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 36.温病兼吐血

Posted 《医学衷中参西录》

篇首语: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衷中参西录》 36.温病兼吐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衷中参西录》 36.温病兼吐血

沧州,吴姓媪,年过七旬,偶得温病兼患吐血。
[b]病因[/b] 年岁虽高,家庭事务仍自操劳,因劳心过度,心常发热,时当季春,有汗受风,遂得温病,且兼吐血。
[b]证候[/b] 三四日间表里俱壮热,心中热极之时恒吐血一两口,急饮新汲井泉水其血即止。舌苔白浓欲黄,大便三日未行。脉象左部弦长,右部洪长,一息五至。
[b]诊断[/b] 此证因家务劳心过度,心肝先有蕴热,又兼外感之热传入阳明之府。两热相并,逼血妄行,所以吐血。然其脉象火热虽盛,而正犹不虚,虽在高年,知犹可治。其治法当以清胃腑之热为主,而兼清其心肝之热,俾内伤外感之热俱清,血自不吐矣。
[b]处方[/b] 生石膏(三两轧细) 生怀地黄(一两五钱) 生怀山药(一两) 生杭芍(一两)知母(三钱) 甘草(三钱) 乌犀角(一钱五分) 广三七(二钱轧细)
药共八味,将前六味煎汤三盅,犀角另煎汤半盅和匀,分三次温服下。每服药一次,即送服三七末三分之一。
[b]效果[/b] 将药三次服完,血止热退,脉亦平和,大便犹未通下,俾煎渣再服,犀角亦煎渣取汤,和于汤药中服之,大便通下全愈。
[b]帮助[/b] 愚平素用白虎汤,凡年过六旬者必加人参,此证年过七旬而不加人参者,以其证兼吐血也。为不用人参,所以重用生山药一两,取其既能代粳米和胃,又可代人参稍补益其正气也。

相关参考

《医学衷中参西录》 27.温病兼呕吐

天津杨姓媪,年过五旬,于季春得温病兼呕吐。[b]病因[/b]家庭勃溪,激动肝胆之火,继因汗出受风,遂得此证。[b]证候[/b]表里壮热,呕吐甚剧,不能服药,少进饮食亦皆吐出。舌苔白浓,中心微黄。大便三

《医学衷中参西录》 1.温病兼大气下陷

天津康××幼女,年九岁,于孟秋得温病兼大气下陷。[b]病因[/b]因得罪其母惧谴谪,藏楼下屋中,屋窗四敞,卧床上睡着,被风吹袭遂成温病。[b]证候[/b]初得病时服药失宜,热邪内陷,神昏不语,后经中西

《医学衷中参西录》 18.温病兼下痢

袁姓妇,年三十六岁,得温病兼下痢证。[b]病因[/b]仲秋乘火车赴保定归母家省视,往来辛苦,路间又兼受风,遂得温病兼患下痢。[b]证候[/b]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下痢赤多白少,后重腹疼,一昼夜十余

《医学衷中参西录》 35.温病兼虚热

邑城东刘氏女,年十五岁,于季春患温病久不愈。[b]病因[/b]因天气渐热,犹勤纺织,劳力之余出外乘凉,有汗被风遂成温病。[b]证候[/b]初得周身发热,原宜辛凉解肌,医者竟用热药发之,汗未出而热益甚,

《医学衷中参西录》 2.咳血兼吐血证

堂侄女××,适邻村王氏,年三十岁。于乙酉仲春,得吐血证。[b]病因[/b]因家务自理,劳心过度,且禀赋素弱,当此春阳发动之时,遂病吐血。[b]证候[/b]先则咳嗽痰中带血,继则大口吐血,其吐时觉心中有

《医学衷中参西录》 23.温病兼胁疼

天津李××,年三十八岁,于孟冬上旬得温病。[b]病因[/b]其妻于秋间病故,子女皆幼,处处须自经管,伤心又兼劳心,遂致暗生内热,薄受外感,遽成温病。[b]证候[/b]初得时,即表里俱热,医者治以薄荷、

《医学衷中参西录》 3.吐血兼咳嗽(一)

天津王××,年二十四岁,得咳嗽吐血证。[b]病因[/b]禀赋素弱,略有外感,即发咳嗽,偶因咳嗽未愈,继又劳心过度,心中发热,遂至吐血。[b]证候[/b]先时咳嗽犹轻,失血之后则嗽益加剧。初则痰中带血,

《医学衷中参西录》 26.温病兼呕吐

天津刘××,年三十二岁,于季夏得温热病,兼呕吐不受饮食。[b]病因[/b]因在校中宿卧,一日因校中无人,其衾褥被人窃去,追之不及,因努力奔跑,周身出汗,乘凉歇息,遂得斯病。[b]证候[/b]心中烦热,

《医学衷中参西录》 34.温病兼喘胀

邑中王××之女,年十五岁,于仲春得温病久不愈。[b]病因[/b]仲春上旬,感受风温,医者延医失宜,迁延旬余,病益增剧,医者诿为不治,始延愚为诊视。[b]证候[/b]心下胀满甚剧,喘不能卧,自言心中干甚

《医学衷中参西录》 2.温病兼气虚气郁

天津迟氏妇,年二十二岁,于季秋得温病。[b]病因[/b]其素日血分不调,恒作灼热,心中亦恒发热,因热贪凉,薄受外感,即成温病。[b]证候[/b]初受外感时,医者以温药发其汗,汗出之后,表里陡然大热,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