体做法是将适量的面和水一起搅匀,成流质糊糊状,有条件的还可掺入鸡蛋,锅加热后放少量食用油,倒入面糊,摊成尽可能薄的软饼,称作「煎饼」,成熟后在锅中用铲子切成细条状,旋即加入适量水,水沸即成,是一种既方便、简单又快捷的饮食,可以称作中式「快餐」。
不论是汤面条或者是加汤煎饼,都是一种流质、柔软、易于消化的面食,对于作为是否患有「除中」证病人的诊断性饮食,都是能够起到应有作用的,但加汤煎饼制作比面条容易、方便、快捷。根据《释名·释饮食》所载名称,结合南阳地区饮食习惯,以及两者的制作程序,个人以为,《伤寒论》中的「索饼」所指,应是「汤面条」,至今仍有以蒜茸捞面治疗泄泻的用法。如果在不方便制作汤面条的条件下,「加汤煎饼」也可同样用于是否「除中」证的诊断中。

相关参考

医学百科 对《伤寒论讲义》的几点看法(下)

「咽中伤」非咽部受到损伤 「不能语言」非失语之证讲义说:「少阴病证见咽部受到损伤,局部溃烂,并波及会厌部则见语言不利,声音不出。此邪热与浊痰阻闭咽喉,熏蒸腐化所致。」据报导上海用「苦酒汤」治所谓「慢性

医学百科 发展中医先淡化玄学

玄学一直伴随着中医而存在,从最初的医巫不分到后来的道家炼丹长寿和气功大发展,以及在现代语言环境下的阴阳五行理论和经络学说,都被打上了玄学的印痕。也正因为此,中医属性一直置身于科学与伪科学的辩论中,究竟

医学百科 论中医八大关系(下)

整体与局部整体观作为中医学的方法论,主要有三层含义:即「天人相应」观,人与社会的整体性及人体自身的整体观。中医学历来强调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以及人自身的完整协调统一。因此,强调整体观念

医学百科 李振华分型论治中风轻证(中)

风痰上逆症状:头昏头沉,突然口眼歪斜,舌体不正,语言不利,痰涎较多,手足重滞,半身不遂。舌体不正,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沉滑。治以豁痰利湿,熄风通络。处方:自拟祛湿通络汤:白术9克,茯苓15克,橘红、

医学百科 中西医结合是一种世界语言

中医要走向世界,中医要与国际惯例接轨。那么,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中医究竟采用何种语言才能与西医学乃至现代自然科学对话、交流,究竟何种对话、交流方式才能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得到国际惯例

医学百科 少阴病苦酒汤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苦酒汤】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著鸡子壳中。上两味,纳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著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

医学百科 论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首见于《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在跟随顾植山教授学习期间,笔者发现

医学百科 详论咽喉证治法

咽喉之证,有内伤外感,或凉或热,或虚或实,或有传染或无传染之殊。今试逐条详论之于下。伤寒病恒兼有咽喉之证。《伤寒论》阳明篇第二十节云︰「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亦不痛

医学百科 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

伤寒温病皆有谵语神昏之证,论者责之阳明胃实。然又当详辨其脉象之虚实,热度之高下,时日之浅深,非可概以阳明胃实论也。其脉象果洪而有力,按之甚实者,可按阳明胃实治之。盖胃腑之热上蒸,则脑中之元神,心中之识

医学百科 论古人制方之原则

古人制方之原则讲究君臣佐使,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如《伤寒论》中麻黄汤,君臣佐使颇为严密。然同一书中有小青龙汤,则难言何药为君,何药为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