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内经》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Posted 病人

篇首语: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内经》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内经》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出自《素问·宝命全形论》,其强调「治神」是针刺的关键。这种治神为先的原则,是中医针灸疗法的特色之一,同时也反映了中医疾病诊疗观中以人为本的治疗思想。以下从其产生、精神实质等方面进行论述。
产生
《内经》中「神」的概念十分丰富。《灵枢·天年》云:「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本神》云:「两精相搏谓之神。」人之生源于父母之精,神在两精相合形成新生命体的同时也产生,即「形具而神生」。神是生命活力的集中体现,其存在与产生以形体为基础,由精、血、气化生,又统驭著精、血、气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经络既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信息系统,还是气血运行的重要途径,故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说明以通调经脉治疗疾病,凸显了以调经为主要治疗机理的各种疗法,强调了针灸等在临床治疗学中的地位。
古人在长时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针灸通过调动经气从而获取治病疗效,由此强调促使经气发挥调节效应者,为人之神。因此,在形神一体观的指导下,「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是在针灸临床方面重神气思想的概括与总结。
精神实质
《内经》认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针灸疗法的精神实质包含两方面:一是医者自身知神治神,二是病者必须以神应之。
其一,治医者之神。医者是实施针刺的主体,医生之神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马莳注云:「盖人有是形,必有是神,吾当平日欲全此神,使神气既充,然后可用针以治人也。」吴昆注云:「专一精神,心无他务,所谓神无营于众物是也。」笔者认为,二者宜合参。医生进针前,先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在病人和毫针上,细心体察疾病的虚实,把握最佳诊治时机。应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并且需要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经脉之气的变化,及时调整针刺手法,即《素问·宝命全形论》所指出的「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经气应针后,当不失机宜。无论针刺深浅、穴位远近,皆应小心谨慎如临深渊,运针不释如手握虎,精神专一,贯注针下。同时,必须使病人神情安定,意守针感,进而取得《素问·保命全形》所云之「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的治疗效果。故在针灸临床中,医生必须先治其神,后调其气,使神气相随,手法形神合一,方能针刺得气取效。正如《灵枢·终始》云:「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
其二,病人之应神。《素问·五脏别论》曾云:「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强调了病人之神对于治疗的重要性。由此「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也提出了对病人的要求,务必使患者安神定志,医生须以病人为本,标本相得。《内经》强调患者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云:「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为此,治疗疾病要首先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使病人解除顾虑,稳定情绪,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如此心神安,血气和,经气易至,见效快捷。对于个别精神高度紧张、情绪波动不定的病人,应暂时避免刺灸,以防神气散亡,造成不良后果,当待其神志安宁时,方可施治,如《灵枢·终始》云:「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灵枢·本神》亦云:「是故用针者,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也。」其次,制神导气,令气易至。《灵枢·行针》曰:「其神易动,其气易往。」施术过程中医生应当密切观察病人的神态及其对针灸的反应,通过控制病人精神的方法,使病人排除杂念,入静守神,引导经气直达病所。目为心神之使,通过医患眼神的交流,可达调整和控制病人神气,促进经气运行的目的。如《素问·针解》所说:「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灵枢·官能》亦云:「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目前有用入静诱导法,诱发「气至病所」,即与此有关。

相关参考

《类经》 宝命全角必先治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

[i](《素问·宝命全角论》)[/i]黄帝问曰∶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i](天地之间,唯人为贵,干称乎父,坤称乎母,故以天地之气生。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

医学百科 清心涤痰治神识癫狂

林某,女,11岁,湘潭人。2011年8月18日初诊:精神迟滞,日渐加重,已近8个月,其行为乖异,多躁动,双目呆滞,少语寡言,大便干结,少寐,舌红,苔黄,脉滑数。辨证:痰热上扰。治法:清心泻火,涤痰醒神

医学百科 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任继学(1926年~2010年),男,吉林人。第一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吉林省中医药终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提出肺胀、胆胀、真心痛、脾心痛、厥心痛、时

医学百科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五运六气理论反映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三因制宜」的辨治思想,尤其对复杂的临床问题,具有相当的指导应用价值。《内经》早有「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之诫,以下介绍的二则病案,便充分体现了该理论的作

悬阳怎么用?《中医词典》x~y 悬阳

提举阳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张景岳注:“凡刺之时必先举阳气为主,故曰悬阳。”

医学百科 《内经》论三因制宜(下)

「因人制宜」主要是因体质制宜。《素问·三部九候论》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辨证论治先辨别体质,这种治疗观点贯穿《内经》始终。《素问·示从容论》云:「夫年长则求之于

治神怎么用?《圣济总录》 治神

《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四气调神,于起居动作之间,每以志意顺四时为急务,迨其感疾,亦察精神志意存亡得失,以为治法,盖谓有生之本,营卫气血也。诸血皆属于心,气之升

九针所主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九针所主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二第七《官针篇》,又见《甲乙经》卷五第二,惟编次先后略异。[b]九刺之要,官针最妙。[/b]官者,谓用针时邪着①于针也。平按:“九针之要”《灵枢》、《甲乙》作“凡刺之

九针所主怎么用?《黄帝内经太素》 九针所主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二第七《官针篇》,又见《甲乙经》卷五第二,惟编次先后略异。[b]九刺之要,官针最妙。[/b]官者,谓用针时邪着①于针也。平按:“九针之要”《灵枢》、《甲乙》作“凡刺之

《黄帝内经·素问》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月,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