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内经》对五脏气机输布的认识
Posted 认识
篇首语: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内经》对五脏气机输布的认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内经》对五脏气机输布的认识
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特性是通过脏腑的生理活动所体现的。人的生命活动,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可见,气的升降出入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素问·禁刺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此处所言,即从气机输布运行论五脏功能特点。气机输布运行是五脏功能的重要特征,肝气从左生升,肺气从右肃降,相反相成;心属火性炎散其气布于表,肾属水性内沉其气治于里;脾主运化如信使之运行不息,胃主受纳如市之百物汇聚。具体分析如下。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张介宾注:「阳左而升,阴右而降。」即说明就自然界而言,左为天地之气升发之途,右为天地之气收降之路,故称左右是阳升阴降的道路。比拟于人体,亦是如此。
「生」之本义,《玉篇》谓「起也」,王冰注:「生,动出也。」张介宾曰肝木主「发生」。显然,生,即生发上升之意。肝生于左,说明人体升发之气由左上升,归肝所主。其临床意义在于,肝病多见左侧部位的疾病,如《素问·刺热》「肝热者左颊先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微急为肥气,若覆杯」;《难经》认为肥气的部位在左胁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肝咳者,其状左胁痛」。
同样,肺藏于右的实质,是通应金、秋的生理特性,说明人体肃降之气由右下降,归肺所主。其临床意义在于说明,肺病多表现为右侧部位的病变特征,如《素问·刺热》说:「肺热病者,右颊先赤。」陈复正《幼幼集成》言「右颊配肺」,「以候脏气之强弱耳」;《难经·五十六难》认为「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同时,亦有人认为此句对脏气位置的描述是「河图」象数模式在医学中应用的体现。
心部于表,肾治于里
有从属性上注解,认为表里为阴阳之意,如张志聪注:「心为阳脏而主火,火性炎散,故心气分布于表;肾为阴脏而主水,水性寒凝,故肾气主治于里。」亦有人从解剖位置上理解,认为表里为外内、上下,如马莳注:「心属阳,居于膈上,故心部于表;肾属阴,居于膈下,故肾治于里。心为五脏部主,故称曰部;肾间动气内治,故称曰治。」《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可说明此句经文是指心为阳脏,位居膈上,其性属火,其气部于表;肾为阴脏,位居于下,其性属水,藏精而主内。朱震亨在《格致余论·臌胀论》中提到:「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以水火而言,「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己」。
心肾功能正常,互相协调,保持动态平衡,就称为「心肾相交」,也叫做「水火既济」。升降失常,则出现各种病证,当治以恢复水火升降之常。如用治心火偏亢,心肾不交之怔忡、失眠的交泰丸,方出《韩氏医通》,由黄连、肉桂心两味药物组成,共奏交通心肾,清火安神之功。
而皮肤感知觉异常的表病多从清心开窍来论治,疗效确切。
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之」指五脏。趋走不息谓之使,百物聚集谓之市,如高世栻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脾为之使。胃为水谷之海,众物所聚,故胃为之市。」由于使、市也就是畅通无阻之意,可引申为转枢,故后世医家将此引申为脾胃的转枢功能,即脾胃有转枢五脏气机的作用。肝升肺降,心表肾里,脾胃居于中焦以转枢,如此脏腑气机输布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完整的系统,而这个系统中脾胃位居中焦、有升有降、通连表里内外上下,是其关键,不仅帮助各脏气机输布,也制约各脏气机的过度升降,而且维持其和谐状态,起著调度、协调的作用。
由于脾胃对人体五脏之气的这种转枢、斡旋作用,一方面脾胃之病可以表现为五脏气机的升降失常,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所说:「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中气一病,则气血精神无所不病。
另一方面,五脏气机升降失常的病证,往往可以通过治疗脾胃而获效。周慎斋《慎斋遗书》所谓:「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万无一失。」如李东垣《医学发明·两肾有水火之异》中三才封髓丹(天门冬、熟地、人参、黄柏、砂仁、甘草)为「降心火,益肾水」而设,而制方则苦寒与辛甘温并用,用黄柏之苦寒坚肾清火,天门冬、熟地滋肾阴,人参、甘草温补脾胃,用砂仁行脾胃之气。其人参、砂仁、甘草的用药目的,在于通过脾胃之气的健运,使肾精下泄之证得以治疗。本方不单可治遗精、下泄之证,凡属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的病证,皆可使用。故《蒲辅周医疗经验》中治疗口疮时,药味虽有加减变化,但「皆用补土伏火之封髓丹」。汪讱庵《医方集解》载七气汤,治疗「七情气郁……胸满喘急」证,即肝气郁结不升、肺气失降的喘证,但其用药为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大枣。根据1990年版《中药大辞典》,方中除紫苏、生姜,其余均非升肝气、降肺逆之品,而是皆入脾胃之经。考其用药目的,亦不外通过脾胃之气的调畅,而使木气得疏,金气得降。其他如《伤寒论》桃花汤治疗少阴虚寒、下利脓血,用甘草、粳米补益中气,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云:「故此制方,不清火,不利水,一惟培土,又全赖干姜转旋,而赤石脂、粳米得收平成之绩也」;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仅将黄疸归入阳明经病中,而且在治疗的主要方药茵陈蒿汤中用大黄行胃腑之气,等等,其原理皆为通过调脾胃之气治疗五脏气机运行失常。
相关参考
《内经》对人体认知活动过程的认识较为深入,其中以《灵枢·本神》最为详细,其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下面结合《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标志着人体已由健康状态转化为病理状态。《内经》的发病观主要有邪气发病说、正气为本说、两虚相得说和因加而发说等。以下分别论述之
分析脉象变化的程度亦是表得病机的重要方法,自然它亦会联系到生理、病理乃至预后等问题。例如《内经》中论述季节、五脏,六经的生理、病理,死证脉对就是用某些脉象结合胃气的有无多少,亦就是具体脉象的突出程度,
《内经》对心理活动的认识常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来表述。就生理而言,认为七情是对情感活动的总结,是情绪的表现形式;就病理而言,神志病变可以表现出七情的变化;而七情变化亦可引起神志病变
从预后(生死)脉中亦反映出对病机的关系,例如《内经》于脉是最重胃气,认为无胃气的脉是死脉,凡季节脉与五脏脉、六经脉等无胃气即是死脉,换句话说就是失去柔和和过分刻露的有关脉象,例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
脏腑功能的正常,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宗气即为保证人体脏腑功能正常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内经》的《灵枢·邪客》、《灵枢·五味》、《灵枢·海论》等篇中均有论述,被后世诸多医家所重视。宗气的形成和人体吸入的
何谓脏腑?《内经》对脏腑概念的认识为后世乃至现今的中医学理论所遵循。首先,认为脏腑应在人体内部,具体而言是位于胸腹之内,如《灵枢·胀论》云:「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脏禁器也。」其次,脏
●人和人更本源的差异体现是人的身体,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本源。从这一本源出发,追溯中医发展的本源,或许我们对中医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判断。●身体的定义是随研究者的兴趣而变化的,需要我们通过分析他们的思想
「六腑咳」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云:「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
「神、魂、魄、意、志」五脏所藏之神是《内经》借五行五脏对神志活动,尤其是认知、思维、意志过程,所作的分类,即心为火藏神,肝为木藏魂,肺为金藏魄,脾为土藏意,肾为水藏志。下面依次对其各自的含义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