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内经》温热病与阴阳
Posted 阴阳
篇首语:鸟贵有翼,人贵有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内经》温热病与阴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内经》温热病与阴阳
温病系感受温热之邪为病,故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素问·热论》作了举例说明:「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是说夏至之前发生的外感热病称温病,夏至之后发生的外感热病为暑病,这种以季节气候为依据的分类方法,成为后世温病分类的理论根据。温热病的预后转机,主要取决于正邪斗争的盛衰。《素问·评热病论》举「阴阳交」为例:「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愿阐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所谓「阴阳交」,是指温热病过程中,阳热之邪入于阴分,交结不解的一种危重证候。温热病汗出之后又立即发热,标志著邪热亢盛,正不胜邪。在此基础上再出现脉躁疾(邪盛精衰)、不能食(精气得不到补益,胃气衰败)、狂言(神志散失)等,此即所谓三死候。
三死候的提出,表明了古人判断温热病预后好坏的基本观点:一以正邪斗争胜衰为依据,正胜邪怯则病退,邪胜正衰则病危。二以胃气、神气的存亡为依据,「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得神者生,失神者死」。三以汗后变化为依据,热病汗后脉静身凉者吉,脉躁身热者凶。这些观点,已广为后世理解和运用。
温热之邪入经络,可以循经入脏,导致五脏热病。《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肾热病者,先腰痛骨行(heng)酸,苦渴数饮,身热。」《刺热篇》并将五脏热病划分为「先病」、「热争」、「气逆」三个不同的阶段,表明了热邪的由浅入深,由轻至重的发展过程。
相关参考
对立与制衡阴阳这两个因素作为说明事物的内在关系时,即说明两者之间的对立性,又说明两者的相互制约平衡、互根互用的双层意义。《素问·阴阳应像大论》:「阴阳者一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内经》中有多个篇章涉及到五脏与面部官窍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像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灵枢·脉度》、《灵枢·五阅五使》、《灵枢·师传》等,主要认为五脏与面部官窍一一对
?表阳证即太阳证,表阴证即少阴证,里阳证即阳明证,里阴证即太阴证,半表半里阳证即少阳证,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属半表半里阴证(厥阴证),以干姜、炙甘草温阳生津液,津液得复,肠道滋润,
谈到诊脉要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可见把握阴阳进退与顺逆,早已成为诊脉的重要法则。所谓「先别阴阳」,其中既包含着正气盛衰之势的变化,叉包食著具体的病变情况。而这
阴阳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最初是具有朴素的直观的两个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具体事物间有正反两个方向,如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事物运动向上升为阳,向下降为阴,古代思想家联系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
《内经》认为,汗为人体之津,属于人体五液之一,《灵枢·决气》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汗由水谷精气所化生,《素问·评热病论》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本身为人体正常的生理现
阴虚动风证因汗、吐、下伤阴太过或温热病后期,肝血肾精不足,筋膜失养,则手足蠕动以及虚热内生所导致的证候。血虚生风证因失血过多或病久正虚,化源不足,使筋脉、爪甲、肌肤、头面失于濡养,出现手足震颤,肌肤麻
营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陷,劫灼营阴,心神被扰所表现的证候。营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深重的阶段。可由气分证不解,邪热传入营分而成,或由卫分证直接传入营分而成,称为"逆传心包",亦有营阴素亏,初感温热之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
《内经》是多种医学流派、各种学说结合的产物,表现在脏腑与神志关系的问题上,则有「心主神」与「五脏藏神」的不同。「心藏神」与「五脏藏神」理论,两者的理论内涵及立论依据不同,但也存在着一些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