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百科 柴胡剂与苍麻丸合用效佳
Posted 合
篇首语:人生不就是这样,经历过一次次考验才能成长;人生不就是这样,哪怕雨雪霏霾也要去追寻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医学百科 柴胡剂与苍麻丸合用效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学百科 柴胡剂与苍麻丸合用效佳
慢性咳、痰、喘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多种肺病疾患的外在症状表现。若长期反复发作则较难治疗,素有「外不治癣、内不治喘」的说法,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临床的治疗难度。笔者在临床中多采用六经辨治,先辨六经,继辨方证,通过六经指导方证具体应用。临床发现呼吸系统的咳、痰、喘多可见厥阴病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证,同时多夹痰饮水湿,故而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苍麻丸加减治疗慢性咳、痰、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案一:咳喘(咳嗽变异型哮喘)
患者,女,51岁,主因「咳喘15余年,加重1月」入院。15年前患者感冒受凉后出现咳嗽、喘憋,伴喉中哮鸣音,夜间及凌晨加重,此后每于感冒受凉后发作,1月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入院症见:咳嗽,咳痰,痰白黏不易咳出,伴喘憋,咽痛,口干渴,乏力,自汗出,纳眠可,二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诊断:哮病。证属厥阴病,寒痰阻肺、水饮郁热证。
治法:温化痰饮、调和寒热。
处方:北柴胡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苍术15克,麻黄3克,莱菔子15克,生石膏3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炙甘草10克。水煎温服,日2次。服上方7剂后,症大减,咳喘明显缓解,无咳痰,口已不渴。继服14剂而愈。
按:本案以咳嗽、咯痰、喘憋为主症,结合舌淡暗、脉沉细为虚寒水饮,口干渴、咽痛为上热,辨为厥阴病寒热错杂,水饮郁热。故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调和寒热,苍麻丸肺脾同治,合入五苓散增强温化水饮,方证合拍,故能取效。
案二:咳嗽咯血(支气管扩张)
患者,女,71岁,主因「间断咳嗽咳痰半年,咳血5天」入院。患者半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痰白黏易咳,未予重视。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鲜血1次,量约5毫升,此后未再出现。入院症见:咳嗽咳痰,痰白黏易咳出,偶有头晕头痛,口干渴,双下肢麻凉,纳可,眠差,二便调。舌暗红,脉弦数。
诊断:咳嗽病。证属厥阴夹饮,寒热错杂证。
处方:北柴胡15克,黄芩15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当归15克,茯苓15克,苍术15克,麻黄3克,莱菔子15克,桔梗10克。水煎温服,日2次。服上方7剂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偶有咳嗽,无咳痰及咯血,头晕头痛缓解,无口渴,下肢麻凉减轻。继服7剂痊愈。
按:口干渴为热,下肢麻凉为寒,故仍属于厥阴病上热下寒证,咳嗽咯痰色白,偶有头晕头痛,下肢麻凉为血虚水盛,因舌暗红脉弦数,故以小柴胡汤调畅枢机,加当归茯苓养血利水,合入苍麻丸肺脾同治,方证相应故能取效。
案三:咳嗽(鼻后滴流综合征)
患者,女,69岁,主因「间断咳嗽半年,咳痰1月」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咳痰,偶有喘憋,1月前出现咳痰,痰白黏,易咳,伴咽部滴流感。入院症见:咳嗽咳痰,痰白黏,易咳,时有咽部滴流感,乏力,口干渴,纳眠可,大便调,夜尿频5~6次/日。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诊断:咳嗽病。证属厥阴病寒热错杂证。
处方:北柴胡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生牡蛎30克,当归10克,苍术15克,麻黄3克,莱菔子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生石膏30克,炙甘草10克。上方水煎温服,日2次。服5剂后,咳嗽明显减轻,无咳痰及咽部滴流感,已无口干渴,偶有乏力。继服7剂而愈。
按:本案口干渴为上热,舌淡暗、脉沉细、夜尿频为下寒,为上虚不能固下,同时也包含有五苓散证,故处方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苍麻丸、五苓散加减。
分析与讨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于《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方由柴胡、桂枝、干姜、瓜蒌根、黄芩、牡蛎、甘草等七味组成。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半表半里阴证的厥阴病代表方,与小柴胡汤对应。小柴胡汤为半表半里阳证,而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半表半里阴证的厥阴病,对此胡希恕先生、冯世纶教授论述甚详。
苍麻丸为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首任主任、名老中医许公巖先生创制,理论源自仲景麻黄加术汤。许公巖先生认为湿邪的生成虽与脾、肺、肾三脏有关,但多以脾为重点。「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更是突出说明了脾为痰湿治疗的关键。方中苍术辛苦温,燥湿健脾,使脾气上升,上归于肺;麻黄辛温通阳以利水,助肺宣达调降。二药协同共具升脾宣肺之功。再配伍莱菔子理气推降以助胃气下行,桔梗辛平以复脾肺之升降功能。该方升脾宣肺化湿,从六经来看当属于里虚寒证的太阴病,方中通过主药苍术、麻黄的不同比例配伍,达到汗、利、化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因湿邪引起的一系列病证。
呼吸系统疾患多表现为咳痰喘、呼吸困难等,病程较长,从六经角度辨析,往往病位在半表半里,以厥阴病为底,病性为寒热虚实错杂,多夹痰湿瘀等病理产物。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属厥阴病,而苍麻丸为太阴脾湿证,其中苍麻丸辛开肺胃、推陈致新、肺脾同治,升降出入气机流通则痰湿易除。二方相合则为厥阴、太阴同病,治疗呼吸系统慢性咳痰喘时,着重调和寒热、畅达气机、肺胃同治,标本兼治。故而对于上述三例患者,西医诊断虽然不同,但都表现为厥阴病夹太阴病的痰湿水饮,故而辨证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苍麻丸加减,获得满意疗效,也体现了经方辨证仍当辨六经指导下的辨方证治疗理念。
相关参考
腹皮痈是一个中医外科疾病病名,指生于腹部皮里膜外之痈疮者。病名出自《外科大成》卷二。该病多因饮食不节,或内伤七情郁滞化火而成。亦名腹痈、肚痈。现在临床并不多见。但是此病治疗起来并不是很容易,一般自然病
由仲景所论「热入血室」得到启示,以柴胡剂为主,合用祛瘀剂,或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或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见证选方,可治疗某些神经症。「热入血室」之名出自伤寒论。《伤寒论》直接论述热入血室,在
中药:桂枝,白芍,当归,川芎,熟地,荆芥,防风,炒白术,菟丝子,砂仁,炙甘草,鲜生姜,大枣。6剂,日1剂,早晚2次分服。针刺治疗选穴:攒竹、四白、颧髎、颊车、地仓、迎香、翳风、印堂、足三里。宗《内经》
子宫肌瘤相当于中医学的「癥瘕」,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阳不化阴,寒痰凝血是其主要病机。笔者曾师从河南洛阳民间已故「李八先生八世妇科」传人李守杰先生,对妇科杂病临证颇多,总结一消瘤方,对瘤体小于5cm×5
一可平喘止咳。地龙咸寒沉降,有解痉平喘之功;川芎辛温升散,有利肺散邪之效,二药相伍,有较强的止咳平喘作用。小儿肺热咳喘者,加桑白皮、地骨皮、葶苈子清泻肺热;风寒咳喘者,加麻黄、杏仁、荆芥、前胡祛风散寒
宋某,女,46岁,2014年12月6日初诊。患者因经期双侧乳房反复出现肿块伴疼痛3年,加重3日就诊。3年前患者因情绪不佳出现双侧乳房肿块伴轻度疼痛,遂于某三甲医院就诊,行乳腺彩超示:右乳外上方见数个无
验方一:取白首乌20克,鸡内金15克,山药10克,甘草3克,上药水煎,早晚各服1次。治慢性胃炎,效佳。验方二:取白首乌18克,生地黄10克,侧柏叶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早晚各服1次。治脱发效佳。
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大小,肿胀不适,伴右胁肋隐痛,喉痒干咳,口干苦,后颈部时汗出,平素盗汗,
有些胃病患者喜欢双管齐下,中西药物合用,经常合用保和丸和胃舒平,认为会增加疗效,其实,这种服药方法是错误的。保和丸由山楂、茯苓、半夏、神曲、莱菔子、陈皮、麦芽、连翘等组成,功能为消食导滞和胃,主治一切
生姜味辛性微温,无毒,入肺、脾胃经。具有发表,散寒,止呕,化痰等多种功效。现介绍10则便方如下:感冒:生姜10克,红糖20克(或葱白5根),水煎服,微微略发其汗效佳。呕吐:煨生姜10克,竹茹15克,水